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UC申请截止前重大更新:高中GPA 算法调整、UCLA 托福要求提高、UCSD 学院制调整

最近这段时间,我一直在陪着很多家长和孩子紧锣密鼓地准备 UC 的申请。

众所周知,每年 UC 都会在申请截止前举办官方招生政策宣讲会,而今年的宣讲内容,几乎成了 2026Fall 最重要的‘申请指南’。因为就在同一时间,UC 罕见地同步动了三件大事:GPA 算法调整、UCLA 明确语言要求、UCSD 改学院规则。

在陪伴学生准备材料的过程中,我也不断被家长问到同一个问题:“杨老师,今年这些新政策会不会影响我们家孩子的申请?UC 是不是越来越难了?

这些政策看起来只是技术性更新,但我越与招生官交流、越对比宣讲会公布的录取数据,就越觉得事情没那么简单。

UC 系统 12 月初就要统一截止申请了,所以今天这篇文章,小杨老师想带大家把这些变化一次讲清楚:

—— 今年 UC 到底改了哪些政策,这些变化对当季申请有什么影响?

—— 非当季的同学该怎么调整、如何规划?

—— 比如 “AI 能不能写文书?”、“加州本地学生是不是更有优势?” 这些家长最常见的疑惑,我也都会帮你解答。

看完这篇之后,希望你能从“怎么又变了”的焦虑里跳出来,真正看懂 UC 录取的风向,知道该怎么做下一步的判断与准备。

政策变动:今年 UC 的三件事,实际上在传递什么信号?

1. GPA 计算规则首次加入暑期课(最受关注)

加州大学有一套独立的 GPA 计算方式:加州本地学生需要至少3.0,而外州和国际学生需要达到3.4才能满足最基本的申请要求。

2025UC申请截止前重大更新:高中GPA 算法调整、UCLA 托福要求提高、UCSD 学院制调整,你必须知道!

(资料来源:https://admission.universityofcalifornia.edu/admission-requirements/first-year-requirements/gpa-requirement.html?utm_source=chatgpt.com)

今年最大的变化是——UC明确将高中暑期课程纳入GPA计算体系。也就是说,从9 年级结束后的暑假,到 11 年级结束后的暑假,只要你修读的是 A–G 课程,成绩都会被正式计入 UC GPA。那这意味着什么呢?

2025UC申请截止前重大更新:高中GPA 算法调整、UCLA 托福要求提高、UCSD 学院制调整,你必须知道!

(资料来源:https://admission.universityofcalifornia.edu/admission-requirements/first-year-requirements/gpa-requirement.html?utm_source=chatgpt.com)

最直接的一点,就是UC 正式认可学生用“暑期修课”来提升竞争力。以前有些同学想补弱、想提前学,但不确定暑期课对申请有没有帮助,现在UC给了明确答案:只要是 A–G 课程,就算。

这对当季申请的家庭来说,最直接的影响是:如果学生之前在暑期修读过 A–G 课程,并且获得了比较好的成绩,GPA 的竞争力会加强,很多原本卡在门槛线附近的同学都有机会“往上蹦一蹦”

非当季的 G9–G11 学生来说,这次政策是一个长期规划上的重大利好。学生可以更有策略地利用暑期来补难度、拉 GPA、提前完成 A–G 要求;尤其是来自资源不算强、缺少 AP/IB 的学校,也不再因为课程选择有限而吃亏。暑期课成为一条可控、清晰的竞争力提升通道。

我觉得整体来看,UC 未来会更强调学生的规划节奏与长期主动性,而不是学校资源决定一切。实际上,UC 在向所有学生传递一个录取信号——学习的态度和主动性,本身就是竞争力的一部分。

2. UCLA 语言要求提高

UCLA 对国际生的语言要求,一直都是 UC 系统里最“实话实说”的。今年 UCLA 在官网上明确写出:更有竞争力的托福成绩最好达到 100+,单项在 24 分以上。

2025UC申请截止前重大更新:高中GPA 算法调整、UCLA 托福要求提高、UCSD 学院制调整,你必须知道!

资料来源:https://admission.ucla.edu/apply/international-applicants

虽然 UC 系统的最低标准还是 80,但我们都知道,“最低要求”并不等同“有竞争力”,尤其对 UCLA 这样申请人数年年破表的学校来说更是如此。

有人会问杨老师,这项变化意味着什么呢?

最明显的一点是:国际生的整体语言水平在变高,UCLA 也在拉高它的“期望线”。招生官希望学生能在课堂上直接理解、参与讨论,而不是靠补习去“追进度”。特别是像 UCLA/UCB 这种阅读量大、写作密集的学校,对语言能力的要求只会越来越严格。

所以小杨老师觉得,今年这个语言趋势,其实是在提醒我们——托福 100 分已经不再是“安全线”了,而是申请 UCLA 的基本门槛。

我的建议是:如果孩子的目标是 UCLA、UCB 或文科社科类专业,建议把语言目标适当往上提一点,尽早准备、提前达标。

3、UCSD 学院排序改革:从“盲排 8 个”到“最多选 4 个”

UCSD 的学院制度,一直是 UC 系统里最特别、也最容易让家长疑惑的地方。过去有我的学生在申请时,需要把八大学院全部排序,但这个排序对录取不会产生影响,更像是“走个流程”。

但今年 UCSD 做了一个关键调整:申请时只能选择并排序最多 4 个学院。

2025UC申请截止前重大更新:高中GPA 算法调整、UCLA 托福要求提高、UCSD 学院制调整,你必须知道!

资料来源:

https://admissions.ucsd.edu/faq/index.html?utm_source=chatgpt.com

这意味着,UCSD 不再让学生“盲排 8 个”,而是希望你认真思考自己适合哪种学习环境、课程结构和通识教育风格。

有家长会在后台问我,怎么看待学校的这个举动呢?当然最直接的理解是:UCSD 开始更重视学生与学院之间的匹配度(Fit)。

因为不同学院的通识体系、教学风格、写作要求都不一样,过去的“随机分配”让很多学生进了一个不太合适的学院,也容易导致满意度不高。

我们可以合理推测,通过这个调整今年 UCSD 想要了解的是:

“你有没有认真了解过 UCSD?

你知不知道自己适合怎样的学习方式?

你排的这 4 个学院,真的跟你的学习风格匹配吗?”

小杨老师的判断是,这项改革背后的核心信号很明确——

UCSD 不希望你蒙着眼申请,而是想看到你对自己有判断、对学校有理解。

这对认真做功课、有明确学术偏好的学生,是一个非常好的趋势。

家长最关心的 UC 申请 Q&A

以下 7个问题,是每年咨询 UC 申请时小杨老师被问到最多的、家长和学生最关心的话题。

Q1:可以用 AI 帮忙写文书吗?会不会违规?

这个是我今年被问到的最多的问题之一。

首先非常明确的是:不能让 AI 代写文章,但可以作为辅助工具。

2025UC申请截止前重大更新:高中GPA 算法调整、UCLA 托福要求提高、UCSD 学院制调整,你必须知道!

(参考链接:https://www.universityofcalifornia.edu/news/shaping-your-personal-narrative-piq-tips-and-more-uc-admissions-experts?utm_source=chatgpt.com#ai)

小杨老师在这里必须提醒大家:PIQ 最终提交的内容一定要是你自己的原创。

在 UC 的申请系统里,最后一步需要你亲自签署一份“学术诚信声明”,确认所有内容都是真实、属于你自己的写作。这个要求非常严格——UC 的每位老师都会反复强调:只要是抄袭、照搬、未注明引用的内容,都会被视为学术不诚信,申请有可能被直接取消。

而且 UC 会把所有 PIQ 答案放入抄袭检测系统。

也就是说:抄朋友的 、抄学长老师的 、网络上找 AI 帮你整篇代写都会被查到。

利用 AI 辅助思考、检查语法、优化表达,是属于可接受范围。

前几天我们分享过一篇 AI 工具清单,其中有不少工具能帮你检查语法、优化表达,有需要的话可以点击下方文章链接查看。

硅谷大厂疯狂裁员,孩子还学什么?10个最强AI语言学习工具建议收藏

Q2:UC会优先录取加州本地的学生吗?

是的,这个问题我会给出肯定的答复。UC作为公立大学系统,会优先保障本州学生——大约85%的新生来自加州本地。

2025UC申请截止前重大更新:高中GPA 算法调整、UCLA 托福要求提高、UCSD 学院制调整,你必须知道!

但这并不意味着外州或国际生竞争不到机会。关键是因为国际生与外州生通常在独立的 applicant pool中进行评估,所以你的竞争对手是“和你一样背景的人”,而不是全加州学生,而且UC 对国际生的录取比例是相对稳定的。

所以,我的回答是,对于国际生来说,不存在“被本地学生挤掉”的情况。真正影响录取的是你的学术实力、你的成长故事、你的课程 rigor,以及你和 UC 的匹配度。

Q3:UC会拿同一个学校,或者不同学校的学生

互相比较吗?

不会。UC 的审读非常强调 context(背景语境):也就是你所在学校的课程资源如何;你能否在“自己的环境”里做到最好;你是否主动挑战自己、寻找成长路径。

招生官不会把“名校学生”和“普通学校学生”放在一起比谁更强。他们更看重的是:你在自己的条件下,是否展现出进步、责任感与主动性。这也是 UC holistic review 的核心精神。

Q4:GPA 和文书哪个更重要?

这个问题小杨老师也经常被问到。但是实际情况是:两者都非常重要,因为它们组成了同一条“成长线”。

GPA 可以展示你过去几年的真实学习节奏和成果

文书(PIQ) 展示你的动机、选择逻辑与自我反思能力

而这背后的逻辑,最关键的是自我认知和实际成果的一致性:如果你说“我很喜欢科研”,那你的选课、活动里是不是能看到相关的探索?如果你说“我真的很努力”,那你的 GPA、暑期修课、进步轨迹是不是能支撑这句话?

所以我在辅导学生写文书时经常强调的是:UC 想看到的不是“一个完美的人”,而是一个清晰且真实的人。

Q5:各UC校区会共享录取信息吗?

不会。虽然大家共用一个UC申请系统,但每个校区都是独立审核、独立做决定的。UCLA不会知道你申没申UCB,UCD也不会打听你在UCSD的结果。所以,我会建议你们多申几个校区,因为这完全没坏处,反而是个明智的策略。

Q6:UC 的录取是不是很看运气?

其实恰恰相反,UC 的流程非常系统,因为UC 采用“双审制”,也就是说:每份申请至少由两位招生官独立阅读;并且两个人不能看到彼此的打分;如果评分差异大,会自动触发第三次复审。

所以小杨老师建议,为了提高竞争力,我们可以多思考的问题是:你的申请是否清楚地呈现了“为什么你 fit UC”。

Q7:家庭收入会影响录取吗?

不会。UC 对本地学生、外州学生、国际学生都Need-blind:不看你家庭赚多少钱,也不因为你“付不付得起”而改变录取决定;奖学金和录取是独立的流程。

写在最后

聊到这里,其实大家不难发现,今年 UC 的这些变化看起来零散,但其实指向很一致——学校会更看中孩子的“真实能力”和“长期主动性”

暑期课被纳入 GPA,是在看孩子会不会主动的寻找、有规划的运用身边可用的学习资源;托福要求提高,是在强调学术的基本功;UCSD 的学院改革,则是在提醒大家:了解自己和目标学校,思考匹配度很重要...

换句话说,UC 想看到的不是更卷的学生,而是更会思考和行动的学生——选课、兴趣、活动、文书,是不是指向同一个方向;孩子是不是知道自己为什么这样做;过去的努力和未来的规划是不是具有连贯性。

无论作为母亲还是一名老师,我都会时刻思考,孩子的成长,不是要他们变得完美,而是让他们学会独立思考和选择

如果你有特别关心的问题,或者希望我帮你看看孩子的方向规划,也欢迎在留言区告诉我——我们都会尽量在之后的文章里帮大家做解答。

【竞赛报名/项目咨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芝大、宾大等名校招生官总结11大文书雷区 千万不能这么写!

下一篇

对标 AMC10 的英国中级数学挑战赛 UKIMC 2026 开启报名!

你也可能喜欢

  • 暂无相关文章!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