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大学三一学院Trinity College 哲学写作竞赛第一题解析

本文的主题是桥大学三一学院 (Trinity College) 哲学写作竞赛 (Philosophy Essay Prize) 。今天我们为大家解析本竞赛 2024 赛季的第一题:‘It is impossible to fit values into the world described by natural science.’ Is it?(“将价值观纳入自然科学所描述的世界是不可能的。” 真的是这样吗?)

科学提供“真理”,但不负责提供人生意义

本文是本题解析系列的中篇,解析重点是题目里张力 (Tension) 。

真理和意义之间的张力 (Tension)

2024 年剑桥大学哲学写作竞赛 · 赛题解析 Q1(上篇)中,我们分别解读了题目里的三个要素:

1. the world described by natural science

2. values

3. fit into

今天我们组合这三要素,理解题目到底想问什么。

在通识畅销书《未来简史》中,尤瓦尔·赫拉利说,自然科学负责提供“真理”,负责回答“是不是”的问题,宗教负责提供“意义”,负责回答“该不该”的问题。

自然科学的世界是价值中立的,它只问“是什么”,不问"应该什么"。一块石头从山上滚下砸死一个人,从物理学角度看,这只是质量、速度等因素导致的结果,与“善恶”无关。

但是,人类社会无法回避价值问题。我们时刻都在做道德选择,判定这个行为是“应当”,那个行为是“不应当”。这些评判无法简化为物理事实,它们源自人性、文化、信仰等多个主观因素(的组合)。

综上,本题想问的是,人类的主观价值判断,似乎无法融入到自然科学所描述的客观物质世界。真的是这样吗?

或者,事实与价值(客观与主观)之间是否存在巨大的难以压制的张力?

为什么张力这么大?

本题的问法偏悲观。出题人没有问 Is it possible to fit values into the world described by natural science?

相反,出题人的问法是,It is IMPOSSIBLE to fit values into the world described by natural science.’ Is it?

为什么 fitting values into world described by natural science 让出题人感受到了巨大的难度?我们来跟随几个例子(和它们的细节),建立对这种难度(或张力)的直觉。

1. 科学能告诉我们食物的营养成分和卡路里,但无法回答什么食物更“美味”。因为美味是主观感受,带有个人偏好和文化差异,不能用客观指标衡量。在山丘的办公室里,觉得螺蛳粉美味的和讨厌螺蛳粉味道的同事,基本是五五开。

在这个例子中,张力的一种体现可以是试图把“美味”这个主观价值判断,硬塞进食物营养成分和卡路里等客观科学指标中。好像只要测出食物的各项指标,就能得出美味与否的结论。

2. 生物学能解释人类繁衍后代的机制,但不能证明我们“应该”生孩子。成为父母是个人生活选择,不能用进化理论做标准答案。

在这个例子中,张力的一种体现可以是尝试把“应该生孩子”这种价值观念,挤进生物学关于人类繁衍后代的客观描述中。好像从进化论和遗传学机制,就能推导出「是个人就必须生育后代」的结论。这种做法忽视了生育选择作为个人生活方式的自主性。

3. 医学(建立在自然科学基础上的学科)能延长人的寿命,但不能告诉我们怎样活着更有“意义”。意义来自主观体验和价值观,非客观事实所能涵盖。

在这个例子中,张力的一种体现可以是意图将“怎样活着有意义”这个主观价值追求,塞进医学关于延长寿命的客观研究中。好像只要医学技术让人长寿,就等于让人活得有意义了。有这种意图的人忘记了,意义来自主观体验和价值观。

休谟观察到的张力

许多哲学家认为,主客二分是无法消除的。休谟就提出了"休谟问题",他指出我们无法从客观事实直接推导出主观价值。

科学提供“真理”,但不负责提供人生意义

具体来说,休谟就有可能与 William Paley 展开这样的学术对话 (Academic Discourse) 。

科学提供“真理”,但不负责提供人生意义

在《自然神学》中,英国哲学家 William Paley 中提出了一个有名的论证,试图从自然界的秩序和设计推导出上帝存在和人类道德义务。他的论证就犯了休谟所说的“从是到应当”的逻辑错误 (is-ought problem) 。

Paley 的论证大致如下:

1. 世界就像一个精心设计的手表,其复杂性和秩序性不可能偶然产生。

2. 手表必然有一个智慧的设计者。

3. 同理,自然界的秩序和设计必然来自一个全知全能的创造者,即上帝。

4. 上帝创造了万物,赋予它们特定的功能和目的。

5. 人类也是被上帝创造的,所以人有义务按照上帝的旨意和设计来生活,这就是道德的基础。

在 Paley 的逻辑链中,他先是用类比推理论证了上帝的存在,这部分属于形而上学和自然神学的内容,且存在 false analogy 的嫌疑,但论证本身并不涉及道德命题。

但紧接着,Paley就断言人有义务服从上帝的旨意,过有德行的生活。这就犯了休谟所指出的错误,即从“是”突然跳跃到“应当”,而没有解释清楚二者间逻辑关系。

按照休谟的观点,即使上帝存在,人类也未必必然就有道德义务。“上帝存在”是一个事实判断,“人应当服从上帝”是一个价值判断,二者在逻辑上是不同类型的命题。Paley 没有论证这一跳跃的合理性,而是把它当作不证自明的前提,这就是典型的“从是到应当”的错误。

比赛投稿指南

👉参赛限制:Year 12 或 Lower 6th (也就是 G11)

👉字数要求:2,000 词以内

👉截稿日期:英国当地时间2024 年5 月 31日,中午 12:00 前

👉奖项设置:

一等奖奖励£600 给学生与参加的学校。(学校的奖金将以图书代金券的形式颁发)

二等奖奖励 £400 给学生与参加的学校。(学校的奖金将以图书代金券的形式颁发)

【竞赛报名/项目咨询请加微信:mollywei007】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剑桥大学三一学院Trinity College 哲学写作竞赛第一题解析
上一篇

2024年英国毕业生就业市场报告发布

下一篇

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项目详解

你也可能喜欢

  • 暂无相关文章!

关注热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