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和专业选校定位应该看中什么?

我个人一直一直一直强调的一点是,选校定位大于文书。方向正确,行走才有意义。

选校定位放宽思路,而不是作茧自缚:

就业市场和家长学生们之间的信息差真的是最大留学选校定位的天然屏障。

在这里没有任何冒犯之意的想谈谈本人最不理解的一种选校定位思路便是:我未来想做营销类的工作,于是我拼死了就要研究生学习营销专业,我甚至牺牲学校排名,例如我哪怕选择南安的营销类专业,我也拒绝曼大的其他沾边专业,只因为我心中有个营销的梦。

这个就是学生的三年模拟五年高考的线性思维。

但凡对于职场有一些了解就知道很多工种对于专业的要求非常宽泛,例如我第一份实习位于营销部门,我同组的兄弟姐们没一个营销专业毕业,A是汉语言文学专业,B是日语专业,我是翻译专业,C是金融专业,大家八仙过海做着自己和营销相关擅长的事情。

再举个例子,我有个学生是学习环境政策相关的专业,目前在一家新能源类公司做营销,因为如今很多营销概念主打绿色环保。以下放一些公司营销类招聘岗位的要求,当真哪家公司死磕Marketing专业了呢?

同类的专业还有HR,管理,甚至金融。我们再拿金融行业举例,我有个认识的朋友本硕自动化,现在中国银行做人力相关的工作;我有个学生港中深的全球研究硕士毕业,现在做证券公司的行业研究工作。我有个学习物理专业的朋友,现在一家金融机构做后台工作。金融是一个岗位极其之多,具备很广泛意义的行业,并不是只有学习金融才能做金融类的工作。

再举个例子,很多人未来的想法是做财务,所以研究生挤破头非得学会计,殊不知四大在招聘的时候对于专业的包容性非常高。说句不好听的,牛逼的学校会计专业毕业不如考个CICPA更加就业好使。

就跟想做雅思老师一个道理,牛剑毕业的在新东方顶多算你头顶光环,但是实际招聘一个没有留学背景的哥们儿雅思8.5照样是食物链顶端。换个选校定位的思路你会开阔很多。千万别钻牛角尖。我们的前途不是自我想当然想出来的,而是根据外界碰撞后的实际反馈。

有的人可能会反驳,说我学个营销专业就是为了学习一个理论框架,这样我以后工作更加得心应手,肯定比不是这个专业的同伴更强。嘿,这还真的未必。

这里有个逻辑的极大纰漏就是,营销这种实践性极强的领域永远都是实战大于纸上谈兵,你哪怕在一个商场做一个月的市场观察都可能比你写一年的营销论文更加受益,况且一年硕士真的很难对某个学科形成很深入的了解。

假如你的背景申请G5和前50排名等众多名校的营销专业不成问题,那么请去圆自己这个心愿;假如你的背景需要放弃学校排名,放弃诸多还最后只是得到一个憋憋屈屈的跟营销挂钩的专业,那么请放宽眼界,衡量利弊,灵活思考问题。

比如营销的本质是一种产品和顾客建立链接的思维方式,这样的思维方式,在就业岗位没有死卡营销这个专业的前提下是不是可以条条大路通罗马?

比如营销工作中的海外商务拓展工作,是不是可以学习跨文化交流专业,那假如排名80多的学校给了你营销专业录取,以及曼大给了你跨文化交流专业录取,你是为啥非要选择前者?

比如营销工作中需要的创意创新能力,你是不是可以学习个文化创意产业专业得以完成?你知道很多学习电影电视专业的学生去做营销公关工作的也不在少数嘛?干嘛,干嘛,干嘛要囚禁自己在一棵树上吊死呢?这里没有任何人叫你放弃理想为了所谓的QS排名。这里只是更加理性的分析,你所热爱的事情是不是必须只能用一种自缚式的悲壮途径才能达成。

但是!划重点。我以上所说的都是一个市场化程度高的职业发展路径。假如你要考公考编,进入国企,那么专业大于学校,因为这个路径需要专业符合目标岗位中要求的特定专业类型。

但是话说回来,悲伤的是,国企的就业,即使你是名校,你是专业特别对口,你也可能进不去,背后的社会关系链条懂得都懂。而且退一万步,现在留学生服务中心有个复核业务,就是把国外的某些专业和国内的专业进行类比,最后认证成国内认可的某个学科。比如曼大的房地产发展管理专业就有学生复核认证成了经济金融类专业。

所以喔,限制住你的并不是别人,而是你自己的认知。

【竞赛报名/项目咨询请加微信:mollywei007】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学校和专业选校定位应该看中什么?
上一篇

到底哪个专业值得读?该优先考虑兴趣和潜力还是大学的排名?

下一篇

Duke大学招生又有新动态!不再对标化成绩和申请文书进行单独评分

你也可能喜欢

  • 暂无相关文章!

关注热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