千呼万唤始出来~UCL(伦敦大学学院)终于公布了 24/25 录取周期的申录数据!要知道,每年UCL的申录数据都非常值得参考,尤其对想申 UCL 的中国学生来说,哪些专业好上岸、哪些要避坑,数据里都写得明明白白。今天,老师就来跟大家一起看看,UCL哪些专业申请录取率最高,哪些专业需要着重避开?
01、申请人数持续上涨
offer 率与专业差异显著
这些年 UCL 的申请人数一直涨,从 19/20 学年的 5.8 万多份,涨到 24/25 学年的 8.1 万多份,人越来越多;但 offer 数没跟上,虽然 24/25 学年的 offer 数比前一年回升到 2.8 万多份,可跟之前 50% 左右的 offer 率比,还是差了不少。
对中国大陆学生而言,24/25 录取周期的整体表现相对乐观:UCL 共收到 14578 份中国大陆学生的申请,最终整体 offer 率约为 59.4%,这意味着近六成申请者能成功拿到 offer,结果超出不少人的预期。

不过必须提醒的是,“整体 offer 率” 不等于 “单个专业录取率”,UCL 不同专业的竞争差距极大 —— 热门专业常常出现 “百里挑一” 的激烈场面,而部分冷门专业的录取率却接近 “全录”,因此不能仅凭整体数据判断申请难度,还需聚焦具体专业的申录情况。接下来,老师就带大家看看不同专业的申请难度究竟如何?
02、官方认可的课外活动有哪些?
offer率最高的专业Top10
荷兰语与管理研究文学士和医疗创新与企业理学士更是实现了 100% 录取 —— 前者仅 11 人申请便全部拿到 offer,后者 7 名申请者也尽数上岸,几乎是 “申了就能上”。
紧随其后的是
德语与管理研究文学士(offer 率 96.2%)
土木工程工学学士(offer 率 96.0%)
应用医学科学理学士(offer 率 95.5%)
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理学士(offer 率 95.1%
科学社会学与政治学理学士(offer 率 95.0%)
医学物理方向物理学理学士(offer 率 94.8%)
教育方向心理学理学士(offer 率 94.1%)
地理文学士(offer 率 93.7%)

这些高 offer 率专业的共性很突出,大多属于非传统热门领域,比如小语种 + 管理的组合、医疗创新与企业这类交叉学科,申请人数少自然竞争压力小
部分专业虽小众,但对应了特定领域的需求,像土木工程、应用医学科学,UCL 在这些领域的招生名额相对充足,录取门槛也更友好
而且它们多以文科、冷门工科、细分理科为主,避开了商科、计算机、传统医学等 “内卷重灾区”,部分专业对背景要求明确,只要符合基本条件,录取概率就很高。
offer率最低的专业Top10
当然,有 “好申” 的专业,就有录取难度 “高到离谱” 的方向,中国学生 offer 率最低的十大专业中,UCL 与 HKU 双学位法律学士堪称 “申请雷区”,11 名申请者全部铩羽而归,录取率为 0%,几乎没有成功案例;
其余9大难录取专业,录取率均在 22% 以下。
- 美术文学士(offer 率 10.7%)
- 法律学士(offer 率 12.1%)
- 建筑学理学士(offer 率 14.0%)
- 国际管理理学士(offer 率 14.9%)
- 美术理学士(offer 率 17.0%)
- 计算机科学理学士(offer 率 17.4%)
- 商业统计与管理理学士(offer 率 18.6%)
- 管理研究方向数学理学士(offer 率 22.0%)
- 统计、经济与金融理学士(offer 率 22.1%)

这些专业之所以难录,一方面是因为它们多为 UCL 的顶尖学科或高含金量项目,比如法律、建筑学,或是 UCL 与 HKU 的双学位项目,学历认可度高,吸引了大量成绩和背景都很优秀的申请者,竞争直接进入白热化;另一方面,计算机科学、国际管理、统计经济与金融等都是当下就业市场的 “香饽饽”,薪资前景好,申请人数激增后,录取率自然被拉低;此外,部分专业还有额外的高要求,比如美术、建筑学需要提交高质量的作品集,作品的创意和专业度直接影响录取结果,法律、计算机则对成绩、文书及综合素养有严苛标准,筛选门槛高导致淘汰率居高不下。
申请人数最多的专业Top10
经济学理学士以 1143 份申请成为唯一申请量破千的专业,后续依次是数学理学士(882 份)电子电气工程工学学士(875 份)机械工程工学学士(867 份)商业与健康理学士(783 份)化学理学士(685 份)统计、经济与金融理学士(660 份)国际管理理学士(637 份)人文与科学学士(561 份)教育、社会与文化文学士(530 份)

这些专业能吸引大量申请,核心原因其实很集中:它们多是 UCL 的招牌学科,比如经济学、数学在学界的认可度很高,或是就业市场上的 “抢手领域”,像电子电气工程、国际管理等,毕业后职业路径清晰,就业竞争力强同时,这些专业以理工科和商科相关为主,符合多数中国学生及家长对 “实用专业” 的偏好,再加上它们都是大众熟知的热门方向,信息传播范围广,申请时很容易成为大家的 “默认选择”,最终导致申请人数扎堆。
03、申请建议
在申请注意事项上,首先要拒绝 “盲目冲热门”,不要只因为专业名气大或就业前景好就盲目申请低录取率专业,比如双学位法律、国际管理,若标化成绩和背景不够突出,很容易沦为 “陪跑”,建议结合自身实力选择竞争中等的专业,提高录取概率其次要重视 “专业适配度”,高录取率专业虽易申请,但需仔细了解课程内容,确认与自身兴趣、未来规划匹配,避免为了 “好申” 选择不适合的方向,影响后续的学习热情与就业发展。
提前规划背景提升很关键,热门专业竞争激烈,需尽早参与相关的学术或实践活动,比如计算机专业可参加编程竞赛、科研项目,法律专业可尝试模拟法庭、法律实习,通过这些经历提升申请竞争力;同时要关注申请时间节点,UCL 采用滚动录取,建议在 10-11 月的第一轮申请中提交材料,尤其是热门专业,后期名额减少会导致录取率进一步降低,尽早申请能抢占先机最后,务必参考往年数据,申请前仔细查看目标专业近 2-3 年的申录情况,比如中国学生的申请数、录取率,避免选择 “年度爆冷”(如 24/25 周期的双学位法律)或持续低录取率的专业,让申请更有把握。
好啦~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