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剑G5专业类型多样,几乎覆盖了所有的主要学科门类,还有一些富有特色的交叉学科、新兴领域和小众冷门领域,可以满足大部分学生的专业选择。
只不过,有一些专业其实并不适合中国学生申请,根据往年的申录数据来看,申请的中国学生十个有九个都会被拒,如果你也想要申请这类专业,建议还是谨慎选择吧。
接下来,将为大家盘点牛剑G5有哪些专业常常拒绝中国学生。
01、剑桥大学
在上一个申请季中,中国学生申请的历史与政治、英语、考古学、兽医学、神学宗教与宗教哲学均全军覆没,0人获得offer。
2024年中国学生的剑桥申录数据

图源:剑桥大学
这些都是没有中国学生拿到offer的专业,可以看出这些专业都是对语言能力、文化适配度要求极高,且多为英国本土传统强势学科,录取偏好高度倾向本土学生。
历史与政治


图源:剑桥大学
历史与政治专业需要学生修读英国史、欧洲史、美国史、全球史等历史课程,同时深入政治学领域,需要学生阅读大量文献,掌握批判性研究方法,适配度很低。
在毕业之后,学生就业多进入公共政策领域,中国学生受签证限制,不容易进入到英国政府的核心机构。
兽医学

剑桥的兽医学申请难度很高,对学生的成绩、考试、科研等方面全部高要求,所以剑桥的兽医学申请的中国学生人数少,录取的则更少了。
02、牛津大学
以下是24fall中国学生申请牛津大学录取人数较少的专业(其中*表示人数<3人)。

图源:牛津大学
与剑桥一样,其中也不乏一些对语言能力、文化适配度要求极高的专业,如古代和现代历史、考古学与人类学、亚洲和中东研究、医学、英语文学等等。
还有一些热门专业,申请难度也极高,如计算机科学、法律学、经济与管理等等。
医学


图源:牛津大学
医学类专业是英国政府的保护性专业,学校明文控制留学生人数,给中国学生的录取名额很少很少,录取率长期低于5%,所以申请时中国学生完全不占任何优势。
另外,牛津的医学还要通过UCAT笔试,这也是不少人难以逾越的一道坎。
英语文学

图源:牛津大学
英语文学对于母语非英语的学生来说学习难度很大,因为该专业主要研究的就是英语作品,还需要深入的了解英语的历史、背景以及文化等等。
中国学生由于生长的环境不同,文化差异较大,学术产出优势更小。
而且毕业后的就业也是比较局限的,主要出路为学术研究或出版行业,薪资水平普遍低于理工科。
03、帝国理工学院
IC的经济学、金融学和数据科学,医学、计算机、机械工程等专业都非常的难录,主要是因为offer率很低。

经济学、金融学和数据科学


图源:IC
该专业的全球录取率低至6.52%,中国学生录取率更是惨淡,仅为2.35%。如果有100个中国学生申请,仅有不到3人能突出重围,竞争太大了。
还新增笔试TMUA,需要学生有一定数学能力,也是一大挑战。
04、伦敦政治经济学院
LSE的经济学和数学经济学、金融学、数学与数据科学等专业的录取难度较高,几乎也是很少有中国学生拿到offer。

图源:LSE
计量经济学与数理经济学

图源:LSE
连续三年,计量经济学与数理经济学都是0人获得offer,这是因为它不收新生,只有经济学学士能转。
而该专业强调数学与统计方法在经济问题中的应用,对数学能力要求极高,要求考TMUA,中国学生若缺乏竞赛级数学背景,申请难度极大。
05、伦敦大学学院
对中国学生来说,UCL较难申请的专业有计算机科学,建筑学,美术,商务统计和管理等,录取率都不算高。

图源:UCL
计算机科学
计算机科学是UCL的王牌专业,申请难度最高。该专业每年吸引上千人激烈竞争,而中国学生的录取率极低,仅为个位数,这使得其申请难度极高。
可以看出,以上需要中国学生谨慎选择的专业,都有以下特点:
第一是中国学生录取率低,外国学生申一个录一个,中国学生申一个被拒一个,最好绕道走。
第二是文化适配度低,本科课程直接与西方文化挂钩,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中国学生产出学术时相对劣势。
第三是就业面窄,毕业即等于失业,求职路上腿跑断,还是拿不到称心如意offer,妥妥的天坑专业。
但以上的专业也并不是不能申,历年也有中国学生突破重围的成功案例。
因此,在专业的抉择阶段,需要结合自身考虑未来职业规划和人生发展,避免踩坑。
如果根据排名或录取难度选择了不适合自己的专业,轻则陷入学习困境,重则面临无法毕业风险,此类教训在牛津PPE、剑桥HSPS等跨学科项目中屡见不鲜。
不管选择什么专业,一定要做好申请规划,制定合适的申请策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