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澳大利亚金融评论报》(Australian Financial Review,AFR)发布了2025澳洲最佳大学排名!

作为一份本土排名,该榜单所采用的数据很多来自澳洲当地机构发布的数据,特别适合那些未来打算留在澳洲发展的学生。
与QS、THE等国际排名相比,这份排名更贴合澳洲本地的学习与就业实际情况,对于计划赴澳留学的学生而言,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参考指标
今年AFR澳洲大学排名继续依据四个核心排名指标,并对数据来源进行了更新。
此外,该排名还综合参考了QS、ARWU、THE、CWTS Leiden等国际知名排名的相关指标,从而确保榜单的全面性和权威性。
最新排名指标及所占权重如下:
1、教学Teaching (占比35%)
该指标参考澳洲社会研究中心的Quality Indicators for Learning and Teaching学习和教学质量指标(QILT)问卷调查,调查包括学生体验、教学质量、技能培养、学生参与度和学习资源等;同时该指标还参考QS和THE世界大学排名机构针对教学的另外5项国际衡量标准。
邦德大学连续第二年蝉联榜首,该校主管教育的副教务长表示,学校持续表现出色的秘诀在于坚持小班授课、注重实践环节、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以及秉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办学理念。
2、研究Research (占比35%)
该研究采用莱顿大学世界高等教育研究中心(CWTS Leiden)关于高质量论文数量、合作情况和国际联系数据,以及澳大利亚政府提供的合同研究收入信息。
此外还纳入了来自QS、THE和ARWU三个世界大学榜单的11项指标,使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指标总数达到19项。
今年,墨尔本大学在“研究”方面继续稳居澳洲第一!
墨尔本大学在研究方面的成就尤为显著。自1966年起便在该校担任讲师和研究员的查德·罗布森教授,荣获了今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此外,墨尔本大学的博士论文提交数量庞大,预计将达1000篇。这些论文致力于解决现实世界的诸多挑战,涵盖癌症检测、罕见遗传疾病诊断以及气候变化等方面。
3、公平性Equity (占比15%)
该指标参考澳洲政府有关五类弱势学生的信息,包括:非英语背景、残疾、原住民、社会经济地位低,以及偏远地区的学生。主要关注这些学生在学校的入学参与情况、相对于其他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位完成情况,以及后续年份的留存情况。
与去年不同的是,留存率在今年被单独设为一个子指标:如果学生被安排在不适合其发展的课程中,即使已经完成部分学分,学生也可能辍学。这不仅增加了学生的贷款负担,也使社会对学生教育的投入受到损失。该子指标在公平性总分中占40%权重。
今年,查尔斯达尔文大学在公平性指标中名列第一。校长Scott Bowman教授表示:“公平性是我们大学的优势方面。我们的研究与本地需求相关,但最能体现我们的实力的,是对公平性的重视。”
4、职业影响力Career Impact (占比15%)
该指标参考的数据来自QILT毕业生成果调查、毕业生成果纵向调查(毕业三年后),QILT雇主满意度调查(衡量全职就业和薪资)。同时该指标还包括QS和THE世界大学排名机构关于就业和敬业度的3项指标。
与去年相比,ATO提供的HECS毕业生薪资数据已过时,因此今年被移除。
今年,新南威尔士大学在“职业影响”指标中荣登澳洲榜首,可谓实至名归。紧随其后的是悉尼大学和蒙纳士大学。
新南的课程设置强调实践性,很多专业均要求学生参与项目或实习;学校提供的职业支持也十分全面,设有专门的职业发展中心,协助学生修改简历、进行模拟面试,推荐实习机会。此外,新南坐落于悉尼市中心,地理位置机构,使学生更易接触到优质工作机会,实习和就业资源极为丰富。
排名亮点
在最新的排行榜上,墨尔本大学荣登榜首,而连续两年蝉联第一的昆士兰大学则退居次席。
今年,墨尔本大学在“研究”方面继续保持澳洲第一,同时在“职业影响力”排名中斩获全澳第四的优异成绩。“公平性”方面位列第14名,而在过去两年一直表现欠佳的“教学”方面,墨尔本大学此次也实现了显著进步,排名提升至第15位。
昆士兰大学与新南威尔士大学并列澳洲第二,两校最终得分均为80分,与墨尔本大学(81分)仅有一分之差。
在本次排名中,昆士兰大学的表现依旧稳健,其在“教学”(第五名)、“研究”(第三名)以及“职业影响力”(第六名)三个细分领域的排名均名列前茅。
相较于其他澳洲“八大”名校,昆士兰大学在“教学”方面尤为突出,是获得最多国家教学奖的澳大利亚高校。
蒙纳士大学和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排名略有下滑,分别位列第4和第5位。
悉尼大学则上升两位,跃居至第6位。阿德莱德大学则降至第7位,受“公平性”指标的拖累。
悉尼科技大学与伍伦贡大学并列第8位,而迪肯大学和南澳大学则凭借在“教学”方面的优异表现,有惊无险地成为前十守门员。
排名完整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