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兰学校中存在哪些乱象?学校如何处理?

赫尔辛基日报报道,芬兰的一些老师反映,有些学校或班级经常会有学生吵闹、骂人、吐口水、扔东西、撕咬,甚至会有暴力和自残行为。大部分老师把这种乱象归因于“包容”政策。

包容政策就是关闭一些特殊班级或特殊学校。将那些需要特殊帮助的学生转入到就近的普通学校,并给予适当的帮助。这样可以为这些学生提供平等而且具有个性化的教育,并且防止这些学生背上特殊教育的标签。这些学生需要帮助的方面包括认知困难、心理残疾、疾病、使用成瘾物质、健康或发育受到损害等。

然而,具有美好愿望的包容政策却脱离了学校的日常实际情况。一位首都区的小学老师说,每年班里边都会来更多的具有挑战性的学生,他们咬人、吐口水、又踢又打。有些学生根本不能安静下来,爬高上低。他所在的学校每周都有老师不得不采用强制性手段让学生冷静下来。这位老师的班里边有17名学生,其中有5名需要特殊帮助,4名需要强力帮助。如果他们能够安静地呆在课堂上,那就是运气。

一位老师说,包容政策是芬兰有关学校工作所做出的最差的决策。接受特殊帮助的学生经常会背上愚蠢或疯癫的标签,虽然他们并不是那样。他们只是需要很多帮助,在较少学生的小组里,避免感官受到其他刺激,这样才能学习。然而,由特殊教育专业的老师提供的每周仅仅两个小时的特殊帮助显然是不够的。

芬兰教师协会教育政策部负责人Nina Lahtinen说,包容政策所引起的问题已经有10年了。非常肯定的是,这种政策行不通,目前提供的帮助模式不够有效。自从2011年改革基础教育法以来,教育资金就不足。这不但导致老师花费更多的时间去从事特殊帮助所要求的文字工作,而且那些需要特殊帮助的学生也得不到足够的帮助,因为教育资源不足。同时,那些愿意并且有能力学习的学生也受到了干扰。

也有些教师担心,一些地方政府在执行包容政策的名义下,将那些需要特殊帮助的学生转到普通学校,却没有给予足够的支持,从而大量地缩减了教育经费。

包容政策所带来的问题通常多见于那些教育水平低、就业率低和收入低的地区。但是,在名声好和收入高的地区也会遇到严重的问题。因此,这种问题可以出现在任何学校和班级。一位老师说,那些需要特殊帮助的学生也很痛苦,因为他们得不到合适的帮助,普通学校的环境对他们形成了巨大的压力,从而导致了暴力或自残行为。

针对老师的骚扰主要是起外号,甚至起名为“婊子”。学生之间的骚扰也包括性骚扰,如色情语言、捏屁股、扒裤子等。其他的如扔东西、撕咬、踢打、推搡、阻挡别人通过等也可以见到。这种情况在过去的5年里出现了明显的恶化。捣乱的学生证明了,成人的话可以不听。其他的学生就很容易被带坏。有时候课堂就像马戏团表演一样,乱哄哄的。

一位赫尔辛基的班主任说,包容政策仅仅对那些少量的得到了帮助的学生有效,其他的学生就放任自流了。最好的情况下,这些学生在每周21个课时里有20个课时坐在教室里什么都不干,或者只干自己的事情。不好的情况下,这些学生就会不断地干扰其他学生或老师。

【竞赛报名/项目咨询请加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芬兰儿童肥胖超重令人担忧

下一篇

2023年AP考试已开放报名!部分科目考纲调整需注意

你也可能喜欢

  • 暂无相关文章!

关注热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