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牛剑申请季,都会有考生能在笔试TMUA(剑桥数学入学笔试)中拿到满分9分。9分笔试应该是一张剑桥“保送券”,毕竟“满分笔试”已足以说明学生的数学和逻辑能力。
但当最终录取放榜时,我们又会发现——有人TMUA拿到满分,也被拒了。
从数据上来看,这还并非是个别现象。“满分笔试被拒”的背后其实是剑桥录取体系的真实写照。
01、数据背后:分数高,不代表录取率高
从2025年剑桥官方披露的数据来看,超过一半的学院都给部分TMUA满分申请者发了拒信。也就是说,笔试满分并不能保障录取,甚至在部分学院中,有些录取者的TMUA最高分还低于未录取者。
以Pembroke学院为例,申请人的TMUA最高分有9分,但被录取学生的TMUA最高分仅为5.9。类似的情况也出现在Magdalene(录取最高分5.7)、Jesus(7.0)、Lucy Cavendish(7.0)、Clare(6.5)、King’s(6.5)以及Girton(7.3)。

从数据可见,在剑桥的本科评估体系中,笔试TMUA只是参考之一,而非决定性因素。剑桥更想看到的,是学生如何思考问题,而不仅仅是能不能做出正确答案。
当然,也有一部分学院很重视学生的TMUA成绩,像Christ’s、Fitzwilliam以及St John’s的录取数据中,录取人的平均分都明显高于申请人平均分。
以Christ’s为例,申请人平均为4.48,录取人平均则高达7.41。说明某些学院确实是将TMUA视为核心筛选工具。
02、剑桥录取的逻辑:面试考察“思维方式”
为什么分数不决定命运?背后的原因在于,剑桥想要的不是“只知道答案”的人,而是“会思考问题”的人。
TMUA和所有的笔试一样,都是静态的考试,侧重考察学生的逻辑推理与运算能力。而面试则是动态的学术对话,侧重于考生如何在面对陌生问题时组织思路、推演论证、吸收反馈、重新建构观点。

图源剑桥大学官网
尤其在入读剑桥后的课堂上,学生们面对的都是新知识,问题没有标准答案,思考比结论更重要。
面试官们希望在面试中看到这些品质:
- 是否能将模糊的想法逐步清晰化?
- 是否能从提示(hint)中提炼出新思路?
- 是否敢于承认不确定并继续探索?

熟悉面试流程、提高沟通技巧、掌握面试礼仪等;将面试与PS深度链接、做好学术知识的查漏补缺;多轮次模拟,练就灵活应对能力。
- 40分钟仿真面试+20分钟深度回顾与点评
- 历年真题&抗压表达训练&批判性思维提升
- 多位外教混合模面,体验不同面试现场
“饱和式”打磨学生面试的辅导方法,让同学们在实战时准备更充足、表现更从容。
03、学院之间的差异:不同的录取哲学
这份数据也揭示了各个学院的“录取哲学”。相比之下,Christ’s、Fitzwilliam和St John’s更强调考试成绩的客观性,即高分反映的扎实学术能力。
而Girton、Jesus、Lucy Cavendish、Magdalene、King’s、Clare和Pembroke则更侧重面试表现与学术潜力,看重学生在交流中的逻辑推理、表达与开放性。Trinity、Downing、Trinity Hall等学院则是在两者之间寻找平衡点。
同样的TMUA成绩,在不同学院可能获得截然不同的结果。剑桥的录取从来不是算法的产物,而是一种基于“人”的判断,对潜力、性格与思维方式的综合评估。
04、高分是起点,不是终点
TMUA能体现申请人的数学储备和逻辑推理能力,面试上展示“剑桥思维”的舞台——不仅考察学术水平,更衡量你的智识态度。包括能否保持好奇、能否在压力下思考、能否在不确定中探索。
对于面试,真正有效的备考策略,不仅是反复做题,更要训练思维与表达的过程。学会“把思考说出来”,学会在被挑战时重构自己的论证,学会面对问题时保持冷静与创造性。这种思维方式,正是剑桥教育的核心所在。
分数只是一串数字,剑桥寻找的,是能赋予数字意义的人。不是完美的机械式解答,而是能在复杂世界中不断提问、不断思考的头脑。那些在面试中展现出敏锐、逻辑与好奇心的学生,才是剑桥真正想要培养的学者。
在备考时面对自己的分数,也请记住:分数只是敲门砖,能真正让你留下的,是你的思维与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