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牛津、剑桥以及医学、牙科、兽医等专业在10月15日申请截止,英国大学本科申请第一轮已经结束。今年英本申请情况可以概括为一个字:涨!不仅总申请人数明显增加,而且英国本土学生、国际生、中国申请人都迎来了不同程度的增长。这股英国留学热潮让英国喜上眉梢,不仅证明了英国留学地位的吸引力强劲,而且留学生回来了,终于不愁钱了!
早申人数创新高
中国申请人暴涨15.8%
英国大学招生服务中心UCAS最新数据显示,截至10月15日,今年共有79,160人提交本科申请,比去年同期增加5,440人,同比增长 7.4%,创下近年新高。其中,英国本土学生18岁申请人数达到41,010人,和去年相比增长了5.3%。
图源:UCAS
从国际生申请来看,今年共有 24,350 名国际学生提交申请,同比增长 11.5%。其中,非欧盟国家的申请者增长最快,达到20,420 人,增幅高达 13%,相比之下,欧盟学生虽然略有回升,但增长只有4.6%,增幅相比非欧盟国际生依然不多。
在所有国际申请人中,中国大陆学生依然是主力。今年共有5,750名中国学生申请英国本科,比去年增加15.8%,创下近几年最大涨幅。紧随其后的是美国学生,申请人数达到2,150人,同比增长超过15%。在过去,美国学生更倾向于留在本国升学,但随着美本申请竞争加剧以及政治环境的不确定性,越来越多美国学生涌入了英国。
人数排名第三的是新加坡,共有1,880人提交申请;排在第四的是中国香港,申请人数达到1,540人,印度共有1,420人申请,相比于英国本科,印度学生更倾向于申请硕士项目。

图源:UCAS
医学专业的申请热是今年另一大亮点,经历了前几年的小幅下降后,医学专业的申请终于迎来了强劲反弹。今年的总申请人数达到了25,770人,相比去年的23,350人,增长了10.4%。英国本土申请者中,18岁申请人增长了11.5%,21岁及以上申请人,一般是gap之后申请的学生也同样增长了11.5%。
国际学生申请同样有明显增长,共有5,040人提交医学专业申请,增长幅度达到9.8%。其中非欧盟申请者为4,120人,增长了9.1%,是国际学生增长的主力军。
从英本早申阶段的数据来看,竞争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英国本土学生在争夺名额,国际学生在持续涌入,而中国申请者的增长速度再次领跑全球。
英国大学不用担心
缺人又缺钱了
去年申请季结束后,国际学生申请人数下滑,英国各界非常担心英国留学被国际生抛弃。

图源:Google
今年3月,英国高等教育统计局HESA公布的数据显示,全国大学注册学生人数十年来首次下降,其中国际学生数量整体减少7%,来自欧盟以外的授课型研究生人数更是下降了10%。对于严重依赖海外学生学费的英国大学来说,这是一个危险信号!
造成这一变化的原因之一,就是英国政府收紧了移民和签证政策。内政部数据显示,英国学习签证数量从2023年的60万份骤降到2024年的41.5万份,下降了31%。

图源:BBC
政府表示依然欢迎国际学生赴英留学,但同时又强调当前的净移民水平完全无法接受,必须采取措施减少数字。这种既要还要的态度让很多国际学生担心花了几十万英镑读完书,又因为签证问题难以留下工作。根据教育机构Keystone的一项调查,超过一半的受访学生表示,如果英国缩短毕业后工作签证期限,他们来英国留学的意愿会下降。
去年也有类似调查,当时43%的学生表示,如果签证只有6个月,他们会放弃英国;30%的学生认为如果只给一年也没吸引力。今年5月,英国政府提议对国际学生的学费征收约6%的教育税,面对签证被削减,现在还有新税,很多中国学生感到不知所措。

图源:南华早报
英国大学对国际学生人数减少感到焦虑,不是因为担心在国际教育领域地位下滑,而是非常现实的钱的问题。国际学生申请大幅减少的情况下,已经有80多所英国大学正在重组或考虑裁员。留学生减少带来的影响并不只是发生在校园,伦敦高等教育组织的数据显示,国际学生每年能为首都带来高达96亿英镑的经济收益。
在伦敦从房租、餐饮到交通、娱乐,全都依赖这些年轻人的消费,签证政策紧缩劝退了留学生,而地方经济也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签证数据出现断崖式下滑,但通过UCAS申请赴英本科的国际学生人数还在增长。
最让英国大学焦虑的,是来自中国的学生数量,英国的中国留学生长期占国际生总数的三分之一左右。2023-2024来自中国大陆的学生为149,885人,比上一年减少4,375人;来自香港地区为17,250人,减少655人。

图源:HESA
总体来看,中国留学生减少了近5,000人,英国高校国际招生专家Amor指出,2023-2024来自中国的入学人数是2018年至2019年以来的最低水平。不过今年的数据让英国高兴坏了,国际学生的申请人数回升了,尤其是中国申请人暴增,英国终于不用担心缺人又缺钱了。
英国留学新格局出现
中国留学生要调整思路了
近年来,英国留学形势正在发生微妙而复杂的变化,但新的留学趋势已经出现。
1.中国学生竞争对手变多了现在不仅是美国学生,其他曾经计划赴美留学的国际生也盯上英国留学了。教育平台Studyportals的数据显示,从今年1月到4月底,美国学位课程的浏览量骤降50%,美国在全球留学市场的份额下降了30%,英国和澳大利亚成为最受关注的留学目的地。
随着更多国际学生的加入,中国学生在申请英国大学时的竞争压力明显上升,尤其是在金融、计算机、传媒等热门专业中,录取难度进一步提升。同时,英国和欧盟正在重新谈判协议,其中“青年体验计划Youth Mobility Scheme”允许双方30岁以下的年轻人可以在对方国家学习或工作最长三年。

图源:英国政府网
数据显示,从2016年英国脱欧后,欧盟本科新生人数从每年4万人降低至2023年的1.3万人。如果新政策落地,那么数万名欧洲学生重返英国,将会挤压国际学生的名额。
2.英国高校海外分校成为新热门虽然赴英留学的学生人数下降,但在其他国家修英国学位的新留学模式正在兴起。英国大学联盟UUKi的统计显示,英国高校的跨国教育TNE学生总数达到653,570人,而真正赴英国读书的国际学生有704,405人,两者差距只有5万人左右。

图源:The PIE
在增幅差异上,2022/23至2023/24学年间,赴英国际学生人数下降4.2%,而TNE学生人数却逆势增长7.8%。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在本国或第三国通过英国大学的分校、合作学院,其中尼泊尔、巴基斯坦和沙特阿拉伯的增长最高,分别增加了70%、31%和20%。3.英国私校低龄留学的优势英国留学越来越火,也意味着越来越难,但是有人发现牛剑偏好英国私校生。
数据显示,牛津大学录取公立学校学生的比例从2023年的67.6%下降到2024年的66.2%,创下五年来新低,而私校学生比例从32.4%上升到33.8%。剑桥大学2022至2024年间,公校生录取比例从72.9%一路降至71%,英国私校学生向剑桥递交了589份申请,获得387份录取,录取率高达65.7%,远超公校学生平均水平。

图源:剑桥大学
私校学生越来越吃香一个重要原因是,这些学校拥有更丰富的教学资源、更强的升学指导,以及与牛津、剑桥等名校之间的紧密联系。对中国家庭来说,低龄留学可以成为一种新策略,让孩子提前进入英国私校,为未来进入名校打下基础,不过这也意味着国际教育的竞争从大学提前到了中学阶段。
英国留学市场正处在重新洗牌的阶段,对于想赴英深造的中国学生来说,未来的路虽然更难,但更加讲究策略和提前准备。
参考:Chinese students reconsider UK degrees as fees rise, visa rules tightenHalf of international students discouraged by proposed UK graduate visa cutsInternational students down 7% in first fall in 10 yearsUK higher education TNE enrolments close gap with onshore international student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