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可持续方向的同学注意啦!这份榜单参考不要错过!

过去几年,全球大学排行榜已经不再只是“谁学术强”“谁声誉高”的简单比拼。随着产业转型、气候议题升温、城市发展方式的改变,可持续发展正在成为高等教育的新战场,而“哪所大学更具可持续性”正逐渐成为留学生在择校时的新考虑。

当QS在2026年再次发布全球可持续发展大学排名时,这份榜单并不是简单的数据展示,而像是一张未来地图,提示着高等教育该往何处去,人才培养会走向怎样的时代潮流。

这份榜单到底意味着什么?为什么越来越多学生、家长、研究机构甚至企业都盯着它看?

答案,藏在榜单背后的世界变化里。

研究可持续方向的同学注意啦!这份榜单参考不要错过!

图源QS官网,侵删

可持续性为什么会成为全球大学的新风向?

首先,全球气候变化已经从地缘政治议题变成了每个人的日常现实。极端天气、能源消耗、资源危机……任何一个挑战,都不可能单独依靠政府去解决。大学承担着知识生产的角色,它们是新技术、新思想、新政策产生的源头。不论是碳捕捉技术、生物材料,还是可持续城市规划、环境政策设计,都离不开高校的科研与人才培养。

其次,产业结构在悄然改变。新能源、绿色金融、循环经济、环境工程、可持续设计等行业需求激增,大量企业在寻找具备可持续思维的人才。换句话说,可持续性不仅是“道德议题”,更是就业市场的新风口。

第三,越来越多年轻人希望自己的教育价值观与未来世界一致。选择学校不仅看排名,还看“这所学校在为世界做什么”。学术声誉固然重要,但大学的社会责任、治理水平、价值立场,也正在成为留学生参考的关键因素。

当这些力量叠加,可持续性排名自然火了。

研究可持续方向的同学注意啦!这份榜单参考不要错过!

QS可持续性排名到底在比什么?

与传统排名不同,QS可持续发展排名不是比“谁论文更多”,也不是比“谁的雇主声誉更强”。它评估的是一所大学在全球议题中是否发挥了积极作用,包括:

Environmental Impact(环境影响)

重点不是“校园绿不绿”,而是大学是否真正推动了可持续科研、是否在教育中加入环保理念、是否为全球环境议题提供解决方案。这里包括三个核心维度: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环境可持续性)、Environmental Education(环境教育)、Environmental Research(环境研究产出)、科研成果、资源投入、课程建设、研究影响力都会被纳入评估。

Social Impact(社会影响)

大学是否真正为社会创造福祉,例如政策研究、社区合作、多元包容、公平制度等等。社会影响力越强,大学越容易成为公共决策的重要力量。

Governance(治理)

大学内部的治理透明度、道德标准、校园平等、安全保障等因素,会影响学校在治理板块的表现,也是大学“价值观是否可信”的重要指标。

这种排名方式看似抽象,但实际上十分贴近时代需求。一个大学科研再强,如果缺乏责任感和治理能力,它无法真正承担未来社会的任务。因此,这份榜单更像是现代大学的一面“价值观镜子”。

2026榜单揭示了什么?谁正在引领可持续未来?

今年的QS可持续性排名共有近两千所大学上榜,但最亮眼的无疑是前二十名,它们不仅成绩出众,更代表全球教育在可持续议题上的不同路径。

研究可持续方向的同学注意啦!这份榜单参考不要错过!

隆德大学:今年的第一,为何是它?

瑞典的隆德大学(Lund University)以总分一百的成绩位列榜首。这所大学的强势并不令人意外,北欧国家本身就是可持续发展的标杆,而隆德大学在环境研究、能源科学、可持续城市设计等领域积累深厚。它在三个大类指标中几乎拿下满分,尤其在“环境教育”和“环境研究”上体现出高的说服力。这种表现不仅是一所大学的胜利,也是北欧模式的胜利:高投入、高透明度、有系统、有方法,且真正落实到教学与科研之中。

多伦多大学、伦敦大学学院排名前三,背后有怎样的共性?

排在第二位的是加拿大的多伦多大学,第三位是英国的伦敦大学学院。这两所大学的共同点非常明显:

城市型大学,与政策制定与社会议题联系紧密、在环境研究领域拥有世界瞩目的学术团队、具备强大的跨学科框架,将可持续性融入工程、政策、医学、金融等多个领域。换句话说,它们不是只做“环保”,而是把可持续性植入所有学科结构里。

英国:表现稳定,形成“可持续强国高校群”

排名前二十中,英国高校出现频率高,包括了伦敦大学学院、爱丁堡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帝国理工、曼彻斯特大学、伦敦国王学院、布里斯托大学等。这说明英国高校在治理、社会责任、环境科研上的长期优势依旧存在。英国教育一直强调“公共价值”,而可持续发展本质就是一种公共价值能力的体现。

加拿大与澳大利亚:稳步上升的新力量

加拿大的多伦多大学、英属哥伦比亚大学、麦吉尔均进入前十或前二十。澳大利亚更是出现新南威尔士、悉尼大学、澳国立、墨尔本大学等强势高校集体冲入前列。这些国家都在将可持续性作为大学的长期战略,加大科研与政策投入,而这正在吸引越来越多国际学生。

美国高校:强校依旧强,但数量少

尽管美国整体入榜数量庞大,但真正进入前二十的只有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斯坦福大学和纽约大学。它们在环境研究和社会影响力上依旧保持强劲,但美国高校在治理板块的表现相对更分化。这使得美国在该榜单中的“头部集中度”略低于英加澳。这也说明:可持续性不完全等于科研实力,而是大学整体理念与治理方式的反映。

越来越多学生意识到,选择一所大学,不只是选择一张学位证,更是选择一种价值体系、一种未来可能、一种与世界互动的方式。而这一点,是可持续性排名最独特、最有力量的意义所在。

【竞赛报名/项目咨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重磅!交叉学科新趋势!2026泰晤士跨学科科学排名正式发布!

下一篇

留学预警之下为什么要去英联邦国家?

你也可能喜欢

  • 暂无相关文章!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