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QS2026这个榜单最狠的几所英国大学!

昨天聊了一期不买QS排名的几所英国大学,很多咸鱼学校赫然在列,像Bath、St.andrews、Durham、Cranfield这些其实都是属于这种范畴的。这种学校属于买了也没本质作用,干脆就摆烂了。但有些英国大学是不一样的,尤其是在中间区的那波学校,买一下要么能一鸣惊人,要么能狂敛生源,对学校整体招生各方面都是有助力的。

一般这类学校都会打榜,主打一个和QS2026双向奔赴!而符合买榜的学校其实就更多了,综合学校有一个算一个基本都没跑了,本身是版本优势,不用太用力,数据就能做出来。今天我们聊下其中几个最有代表性的学校。

No.1 连续第二年冒头的IC

你是不是会疑惑,强如IC也需要打榜吗?只能说你太天真了,IC这种学校反而必须要。核心原因也很简单,英国这边其实就分两种学校,一种是牛剑,另外一种是其他。

所以英国需要制造新的强力学校来搅乱这一摊死水,英国需要明星级学校带来新的活力。IC就是被新推出来的那个。IC如果不打榜,即使在版本优势,也不至于QS第二,而且连续两年。这本身就很不科学。美帝可能都无语了,但那又怎样?顺势被推出来后,IC就要顶起来,不行也得行。

从IC很多课程设置也可以看出来,学校很多金融,风险管理等等课程都有20%-30%的在主动与可持续发展结合。课程设置就在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这个方向和qs榜单的新指标完美就对上了。你说没“高人”指点谁信啊?IC就是靠这个个指标干掉了很多其他学校,包括剑桥。

就这个分,剑桥只有85不到,ic直接99.7拉满。而且,早在2024年,IC的校长就在没听说高调谈提升排名,花钱公关这件事,对IC来说不费吹灰之力。显而易见,IC得到的好处是滔天的。

QS前10的榜单上调几名,那多难得。首先曝光度方面,IC直接被流量淹没了。要么骂IC,要么偷偷暗爽表示嘻嘻。这种流量其实就是不做市场推广,就迎来一大波的巨量关注。还有这两年,给IC毕业生的实习项目,国际项目,企业合作机会明显增多增强了,这种校友网络价值直线被提升。

学校内部方面,科研经费的吸引也更容易了,与行业和政府的战略合作项目以及补贴落地的也更多了。这种一到位,后续的研究输出,转化,应用等等就没的说。还有就是挖人方面,IC太好挖了,附近优秀的师资很容易被招安过来。

兵马有了,学费就好哐哐涨了,IC的学费涨幅近几年也是超规格的,粮饷就有了。这两个东西有了,IC就更强了,你看现在的IC的申请难度都逆天了。无面拒信堆积成山,那叫一个杀伐果断。话题,热度,合作,学校都有了,盆满钵满。

No.2 疯狂打榜但作用小的Warwick!

论打榜的积极性,华威肯定是冲锋在前的,这个学校不存在退缩的。买榜一直很积极,华威这个学校的画风其实就是善于营销,否则怎么会把这个学校叫华威公司了。

Warwick不只是擅长推介自己,每年在学校的维护上也是付出了大价钱的。在qs的维护上其实出力也多,但这个学校也属于花钱了,没太多用处,版本就是削落的。天命不在商学院版本,你在蹦跶也没用。

但华威尴尬的地方在于,不蹦跶更不行,不蹦跶的华威可能现在的排名都没有。直接会被那些个综合学校踩着脚下。勉强维系现在这个排名已经很吃力了。毕竟综合学校有很多理工方向的科研,好做数据支撑,大家都打榜要招募生源的话,华威的优势是缩小的。所以,现在的华威很尴尬,榜买了,但排名依旧在掉。

买的话小掉一点,王曼爱华的体面还能维持,热度还是有的,只不过快被Bristol这种学校压制了。不买榜,估计都要到80后,甚至100后都有可能,华威目前的纸面上的各种科研数据,发表,都支撑不起这个学校在前百待着的。要不是商学院的一枝独秀,华威早残了。

毕竟像兰卡,巴斯这些同期的好弟弟们已经在qs100外站扎实了。华威在属性方面其实和他们没太大本质的不同。可能华威的痛是生不逢时吧,明明最拼,最愿意维系留学生的体面,明明最会打榜,最擅长借势推广。留学生好感度也够,但输在了版本,缝缝补补也只能勉强维系,血亏啊。

No.3 开始转头的Birmingham

伯明翰这个学校属于红砖学校里面比较顽固的一个,这个学校属于既要又要的一个。既要是这个学校想不打榜又有更多生源,然后发现不行,差点要跌出前百了。看到身边小老弟们那么疯狂的进击,伯明翰也松动了,开始迎合。

作为第四梯队的老大哥学校,红砖学府的传承者,这个学校其实稍微用力一下,就能勇猛精进的。如果能像南安那般用力一些,用心一些。伯明翰就是这个梯队里面最有嚼头的那个。但这个学校显然是拧巴的,的确是既要又要,既想要生源,又不想大力充值。

所以买榜了,逆转了,但效果其实没那么猛。这个学校只是维持住了跌的姿态,然后在本应该有的排名基础上稍微上升了一波。如果bham动真格,就会和之前的南安一样,以黑马的姿态上升,以目前的综合程度,学校规模,校友规模,以及师资比例,科研属性等等来看。伯明翰给力点到60出头没啥毛病的。

如果把排名干到60,伯明翰就是这个版本的真正版本答案,也不用像现在一样,虽然人气复苏了,但效果也不大。和同梯队的其他成员学校没拉开什么差距。这个学校就是缺一个狠一点的校长,直接干票大的。

先把自己战力拉起来再说,生源有了,话题有了,后面啥都有了。你看南安搞一波,最起码风光了两三年了。以前还是小透明,这几年不少专业还搞提前截止了。你伯明翰又差什么?你可是红砖最优秀的传承者之一啊。

总了个结:说实话,打榜也好,不打也罢,都是为了更好的去实现学校的盈利部分。有些学校稍微花点精力和经费,学校从招生上就会上升一个台阶,那么这些学校肯定是愿意深度配合的,和qs本质上是同一顺风车方向的。

但有些学校吧,不是他们不想努力,而是逆风走向。被qs点拨了只能维系不至于迷路罢了。完全坐不上顺风船,更不可能像ic这种被推出来的学校一样,成为版本之子了。只有ic和ucl这种在吃肉,其他最多喝汤罢了。

本质来说,其实还是一盘生意,只不过维系这个生意的各个学校的校长,有的有远见有魄力,有的只喜欢给自己偷偷涨薪水,搞内部减员,不解决实际问题罢了。这点爱丁堡的校长其实很有话语权,底蕴那么好。把满意度拉高下多好,就喜欢整些有的没的,把经费都弄的紧张了。现在还搞自愿裁员那套,一裁就1800人起步。有大病啊。

【竞赛报名/项目咨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金融高阶寒假班|SIC中学生投资挑战赛 高含金量国际商赛 构建自己的投资组合

下一篇

ISEF国际科研硬核竞赛通往世界顶尖高校的“绿色通道”

你也可能喜欢

  • 暂无相关文章!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