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理工科牛校的录取率一直是大家津津乐道的话题。
Reddit上每年都有人问女生是不是更好进工院?
评论区自然是众说纷纭。
有人说,CMU去年男女录取比例差不多在2:1。
有人搬出康奈尔工院去年的录取数据也是2:1左右。
普渡在校生证实,工院男女比例极度失衡,大概男七女三的一个现(惨)状。
有女生大胆开麦:我觉得录取标准是一样的,只是女生申请工院的竞争更小一点。
底下有人反驳,搬出了Common Data Set说,男女申请人数大概在2:1左右,每年工程学院要维持1:1的性别比,所以注定了女生比男生更容易申进工院。
真的是这样吗?
口说无凭,还得靠数据说话。
无聊的我们搬出了U.S.News最佳工程学院排名,找出了前18所顶尖的工科牛校。
翻开他们官网提供的Common Data Set。
▲ 截了一张加州伯克利的录取数据,录取率这块得另外算
找到男生女生的录取数据,开始算录取率。
▲ 我们随手做的录取数据表格
美国大学还没有实诚到,把工院的内部数据展示给我们这些外人看,所以能找到的最完整的录取数据,就属2022-2023 Common Data Set。
也就是说,我们采用了整个学校的录取数据,而且是去年的,因为美国大学只给看这么多。
不过我们承认,这些数据有它的局限性。
举个例子,工院排名第二的斯坦福,虽然它的工院排名第二,理工科是可以跟MIT叫板的程度,但它也是一所综合性大学,人文社科这块也很强,经济、哲学、心理学都是全美第一。
显然,斯坦福不是只录理工科学生,它也会录文科生和艺术生。
实际上,我们计算的18所学校都是综合性大学。哪怕是麻省理工、加州理工、佐治亚理工这样名字里带着「理工」二字的学校也会开设人文社科专业。所以说,这些学校的整体录取率不等于工院录取率。
▲ MIT官网显示,学校开设的人文社科相关专业
但从逻辑上讲,它们的录取性别比有一定参考意义。因为工程学院的男女申请比例肯定是比整个学校的数据更失衡的,假设整体录取数据已经呈现出男女录取率上的差异,那么我们基本可以推测出这样一个结论:
工程学院的录取率差距,只会比整体的录取率呈现的差距更大。
在计算了18所学校的录取率后,我们得出一些有意思的结论:
1、最难进的Top5
男生最难进的
1.加州理工学院(1.86%)*
2.麻省理工学院(3.06%)
3.斯坦福大学(3.34%)
4.哥伦比亚大学(4.39%)
5.康奈尔大学(6.53%)
*注:括号里的是录取率,学校的录取人数除以申请人数
女生最难进的
1.哥伦比亚大学(3.27%)
2.斯坦福大学(4.03%)
3.加州理工学院(4.49%)
4.麻省理工学院(5.55%)
5.约翰霍普金斯大学(6.98%)
整体最难进的
1.加州理工学院(2.69%)
2.斯坦福大学(3.68%)
3.哥伦比亚大学(3.74%)
4.麻省理工学院(3.96%)
5.西北大学(7.21%)
老师说
我们发现18所学校中,绝大多数学校都是男生比女生更难申请。整体录取率显示,只有哥大、JHU、UMich、南加大和德州农工对男生更友好一点。
在最难进的大学中,理工属性强的学校,如MIT、Caltech、CMU和普渡,男女失衡从申请人数上尽数体现了。
MIT男生申请者两万多人,女生申请者一万出头。Caltech有一万多名男生申请,女生只有五千左右。CMU跟MIT申请人数差不多。普渡男生申请四万多人,女生申请者只有两万多人。
这些学校的男女申请人数比例差不多都在2:1,但录取人数都维持在1:1左右,这注定了女生录取率比男生高。
而文理兼修的大学,比如斯坦福、康奈尔、UMich,申请人数没那么失调,男女申请人数都在1:1左右,录取率差距自然不大。
哥大和西北都属于女生申请人数比男生更多的学校,尤其是哥大,女生比男生的申请人数高出一万人,这让哥大荣登女生最难进的大学Top 1。
2、录取率差异较大
更愿意录女生
1.加州理工学院(0.41)*
2.麻省理工学院(0.55)
3.卡内基梅隆大学(0.61)
4.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0.62)
5.佐治亚理工学院(0.63)
*注:这个数据是用男女的录取率相除,越接近1越平等,越远离1录取率差异越大
更愿意录男生
1.哥伦比亚大学(1.34)
2.密歇根大学安纳堡分校(1.32)
3.南加州大学(1.09)
4.约翰霍普金斯大学(1.08)
5.德克萨斯农工大学(1.04)
*注:介于这个数据是整体录取率,工院录取率只会比这更低
录取率相对平等
1.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0.98)
2.西北大学(0.95)
3.德克萨斯农工大学(1.04)
4.约翰霍普金斯大学(1.08)
5.南加州大学(1.09)
老师说
更愿意录女生的学校中排前五的,有四所应证了我们前面所说的:学校理工属性越强,男生申请人数远超女生,所以女生的录取率会比男生高。
那具体高出多少呢?
以排第一第二的MIT和Caltech为例,MIT的男女录取比例在1:1.81,相当于每从男生申请者里录取一人,大约从女生申请者录取两人。Caltech录取率比例在1:2.42,每从男生申请者中录取一人,会从女生申请者中录2.5人左右。
但这两个算比较极端的例子了,其余学校的男女录取性别差异,从数据来看,并没有我们想象得那么大。
剩下一所UCB是属于比较特殊的。它的女生申请人数64000人,比男生高出6000人,但很奇怪的是,学校录女生也多,多录了3800人,看来伯克利在维持1:1的男女性别比上妥妥摆烂了。
不过我们还要提醒大家一句,在“更愿意录男生”的学校一栏,这个数据是有点迷惑性的。毕竟我们用的数据是整体录取率,工院中男生的录取率只会比这更低。没准这些学校的工院还是更愿意录取女生呢?
说白了,作为男生,申请美国大学的工院就很难。而作为国际生的男生,只会难上加难。
3、最想进的Top5
男生最想去的
1.麻省理工学院(88.05%)*
2.斯坦福大学(83.76%)
3.康奈尔大学(67.76%)
4.哥伦比亚大学(65.13%)
5.西北大学(55.87%)
*注:括号里的是入学率,学校的入学人数除以录取人数,也就是实际上拿到Offer的人中,有多少人最后选择去这所学校的百分比
女生最想去的
1.斯坦福大学(83.58%)
2.麻省理工学院(81.95%)
3康奈尔大学(67.38%)
4.哥伦比亚大学(64.47%)
5.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62.87%)
所有人都想去的
1.麻省理工学院(84.97%)
2.斯坦福大学(83.66%)
3.康奈尔大学(67.55%)
4.哥伦比亚大学(64.88%)
5.西北大学(55.16%)
女生较男生更愿意去的
1.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0.58)*
2.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0.91)
3.德克萨斯奥斯汀分校(0.97)
4.南加州大学(0.98)
5.约翰霍普金斯大学(0.99)
*注:这个数据是用男女的入学率相除,越靠近0说明女生较男生的入学意愿越高,越远离1说明男生较女生的入学意愿越高,越靠近1说明男女生入学意愿差不多。
男生较女生更愿意去的
1.加州理工学院(1.21)
2.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1.16)
3.德克萨斯农工大学(1.13)
4.普渡大学(1.10)
5.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1.09)
男女生入学意愿相同
1.康奈尔大学(1.00)
2.斯坦福大学(1.00)
3.约翰霍普金斯大学(0.99)
4.哥伦比亚大学(1.01)
5.西北大学(1.02)
老师说
我们用入学率来代表一所学校录取者的入学意愿。可能有人会说了:如果MIT录我,那我铁定100%去啊,这个入学意愿的算法有问题。
问题是,就连哈佛大学去年的入学率也不是100%,大概在84%左右。入学意愿只能按被录取者中有多少人接过了Offer,最后去到这所学校来算。
在计算了18所学校的入学率,我们发现男生女生最想去的大学都差不多,尤其是男生最想去的学校,跟所有人最想去的学校重合度为100%。
我们还算了哪些工科学校是直男的最爱?看了一下前五名,只能说:某种刻板印象加深了呢...
我们很想知道哪些学校的入学率最低,但感觉太损了,还是不算了。
好奇的小伙伴可以拿我们底下分享的资料包中的数据来算一下(要素察觉)。
一个总结
虽然我们有些小标题写的是“更愿意录取某一性别”,但我们相信美国大学的招生官在录取中没有强烈的性别偏好,只是为了维持学院性别比在1:1,根据收上来的申请材料进行一定的人数调控。
如果哪天女生的申请人数比男生更多了,那么学校也会相应的降低男生的录取门槛。
不管怎样,从数据上来看,男生申请这18所学校是有一定劣势的,更别提申请它们的工院了。
如果你实在想申请顶尖工院,可以考虑冲一冲“更愿意录男生”和“录取率相对平等”那两栏底下的10所学校。
一个彩蛋
有人可能会问了,如果我以「第三性别」来申请美国工程学院,是不是有一定的录取优势?
好家伙。
那我们就满足你的好奇心。
18所学校中有7所提供了第三性别申请者的录取数据,它们分别是哥大、西北、JHU、UCLA、UCB、UCSD和UIUC。
其中有两所学校的第三性别申请者录取率,位于男生和女生之间——比男生容易录,比女生难进。它们分别是UCB和UIUC。
JHU第三性别申请人数特别少,样本可能不具参考性,18人只录6人,跟7.25%的总录取率相差很大,有足足4倍之多。西北大学也是,第三性别申请者只有2人,录了0人,因此数据显示为0。
UCLA对第三性别的申请者没有优待,录取率比男生还低。哥大第三性别者的录取率比男生低,但险胜女生。
只有UCSD和JHU两所学校给第三性别申请者“开了绿灯”,录取率比总录取率高出不少。
所以,别再玩梗说,男孩子最好以第三性别申请美国的工程学院了,这条路还真不一定好走呢。
Reference:
www.usnews.com
commondataset.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