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轮ED申请结束,很多同学还是没放下悬着的心,毕竟等待ED结果的日子也是异常难熬。
过去十年里,早申请的学生数量一直在稳步增长,2022-23学年全美约有58%的学生在ED或EA轮次提交申请。这也和顶尖学校更加重视早申录取的趋势保持了一致。
随着早申请成为越来越受欢迎的战略选择,有更多的学生会在提交ED申请之后迎来更考验心态的“等待期”。那么,大学会在何时发布早申结果呢?老师整理了一批顶尖大学的早申放榜时间,供大家参考。
(注:大多数公立大学不提供ED,故不包含在表格中)

先别急着纠结和焦虑!在等待结果的日子里,比起担心申请结果,你还有很多事情需要做:
专注于成绩和课外活动
即使提交了早申请,我们的申请档案依旧在更新,这就意味着保持最佳成绩,有热情地持续参与课外活动仍然十分重要。
在自己有热情的活动或项目上继续探索,步步攀登并拓展自己的能力范围。任何新的荣誉、GPA的上升、学术和社区奖项、参与项目的发展和认可,都可以在之后的RD申请中反映出来,对于建立突出的个人形象是很有帮助的。
GPA的上升是有可能对申请产生积极影响的,甚至有可能在defer后提高被录取的概率,不过反过来也成立,GPA显著下降很可能会阻碍学生被录取,希望大家提交ED申请之后也不要在学业上松懈。
在RD申请中尽最大努力
ED结束了,但申请季还没结束。与其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ED/EA的篮子里,利用好早申和RD之间几个月的时间,确保在RD中竭尽全力是更重要的。你在RD申请中投入的注意力、思考和努力应该和ED是一样的。
而且ED的好处在于,它为学生提供了额外的时间来修正一些申请材料中的不足之处。在RD截止之前,你能从ED申请中吸取教训,调整和优化文书以及其他申请材料。如果你参与的活动或项目取得了新的进展,记得在RD申请中添加完善,让你的材料更清晰、更有说服力。
调整心态,接受所有可能的结果
早申请放榜后学生拿到的结果有三种:录取、拒绝和延迟(deferral)。如果申请的是顶尖大学,多数情况下会被拒或defer。如果被拒了,就允许自己失望或沮丧,同时对选校清单上的其他学校保持积极的态度,调整好策略重新冲刺RD。
如果被defer,那么学生的申请会进入RD决策阶段,也就意味着你还有机会。除了调整期望值、重新制定选校策略之外,你还可以写一封“表白信”(Letter of Continued Interest)让梦校知道你的“忠心”。
等待早申结果的时间里可能会感到煎熬和痛苦,但这样的经历并非毫无价值。利用好早申和RD申请轮次之间的时间来完善申请,好好打磨一下申请档案,在心态上和战略上都做好准备,相信会让你在整个申请季都以最佳的状态迎接挑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