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申请直接卷成‘地狱模式 2.0’了?”刚看《2026 国际生申请指南》,工程精英项目 A-Level 要求从 3A 飙到 3A*1A,这还能冲吗?”
香港大学新鲜出炉的申请指南一落地,申友后台直接被问爆。作为 QS 常年稳居全球前 20 的 “香饽饽”,港大今年不仅悄悄加了两个王牌专业,还把热门专业的门槛抬到了新高度 ——2.5 万人抢个位数录取率,不少学霸拿着高分都栽了跟头。
今天就把指南里的 “潜规则” 和真实录取数据扒干净,门槛、新专业、避坑干货全奉上,看完直接少走半年弯路!
指南藏 3 个大变动,错过直接陪跑!
港大今年的申请指南藏着不少 “小心思”,表面是更新要求,实则在悄悄筛选适配的学生,这 3 个变动最关键:
1. 新增 2 个 “王炸专业”,闭眼冲不亏
紧跟 “AI FOR EVERY MIND” 的新主题,港大直接甩出两个王牌新专业,简直是为未来人才量身定做:
内外全科医学学士(杰出医科学人):李嘉诚医学院的 “精英定向班”,6 年学制和普通医学专业一样,但能直接解锁 “高阶资源 + 个性化培养”,比如优先参与临床科研、专属导师带教,毕业后拿香港执业医师资格,英联邦都认。

计算与数据科学(Delta+):港大在上海张江设的 “联合培养王牌”,2.5 年香港 + 1.5 年上海的模式太香了!不仅能学计算机或 AI 与数据科学方向,还强制配 7 个月企业实习,等于毕业自带大厂经验,留港或回内地都有优势。

2. 门槛 “冰火两重天”:热门涨疯,冷门降了
别再信 “分数达标就能申” 的鬼话!今年专业门槛分化严重,有的涨有的降,踩对赛道成功率翻倍:
涨分最狠 TOP3:工程精英项目 A-Level 从 3A 飙到 3A1A,医学院药学专业 A-Level 从 2A1A 涨到 3A*,法学院法学 IB 从 39 分涨到 40 分,堪称 “门槛天花板”。
捡漏机会:建筑学院建筑学 IB 从 38 分降到 34 分,应用人工智能 A-Level 从 3A降到 2A1A,适合成绩中等但专业匹配度高的学生。
真实录取线:官方给的是 “下限”,实际医学专业 IB 得 43 分才有戏,A-Level 得 3 个 A * 打底,AP 申请者得 3 门满分 + SAT1500+,毕竟去年有人提交过 IB45 分、SAT1600 分的满分成绩!

3. 语言成绩有 “保质期”,过期直接作废
今年新增一条 “隐形红线”:语言成绩必须是入学前两年 9 月 1 日后考的。比如 2026 年入学,2024 年 9 月前的雅思 / 托福成绩直接无效,千万别抱着旧成绩硬申。
热门专业录取率曝光,这些专业最难冲!

港大的录取逻辑从来都是 “分数 + 匹配度” 双拼,而热门专业的竞争激烈程度,光看门槛还不够,真实录取数据才是 “照妖镜”。本科和硕士的 “卷王专业” 已经帮你盘点好了:
1. 本科热门专业:录取率低至 5% 以下,神仙打架现场
本科阶段的医学、法学堪称 “终极卷王”,非本地生想突围难如登天,数据说话更直观:
| 专业名称 | 录取率 | 核心成绩要求(国际课程) | 关键加分项 |
| 内外全科医学士 | <5% | IB 42+ / A-Level 3A* | 医院志愿服务、医学科研经历 |
| 法学士 | ≈5% | IB 40+ / A-Level 3A* | 模拟法庭比赛、法律论文 |
| 文理学士(设计 +) | ≈2.9% | IB 38+ / A-Level 2A*1A | 高质量设计作品集 |
| 护理学学士菁英组 | 6.3% | IB 36+ / A-Level A*AA | 急救证书、医院义工经历 |
| 工商管理学学士 | 11.2% | IB 36+ / A-Level A*AA | 四大 / 投行实习、创业项目 |
2. 硕士热门专业:录取率低至 3%,实习比成绩还重要
硕士申请早已不是 “分数够了就能上”,金融、AI 等专业拼的是综合实力,录取率连年走低:
| 专业名称 | 录取率 | 核心成绩要求(本科背景) | 关键加分项 |
| 金融学硕士 | <5% | 985/211 均分 88+ / 双非 90+,GMAT720+ | 中金 / 高盛等头部投行实习 |
| 媒体、文化与创意城市硕士 | <3% | 均分 85+,雅思 7.0 | 媒体行业作品集、BBC 等实习成果 |
| 人工智能硕士 | 6% | 均分 85+,GPA3.5+ | AI 算法岗实习、顶会论文 |
| 数据科学硕士 | 8% | 数学 / 统计背景,均分 85+ | 腾讯 AI Lab 实习、编程能力证明 |
| 企业与金融法硕士 | <8% | 五院四系 / 985 均分 88+,雅思 7.0 | 红圈所并购 / 私募法律实习 |
不同学历怎么精准发力?
1. 通用硬门槛:这 3 项是 “入场券”
无论申哪个专业,这几个条件必须达标,差一点都可能被系统直接筛掉:
标化成绩:A-Level 三门 3A-3A*、四门 3A1A-4A;IB 32-43 分;AP 3-5 门(3-5 分)+ SAT 1380-1560 分。
语言成绩:雅思 6.5 分(单项不低于 6.0)或托福 93 分,达标就行,不用刷高分,不如把时间花在标化上。
专业匹配度:跨申基本没戏!比如 AI 与数据科学专业,A-Level 必须有数学 / 高数中的一门 A,再加生物 / 物理 / 计算机中的一门 A,选课不对直接拒。
2. 分背景精准攻略
| 背景类型 | 目标专业建议 | 成绩目标 | 加分项重点 |
| 国际部(IB/A-Level) | 新专业 Delta+、工程类 | IB 38+ / A-Level 2A*1A+ | AMC竞赛、AI 科研项目 |
| 普高(高考 / AP) | 建筑学、教育类(门槛低) | 高考超一本线 120+ / AP 3 门 5 分 + SAT1450+ | 高中竞赛获奖、支教经历 |
| 双非本科(申硕士) | 非热门工科、文科 | 均分 85+ 雅思 6.5+ | 华为 / 微软实习、对口科研 |
| 985/211 本科(申硕士) | 金融、计算机 | 均分 88+ GMAT650+ | 头部投行 / 科技公司实习 |
避坑指南
很多人成绩够却被拒,都是踩了指南没明说的坑,提前避开能省超多事:
1. 别把港大当 “保底校”,现在比英本 TOP20 还卷
2025/26 学年港大本科非本地生申请人数已达 2.5 万,其中内地生逾 2.1 万,整体录取率已降至个位数。去年有个学生手握托福 110+、8 门 AP 满分,申港大数学专业居然被拒,最后去了 UCL。热门专业竞争直逼牛剑藤校,把它当保底纯属浪费申请费。
2. 别死磕热门专业,换 “沾边赛道” 成功率翻倍
计算机、商科卷不动?试试这些 “平替”:
想申计算机的,转申 “计算与数据科学(Delta+)”,新专业竞争没那么激烈,还能拿双校区经历;
想申商科的,先申 “经济学”,大二再转量化金融,比直接申容易太多。
3. 申请要赶 “早鸟轮”,第一轮录取率高 20%
港大 11 月 26 日就截止第一轮申请,12 月 8 日就发榜,热门专业基本第一轮招满,第二轮只是 “补录捡漏”。去年有学生 12 月提交,发现心仪专业早关了,只能被迫换方向。
4. 文书别写废话,要讲 “专业适配故事”
别再写 “我热爱港大” 了!招生官想看的是你和专业的契合度:
申医学精英项目:可以写 “参与社区义诊时,发现慢性病管理的痛点,想通过精准医疗课程解决问题”;
申数据科学硕士:重点提 “在 AI 建模比赛中用 Python 优化预测算法,期待港大与企业的合作实训机会”。
港大虽然卷,但并非 “遥不可及”—— 国际部学生稳住 IB38+,冲新专业 Delta + 有戏;普高学生高考超一本线 100+,申建筑学这类降分专业成功率高;双非本科均分 85+,瞄准非热门工科,照样能逆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