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名校政策骤变 国际课程不再通行?!

“马来西亚开始对中国国际课程学生关门了!”

“马来亚大学拉黑中国境内所有国际高中!”

这几天,这些消息在各大留学家长群和国际课程圈里炸开了锅!很多人对此将信将疑,这消息靠谱吗?尊嘟假嘟?

一、消息保真?

确实是真的!

消息缘由 2025 年 10 月 23 日,马来西亚排名第一的马来亚大学(University of Malaya)在官网发布了最新招生政策,宣布自 2025/2026 学年起,不再接受中国内地国际课程学生的申请。

根据文件,中国内地学生若想申请马大本科,只能通过以下两种路径:

  • 国内高考路径:需持有中国普通高中毕业证,并提交高考成绩验证报告;高考总分需达到满分的 70% 以上。
  • 校内预科路径:完成马来亚大学自设的官方预科课程(UM Foundation),方可衔接本科学习。

与此同时,所有在中国境内学习获得的 A-Level、OSSD(加拿大安大略省高中课程)、以及任何外部预科项目成绩,统统不再被认可!

马来西亚名校政策骤变,国际课程不再通行?!

图源:马来亚大学官网

这份看似只是招生政策更新的文件,其实是一场席卷整个中国国际课程圈的大地震!

这就是说,过去那条国际课程 + 雅思成绩能冲世界百强名校的捷径,在马来亚大学面前被彻底玩完了。

这下,成千上万名正在中国境内国际课程体系下学习的学生,尤其是那些本来将马来亚大学视为“性价比之选”或“保底校”的家庭,如今却要高攀不起了!

二、为什么会这样?

其实,这并不是第一次出现类似的“封门”政策。就在去年,澳门大学就已经宣布全面拒收中国内地国际课程学生,回顾请戳《突发!澳门大学官宣:暂停招收内地非高考生》。

马来西亚名校政策骤变,国际课程不再通行?!

图源:澳门大学官网

当时业内已经有声音提醒说,部分国际课程在中国境内的教学与考试质量存在被质疑的风险。

在马来亚大学的政策说明中,“不再承认中国境内获得的国际课程成绩”这一措辞极其关键。这不是单纯的招生方向调整,而是对“境内国际课程”公信力的正式否定。

过去几年,中国国际课程迅速扩张,A-Level、IB、OSSD、AP 等课程在全国超过千所学校落地,但教学水平、监管力度、考试公平性参差不齐。一些“低门槛、高学费”的国际学校甚至出现了成绩造假、代考等乱象。

这种鱼龙混杂的局面,让海外大学越来越难甄别成绩真伪。对于这些招生审核体系严谨的学校来说,最简单、最彻底的做法就是“一刀切”:只认高考成绩和自设预科。虽然很残酷,但这确实是最稳妥的。

马来亚大学的决定,正是这种全球学术信任危机越来越严重的体现。

马来西亚名校政策骤变,国际课程不再通行?!

图源:Malayaedu

三、后续还会发生什么?

在东南亚乃至英联邦教育体系中,马来亚大学是极具权威性的存在。

它是马来西亚历史最悠久、科研实力最强、国际排名最高的大学——QS 世界排名第 58,亚洲第 15。

因此,它的一举一动往往会引发连锁反应。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马大开了先例,接下来其他马来西亚公立大学(如博特拉大学、马来西亚国立大学等)极可能效仿。

马来西亚名校政策骤变,国际课程不再通行?!

图源:Bing

更深层的担忧在于,这一趋势是否会扩散到更广泛的国际教育体系中?

当澳门大学和马来亚大学相继对中国国际课程关闭通道后,不少家长开始焦虑:接下来,会不会轮到香港?会不会轮到新加坡?甚至是澳洲?

毕竟,各国教育部门和大学近年来都在不断强调学术诚信与成绩真实性。

如果未来更多高校要求学生必须提供官方教育部验证成绩,国际课程路线将不再是省事的捷径,而变成高风险的选项,家长在选择的时候,可能需要更多更多更多的斟酌。

四、谁最受伤?

这次政策调整,看似只针对一小部分人,实则波及广泛。

老师认为,受冲击最大的可能是二三线城市的中产家庭。

他们原本计划让孩子读三年国际课程、申请马来西亚作为高性价比留学目的地。这些学生多数中考成绩一般,脱离普高体系已久,高考再战难度极大,如今发现,什么鬼??读了三年国际班,却要面临无学可上!

此外,一线城市的头部国际学校学生也受波及。

虽然他们的主攻方向多是英美澳加,但马来西亚、澳门等院校通常被设定为“保底校”,现在这条后备通道被彻底封死。

还有,机构与中介也将面临大洗牌。

那些依赖国际课程项目招生的学校与留学服务机构,需要重新评估未来市场。

更重要的是,这次调整精准打击了“在中国境内读国际课程的学生”。

意思就是说,在英国、澳洲或新加坡等国家读同样课程的国际生不受影响,问题只在于那些在中国境内完成国际课程的学生。

五、未来该怎么办?

事实上,这场风波的核心不在马来西亚,而在全球教育信任体系。

过去十年,国际课程在中国的迅速扩张,曾为无数学生打开通往世界名校的通道;但当课程质量不均、成绩真实性被质疑后,这扇门也在慢慢合上。

从业那么多年,老师也一路看到,“境内国际课程”从香饽饽到被质疑,只用了短短几年。

马来西亚名校政策骤变,国际课程不再通行?!

所以,在政策收紧的背景下,高考成绩的重要性被重新放大。

不少专家指出,未来一段时间内,“普高+高考+语言成绩”可能又将成为最稳妥、风险最低的申请路径。

雅思、托福等国际语言考试依然是硬通货,而高考成绩可以作为“公信度最高”的学术能力证明。

值得注意的是,老师发现马来西亚除马大外,多数院校仍接受高考成绩作为入学依据,而部分大学也开放了“全年两次入学”的灵活机制(春季、秋季)。

那么,对成绩略低于理想院校的学生而言,春季入学可能可以成为新的转机,不妨一试!

而且,未来的家长在为孩子选择国际路径时,不能只光光看名头和课程体系,而要看项目是否得到海外大学的持续认证与信任。

在这个国际教育动荡的时代,这个政策变化周期越来越短的时代,动态调整申请策略,才是唯一的确定性!

【竞赛报名/项目咨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朝阳义塾2025年秋季学期期中考试

下一篇

零基础也能冲!Brain Bee脑科学竞赛 为5-12年级学生打开神经科学大门

你也可能喜欢

  • 暂无相关文章!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