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本科申请中,优异的成绩是必备的,他们其实更看重学生的综合素质。那么那些非满分选手依然进入TOP 30名校,他们靠什么赢得了招生官的青睐?招生官的加分点到底是什么?
其实是课外活动就是向招生官展示一切你在学校以外做的活动,当然这些活动一定是要有助于你成长的事情。
招生官希望看到一个更为立体的你:你的领导力、对某一领域的执着与专长、心系社会的责任感,以及你将想法付诸实践、创造真实影响力的能力。那么,哪些活动能为你的申请大幅加分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1、学术活动
·参加有选拔性的夏校尤其是提供大学水平的课程学术项目,如辩论队、模拟联合国等。
·通过网课学习高阶课程并获得证书,如MOOC、Coursera、edX等;
·课余自学学校没有开设第二甚至第三外语;
·在导师指导下或自己独立完成学术研究项目,并在正规学术期刊或会议上发表论文,如高中生学术期刊、国际会议级刊物。
这类活动是展现你对学术热情和研究潜力的最直接证明,能体现你主动追求知识的决心,以及进行严谨学术探究的能力。
2、校内活动
·担任如学生会、级长、宿舍长、社团联合会等学生组织职务,如社团联合会、校报刊、支教社团等;
·创建、领导或管理学校组织如学长制、学习小组发起人,如数学社、戏剧社、辩论社等;
·作为核心负责人组织过学校活动,如节日晚会、校报校刊舞会、文化节、慈善活动等;
在学校担任不同岗位的管理者职务,所担任角色越重要,越能突出你的领导能力。
3、社区服务/志愿者/非盈利项目
·在医院、养老院、孤儿院或慈善机构担任志愿者,为机构策划一系列的公益活动;
·参与非营利组织活动,比如世界自然基金会、无国界爱心教育、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等。
·参与社会公益方面活动,如反战青年发声、女性艺术展、非遗传承项目、低碳出行项目、支教项目等。
招生官也会特别注意社会公益活动对学生和社会的影响,以及这些活动对社会的贡献。
4、兴趣爱好
·因为喜欢研究昆虫和同学们一起制作昆虫标本,喜欢魔方打破了学校魔方记录,喜欢旅游成为小有名气的旅行博主;
·在音乐、美术、舞蹈、体育等领域有长期投入和卓越表现,如乐队成员、个人画展、校队主力等。
·擅长编程、网页设计、游戏开发,参与了机器人俱乐部或科技竞赛,独立制作网站或发明创造。
这些活动可以展示你的个性、毅力、时间管理能力,有助于在招生官面前更好的展现自己,让招生官看到一个鲜活、有趣、充满生活热情的灵魂。
5、传媒内容创作/投稿/出版
·独立运营像B站、微信公众号、小红书、YouTube等社交媒体账号,并持续发布高质量内容,如科普视频、影评、时尚测评等,拥有可观的粉丝量与互动;
·参与或主编校内周刊、电子杂志;
·独立出版书籍或作品集包括自费出版。
招生官希望看到你运用媒体展现你的创造力、专业技能与持续输出的热情。
6、营利性项目/企业实习/短期兼职
·在公司或机构进行短期实习,以获得工作经验,如家教或翻译;
·参与实习项目,特别是与感兴趣的职业领域相关的;
·创办小型企业或参与创业项目,在学校或社区推广创业精神和商业理念。
招生官在选择申请人时,更倾向于那些知道自己未来方向的学生。
7、家庭活动
家里有多位老人活兄弟姐妹需要照顾,并且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在这方面也是可以算作课外活动的。
Common App中要求填写10个课外活动,我们从时间跨度来说在9-12年级参加的活动最为合适,当然在8年级升9年级暑假期间参加的活动也是可以算到9年级中的。
那么我们要如何筛选课外活动呢?我们再给同学们做规划时会优先排除过于功利、不真实、有争议点会对学生产生负面影响的活动。保留与学生人物形象、学术主线等标签一致的活动,优先选择一个始于校内逐渐发展到校外的活动,这样能更好的体现学生对这个活动的投入度、深度、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