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同学总说从不背单词那是叫学外语吗?

老外从不背单词。

记得我在法国读书时,和同学聊起我准备TEF时候的“单词书”,他们说在法国没有这玩意儿。

“法国学生必须更自由、更轻松、靠语感掌握语言。”

时间一晃到了几年前,我开始亲自下场给自己家两岁孩子做英语启蒙,我也好好研究了各种英文原版的书籍——整页的小故事,大量的游戏元素。

无论是法语的,还是英语的,都没有生词表(附录里有但不是课程内容)。

于是我就懂了,这就是法国教育的魅力——不死记硬背,靠沉浸掌握语言。

我甚至在课堂上这样祸害过学生:语言不是靠背单词学的。

直到有一天,我无意中从网上找到了一本法语儿童启蒙教材的教师指南,一切都颠覆了。

因为里面明确地说:

L’enseignement doit être centré sur l’acquisition du lexique, avec un entraînement intensif et des consolidations répétées. Les aspects grammaticaux et syntaxiques ne sont pas prioritaires à ce stade.

(请在教学中以单词为核心,进行突进训练,反复巩固。对于语法和结构,不是该阶段重点。)

突击?单词???

这和我对于法国教育、西方外语教育的理解大相径庭。

然后我发现了一个惊人的真相——法国教育里,从来没有说不提倡大量背单词。

今天主笔是凯旋在望的P叔,提前祝大家周末愉快🇫🇷

一、学而时习之,一三六

想想也知道,一个文史哲高度发达的国家,在这个万事都得批判思维一下的土地上,教育理念这件事总会被各种人用各种姿势研究的透透的。

早在上世纪80年代,巴黎八大的心理学家Pierre Léna就提出apprentissage distribué(分布式学习)理念,强调知识记忆并非线性,而是依赖重复与休眠之间的循环。

简单说,就是通过集中学习(massed learning)迅速启动神经连接;然后通过间隔复习(distributed practice)记忆固化。

所谓的,La révision est le commencement de l’apprentissage.

(复习,是学习的开始)

这个理论接着就被法国中学体系广泛采用,只不过藏得很深。比如在高中“révisions du bac”(会考复习)阶段,学生会在短时间内密集刷题、背要点;但老师会立刻安排间隔复盘。

这时候我算是想起了当年读书的时候,没完没了的Contrôle-continus(阶段测验):在法国中学教育里,几乎所有课程都有这种‘平时分’式测验”。

因为法国教育心理学界早就有了统一共识:

高强度的测验是巩固学习最高效的方法,而这一切的前提是,无压力测验。

说老师话,就是光考试,不排名。

测验的目的是巩固,测验必须伴随着快乐和满足。

接下来我继续调研,因为我觉得这种理念好像就是大火的“艾宾浩斯记忆法”嘛。

然后我发现,比起艾宾浩斯那个”美而全”的记忆曲线来说,其实有个更古早但更好用的法国版本,在没有APP和算法的年代,成为老师们实操中最能够落地的方案:

一三六法,也就是第一天学习,第三天复习,第六天复习。

经过我自己在教学中的尝试,无论是自己培训过的凯小璇,还是自家的娃,这个复习的频率是非常合理的。

它没有造成复习量太大导致新知识学不下去——艾宾浩斯的复习曲线,单词到后面是滚雪球的,所谓学习10分钟,复习两小时。

不过我也和很多同学家长一样有一个疑问,

那六天以后咋办,不管了?

不是,这个理论的核心还有后半段——如何把突击后的记忆在更长的时间轴上分散复现。

也就是我们接下来要讲的“先突击,再分散”。

二、先突击背单词,再回头学课文

对于语言教学,法国的语言教学法(FLE)有个核心理念——在入门阶段,最关键的任务不是语法正确,而是“能理解并被理解”。

这句话有点绕,但我至少记住了前半句:在入门阶段,不用关心语法正确。

凭啥?

因为要把语法正确的学习力,用在更重要的事情上——突击单词。

教纲指南明确表示:

L’apprentissage d’une langue ne repose pas sur la lenteur, mais sur l’adaptation du rythme aux différentes étapes du processus.

(语言学习不是一味“慢学”,而是在不同阶段找到合适的速度。)

先突击,是为了先让大脑拥有足够的输入储备。

咱们随便拿一本教科书举例。最快的学习方法,是我们突击把一个单元的所有单词都背完,然后再回来刷课文。而不是一节课一节课顺序平推。

这里面的原理是:

集中突击时,大脑的神经突触会被高频激活,形成一张“快速铺设”的记忆网络——初级编码(encodage primaire)。

如果不进行这个突击过程,而是间断性地学习不同的内容,记忆中的网络效应就很难被激活。

当然,光激活不够,这张网络如果不被巩固,很快就会塌陷。法国心理学家提出“巩固窗口(fenêtre de consolidation)”的概念就是应对这一事故:在信息输入后的数小时至数天内,只要通过轻度复现或间隔复习,大脑就会自动对这些连接进行加固,和上面Pierre教授讲的”复习是学习的开始“是一个意思。

简单说,先让神经系统“看见”海量信息,激活网络。

再在关键时刻重复刺激它,比缓慢学习更有效。

我们简简单单看到的法国课程体系学慢,学的散,在形式上人家确实没有搞出个生词表,但法国的语言课往往都会偷偷安排“阶段性爆发”的环节,并且变着花的围绕课文、测验的形式,无压力地将这些单词设置为主题进行巩固。

自古套路藏得深,患难方知套路真。

但我始终觉得,单词表对咱们来说并非洪水猛兽,关键是用对。

法国同学所谓的”不背单词“这种朴实的理解,建立在”一点苦也不想吃“的基础上,毕竟,总有些人可以在小组工作时完全不出现,然后舔着个脸在毕业答辩时对着PPT大吹特吹自己的杰出贡献。

但凡我们愿意吃一点点苦,背一点点单词,都可以形成碾压优势。

回忆一下我们的国产英语书和老师的普遍教学法:先读单词表,然后读课文,然后讲课文,最后做练习。

按照法国教育体系的理论,这里面的强度和节奏有点问题。

正确的做法是,先突击单词,再统一学习课文。

我想补充一点,经过实际教学的摸索,我发现把全本书的单词全背了再学习效果并不好,反而是一个章节一个章节,或者一个单元一个单元这样”先突后学”,学习效果是最好的。

欢迎大家尝试。

你会发现,单词量涨上去的那一刻,你对整本教材的理解方式会发生变化。

听上去确实差不多,只是个顺序的问题,那本质区别是啥呢?

大家可以把学习课文这件事,理解为对背单词的分散的复习——把学习课文,转化为强化单词的学习阶段。

“突击+分散“的方式攻克教材,本质其实是突击先让自己成为专业人士,然后再用长期分散反复练习让自己成为专家。

很多老师把这个理念换了个大家熟悉的词,就是入门要快速。

所以为啥入门要快呢?因为如果门还没入能量和热情耗尽了,学习一门语言这件事就算是“从入门到出门”了。

用这种方法,快速成为专业人士以后,我们必然面对的问题就是词语没掌握,不熟练。

这就是上面谈到法国FLE核心理念的后半句:这些都没关系,因为我们有大量的时间,反复见那些高频词,慢慢让自己成为专家。

一句话,

如果是前期的突击核心词是快,那么后期分散的核心词就是量。

不要妄图读一本书就期待自己的语言能力炉火纯青,

同时不要忘记能够读第二本书的勇气来自于第一本书的快乐。

接下来,有些同学可能要问了。如果我不跟着教材学,比如我已经没机会学教材了,摆在我面前就是考试,怎么办呢?

三、高效备考:背单词是最优解

上一段我们谈的是入门阶段的学习逻辑,如果把它放到考试备考的语境里,这套方法依然适用——甚至更有效。

对于要准备TCF/DELF/DALF或者英语类雅思/GMAT/GRE的同学来说,最高效的备考方式还是先突。

随便找个高频词书,一天背300个单词,连续背20天,总计6000词汇。

算上复习,用时26天,每天高强度花费3个小时左右。

而不是一天背十来个,两年都背不完6000个单词,然后在词汇量不达标的情况下就开始刷题考试。

因为这样做我看到,并不是一个一个出分的学生,

而是二刷三刷,刷到无题可做都不知道怎么提升的同学。

其实我们一直都在这个核心诅咒周围打转,始终没有解决:

一辈子都没背完那6000个核心单词。

这个是听上去确实太苦了,一天背300个单词,要人命吗?

怕不是只有超人学霸才能做到?

真不是,因为这里面其实藏着一个坏消息和两个好消息。

坏消息是,这个方法基本只适合有明确目的导向的人,一般都是成年人,孩子很难有这样的自控力和目标感——学霸往往都是有清晰目标导向的人。

我一直跟我的学生说这么一句话,你serious吗?

你serious,那就是学霸。

你想清楚了,你要把这门外语搞定,就是现在,那就是学霸。

随之而来的第一个好消息,是我们在突这个阶段,只需要用闪卡来认读,几秒钟过一个,知道意思就行,完全并不需要精准掌握。

你理解为囫囵吞枣也行,糊弄事儿也罢,但真实效果真的就是这样。

养成习惯,坚持下来,把他们背完。

第二个好消息更逆天,因为突击这个动作是一劳永逸的。

一门语言,一辈子只用突击一遍,serious的时候务必好好学习。

巴菲特赚钱的秘诀,是在能挣钱的时候贪婪地突击挣钱,而不是细水长流。

如果这个类比太成功学鸡汤,那么试试这个,

全网都在讨论超前学,快速学,玩命学,卷着学,共同指向了英语要越早搞定越好。

核心理念也是今天的主题,早搞定不是终点,而只是重点;终点是突完了以后通过长期正反馈加持下的量。

最后可能还是得上价值,要不然不合适,怎么P叔满脑子都是考试呢。。。

行,那我换个说法:

考试的同学就是刷题,不考试的同学就是刷书。

考试的同学收获酸爽和高分。

不考试的同学收获每一次学习中,那一切尽在掌握的感觉。

这就是我从法国教育中记住的一句话:

Il faut d’abord devenir un professionnel, avant de se transformer progressivement en expert.Il ne faut pas s’éterniser dans le stade de débutant.

先成为专业人士,然后慢慢变成专家。

不要永远在初学者存游荡。

【竞赛报名/项目咨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早申提交≠结束!剩下的45天才是真正的申请生死战!

下一篇

香港树仁大学226fall新增中文授课硕士!免英语申请!

你也可能喜欢

  • 暂无相关文章!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