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 11 月,美国本科申请季都会进入新的加速阶段。但今年,University of Michigan(密歇根大学)做出的一个关键动作,让许多家庭突然意识到:顶尖公立大学的录取逻辑,正在发生肉眼可见的变化。
在 2025–26 申请季中,Michigan 首次推出 Early Decision(ED)——这是这所传统以 EA + RD 为主的公立旗舰大学破天荒的一步,而它背后的意义远不止“多一个轮次”。
ED 的出现,实际上象征着:公立名校开始更早、更明确地锁定那些“准备充分、方向清晰、意愿强烈”的学生。
而这股风向,并不仅限于 Michigan。

01、Michigan 为什么推出 ED?
Michigan 的申请量近年一路上涨,官方数据显示,前两个周期申请人数突破 87,000,并成为全美最具竞争力的公立大学之一。在如此庞大的申请池里,学校比以往更需要分辨出哪些学生真正有意愿、也真正适合在 Ann Arbor 学习。
推出 ED,就是学校对录取节奏的一次主动调整。
对 Michigan 而言,ED 能提升 yield(入学率),让学校更早地锁定高意愿学生;
对学生而言,这是第一次能够用“承诺”告诉 Michigan:你是我的第一选择。
这一改变让 Michigan 的审核节奏从过去的“冬天进入关键期”,变成了“秋天就开始筛选核心学生”。对于冲刺 Michigan 的学生来说,这是一个需要被认真看待的转折。
02、公立名校的录取风向正在转变
Michigan 的 ED 绝不是孤例。过去几年,美国多所高选择性公立大学在录取机制上出现了相似的变化,只是并未被集中放大。
这些变化并不是轰轰烈烈的“统一行动”,而是散落在不同学校官网、录取指南与结果数据里的“结构化趋势”:它们正在更早、更精准地确认准备充分、方向明确的学生。
例如:
- UVA 在 2019 年恢复 ED,被媒体视为“公立旗舰中少见的动作”;
- UNC 在 2025 申请季提前州内 EA 放榜时间,将筛选前置;
- Georgia Tech 的 EA(尤其 EA2)成为高度分层化的录取主战场,早申的重要性不断上升。
在学术要求上,UC 系统、UW、UIUC 都在官网不断强调“rigorous coursework” 对录取的重要性,并将课程挑战度作为可量化指标。
在专业选择上,UT Austin 在恢复标化时明确强调“专业匹配度”;UC Berkeley 则多年持续提醒申请者阐明对特定项目的真实兴趣,而非模板式热情。
这些信息放在一起时,我们能清楚看到:公立名校正在从“广撒网式审查”,走向“分层、匹配度导向”的录取模式。
Michigan 推出 ED,只是这一变化首次被显性化和放大。

03、补充文书透露的新信号
在推出 ED 的同时,Michigan 也更新了两条补充文书题。
新的题目更加关注:
- 你为何选择这个学院?
- 你将如何在校园中贡献?
- 你对未来学术路径是否具有成熟理解?
这些问题的意图非常明确:学校希望更深刻地理解学生的方向感与准备度。
在过去的几年中,无论是 UC Berkeley、UT Austin、还是 Georgia Tech,都在逐渐强化“专业契合度”在录取中的比重。Michigan 文书的更新,与这股趋势不谋而合。
对中国学生来说,这意味着单纯“谈理想”“讲热情”已经无法凸显竞争力。真正能打动招生官的,是能落到学院层面、课程层面、资源层面的“具体匹配”。
04、学生现在最应该做什么?
如果今年申请 Michigan,或申请同样高竞争度的公立大学,现在的策略需要更前置、更细致。
最核心的是:判断 Michigan 是否是你的真正第一志愿。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ED 会显著增加你在审核中的被关注度;如果仍有犹豫,那么 EA 就应成为你递交材料的关键窗口。
国际学生还需要特别注意:成绩单寄送、材料验证、标准化更新等环节都可能出现延迟,因此“早准备、早提交”比往年更重要。
在文书上,今年务必要将内容落在学院,而不是大而空的个人故事。Ross 的体验式学习、Engineering 的实验室、LSA 的跨学科路径,都可以成为你解释自己学术轨迹的具体证据。
未来几年,这种“看准备度、看专业契合度”的趋势不会减弱,而今年正是第一次被广泛看见的一年。
05、结语:公立名校录取,更看“准备度”
当 Michigan 推出首个 ED,当 UVA、UNC、UC 系统、UT Austin 等学校不断强化 rigor 和专业匹配度,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新的录取逻辑——公立名校正在变得更像私立,审核正在变得更精细、也更看长期发展。
这对学生而言,是挑战,也是机会。对家庭而言,是一次重新审视申请策略的起点。
对于今年正在申请的孩子们而言,这句话非常准确:越早准备,越能被看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