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QS亚洲大学排名出炉!亚洲高教格局有新变化 !

11月4日,全球高等教育研究机构QS正式发布了2026年QS亚洲大学排名!香港大学时隔15年重新站上亚洲第一的位置,中国香港有5所院校跻身前十,内地则以395所上榜院校的数量继续领跑……

今天我们就从整体格局到各地区亮点,了解这份排名里的关键信息~

亚洲Top10深度解析:港大登顶,5所香港院校入围

这次Top10的变动堪称“近年少见的变动”。既有院校时隔15年重返榜首,也有院校一次性跃升5位。

整体来看,亚洲Top10里,中国香港占据5个席位,内地占据3个席位(北大、复旦、清华),新加坡占据2个席位,这种格局也反映出当前亚洲高等教育“头部集中”的特点,优质资源主要集中在这三个地区。

2026QS亚洲大学排名出炉!亚洲高教格局有新变化 !

图源QS世界大学排名官微,侵删

各地区亮点:从内地到东南亚,不同地区的“突破点”

1.中国内地

内地高校在本榜中的表现,可以用“体量庞大,TOP稳固,挑战并存”来概括。

  • 上榜数量明显领先:本次排名,中国内地共有395所高校上榜,较去年新增261所,无论是总数还是新增数量,均稳居亚洲第一。北京(40所)也成为亚洲上榜院校数量最多的城市,体现了内地高等教育的庞大规模和蓬勃发展的高教生态系统。
  • TOP梯队实力雄厚:尽管北京大学将榜首位置让予港大,但内地高校在顶尖梯队中数量依然占优。拥有最多跻身前20(6所)、前50(13所)和前100(25所)的高校。在学术声誉、雇主声誉等硬核指标中,内地拥有百强院校的数量也位居亚洲前列。
  • 进步院校亮点纷呈:多所内地高校排名取得长足进步。例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跃升26位,跻身并列第100名;上海财经大学排名上升103位,展现出不俗的上升潜力。
  • 国际化是未来课题:QS报告也委婉地指出了内地高校存在的挑战,国际视野有待提升。在国际学生和国际教师比例的指标中,仅有极少数内地高校能进入亚洲百强。相比之下,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高校在这些指标上表现更为突出。如何增强对全球师生吸引力,是内地优秀高校迈向更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要课题。

2026QS亚洲大学排名出炉!亚洲高教格局有新变化 !

图源QS世界大学排名官微,侵删

2.中国香港

除了5所跻身Top10的院校,香港其他上榜院校也几乎“全面进步”:11所上榜院校中,有9所名次提升,进步率居各地区之首。

  • 香港浸会大学:从第71位升至第53位,上升18位;
  • 香港教育大学:从第212位升至第152位,上升60位;
  • 香港岭南大学:从第200位左右升至第181位,稳步上升;
  • 香港都会大学:连续两年攀升过百位,这次位列第393位,成为香港“应用型院校”的代表。

QS高级副总裁Ben Sowter评价,香港已经成为亚洲内部学生流动的主要枢纽。一方面,香港院校的国际认可度高,吸引了来自东南亚、日韩等地的学生;另一方面,香港与内地的学术合作紧密,也成为内地学生“国际化留学”的重要选择。这种“双向流动”,也让香港的高等教育生态更加多元。

2026QS亚洲大学排名出炉!亚洲高教格局有新变化 !

图源QS世界大学排名官网,侵删

3.中国澳门

在本次排名中,澳门地区的高等教育展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主要高校的排名和得分均有显著提升,虽未进入前列,但成长曲线值得关注。

  • 澳门大学:作为澳门的代表性高校,其排名从2025年的第99位微降至2026年的第102位。但其综合得分从56.8分提升至67.6分,核心原因是学术声誉、研究网络等指标得分显著提升。名次变动主要受排名规模扩大(新增558所院校)、竞争加剧影响,并非自身实力下滑。
  • 澳门科技大学:进步幅度较大,排名从第226位跃升至第211位,得分也从35.6分提升至50.3分,显示出强劲的上升潜力;
  • 澳门理工大学:排名保持在相对稳定的区间,学科特色进一步凸显。

澳门高校的整体进步,得益于其对高等教育持续地投入和特色化发展路径。随着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建设的深入,澳门高校凭借其独特的区位和语言文化优势,有望在区域教育合作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吸引更多跨区域的优质生源和学术资源。

2026QS亚洲大学排名出炉!亚洲高教格局有新变化 !

图源QS世界大学排名官网,侵删

4.新加坡

作为东南亚高等教育的“双雄”,两校在雇主声誉、国际研究网络、论文引用率等核心指标上长期稳居亚洲前列。其中,南洋理工大学从去年第4位升至第3位,新加坡国立大学保持第3位不变。

新加坡高校的“稳”,源于其精细化的高等教育布局,不追求院校数量,而是集中资源打造TOP学府,这种“少而精”的模式,让其在亚洲高教格局中始终占据重要一席。

2026QS亚洲大学排名出炉!亚洲高教格局有新变化 !

图源QS世界大学排名官网,侵删

5.马来西亚

马来西亚是东南亚除新加坡外,表现最突出的地区之一。共有5所院校进入前30名,其中多所实现“大幅上升”,成为本次排名中不容忽视的“潜力股”。

  • 泰莱大学:从第36位升至第27位,上升9位;
  • UCSI大学:从第45位升至第30位,上升15位;
  • 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UPM)、马来西亚国立大学(UKM)、马来西亚工艺大学(UTM)也分别升至第22位、第24位、第25位,保持在亚洲前30名的区间。

马来西亚院校的优势在于“高性价比”,学费和生活成本仅为新加坡、香港的1/3-1/2,同时在部分专业上形成了独特优势。这次排名的集体上升,也反映出国际社会对马来西亚高等教育质量的认可度在持续提升,使其成为预算有限、追求实用型教育的学生的热门选择。

2026QS亚洲大学排名出炉!亚洲高教格局有新变化 !

图源QS世界大学排名官网,侵删

排名之外,给留学人的3点参考

看排名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选择院校。但需要提醒的是,排名只是“参考维度之一”,不能作为唯一标准。结合这次排名的特点,给大家3点建议——

1.不要只盯名次,看“指标匹配度”。

比如想走学术路线的同学,可以重点看“论文引用率”“国际研究网络”指标;想毕业后就业的同学,“雇主声誉”指标更重要。像上海财大虽然排名在283位,但雇主声誉得分高,对想进金融行业的同学来说,可能比某些排名更高的综合类院校更合适。

2.关注“上升型院校”的机会。

比如北航、中科大这类近期名次大幅上升的院校,一方面说明其实力在提升,另一方面可能还没成为“热门申请校”,竞争压力相对较小,性价比更高。

3.结合“地域需求”选择。

如果想兼顾国际化和文化适应性,香港、新加坡是不错的选择;如果更看重专业实力和性价比,内地的理工科院校、马来西亚的特色院校可以重点考虑。

QS排名情况能帮你缩小择校范围,了解不同院校的竞争力,但最终的选择,还需要结合自己的专业兴趣、职业规划和生活需求来决定。如果有想深入了解的院校,比如港大的申请要求、马来西亚院校的申请截止日期等,可以在评论区留言,我们会帮助大家解答~

【竞赛报名/项目咨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德国马普研究所博士招生:英文授课+带薪读博2026 申请开启

下一篇

2025HiMCM比赛题目发布!14天冲刺全球高中生都在抢的建模赛

你也可能喜欢

  • 暂无相关文章!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