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申请总量回落与中国申请者的逆势增长,是2025 Fall申请季的首要特征。
随着中国回归Common App最大生源国位置,STEM领域的领跑也呈现出新动向:学科边界加速融合,以技能为核心的“计算机矩阵”与“商科理工化”正成为新一轮申请趋势的核心。
国际申请总量收缩,中国逆势上扬
根据 Common App 最新发布的 2024–25 申请季末数据,本季国际申请人数同比小幅下降 1%,为 2019–20 学年以来首次回落;而美国本土申请人数则增长 6%。
在“主要生源国”中,中国与印度呈现不同走势:中国申请人数达 18,792 人,同比增长 7%;印度则为 16,924 人,同比下降 2%。
这意味着中国重新成为 Common App 体系下第一大国际生源国,并实现自 2017–18 学年以来的首次年度正增长。
从区域来看,非洲申请人数降幅最为显著(-19%),但亚洲仍是国际申请的主力来源地。报告指出,本季国际申请回落与上一季 13% 的高增长有关,属于增长后的正常回调。
整体而言,美国高等教育吸引力并未减弱,国际申请增速放缓属阶段性波动,而中国申请的回暖为整体格局提供了稳定性。

对中国家庭而言,以下两点值得关注:
- 中国申请者在 Common App 体系中的占比回升,反映整体申请动能依然稳健;
- 在国际申请总量略有收缩的背景下,来自增长国家的申请者可能在名校录取中获得更多“多元化配置”的机会,与高校追求生源多样化的目标相契合。
中国学生专业选择:STEM 持续领跑
Open Doors 的“生源国 × 学科分布”数据显示,中国学生高度集中在以下三个方向:
-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类,约占 23%
- 工程类,约占 17%
- 商科与管理类,约占 13%
这意味着超过半数的中国留学生选择 STEM 相关领域,延续了近年来“理工科集中、商科稳定”的格局。
相较之下,美国、印度等国留学生的专业选择更偏向单一学科,而中国学生虽分布更均衡,但仍高度聚焦于技术相关领域。

计算机科学稳居榜首,工程与商科紧随其后
SEVIS 具体数据进一步印证这一趋势:
计算机科学(Computer Science)以 118,137 名在读生高居专业首位,优势显著;若将计算机与信息科学(82,434)、信息技术(31,215)、计算机工程(18,148)等相关方向合并,则形成一个庞大的“计算机矩阵”,覆盖从软件开发到系统安全的广泛领域。
工程学科同样呈现多点分布的强势态势:电子电气工程(36,939)、机械工程(29,698)、土木工程(17,883)均位列前二十,显示出在传统工业与制造技术领域的持续吸引力。
在非 STEM 专业中,商科与管理学仍是国际学生的重要选择。工商管理(88,257)、管理科学(40,403)、计量经济学(29,146)与商业分析(20,645)等方向,构建了从宏观管理到数据驱动决策的完整学科体系,反映出美国商科教育正加速向“技术化”转型,数据能力日益成为核心。

申请趋势转向:从追求热门学科,到掌握硬核技能
整体来看,STEM 领域仍是国际留学生数量的稳定基石,但热点正从传统理工科进一步转向计算、数据与分析等技能导向方向。
与此同时,商科内部也在经历“理工化”演变,商业分析、金融数学、定量管理等交叉项目成为增长最快的领域。
展望未来,申请趋势或将呈现以下特点:
- 竞争持续加剧:计算机与数据类项目的申请热度仍将攀升,硕士阶段“申请量大于录取量”的现象更为突出;
- 跨学科融合成为主流:工程+商科、计算机+金融等复合型项目将成为新的增长点;
- 选择策略更需精细化:对申请者而言,专业兴趣与职业路径的匹配度正超越“热门”标签,成为更关键的考量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