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学生申请G5大学的人数越来越多,申请的难度也随之提高,社交平台上甚至有4A*无缘G5的个例分享。
从G5大学近年来发布的录取报告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大量学生提交了远超最低申请要求的成绩,门槛越卷越高。
录取G5的学生都是什么背景?今天的内容,我们整合G5大学热门专业的录取数据,为大家提供科学的规划建议和策略。
G5申请:仅满足申请要求是不够的
据牛津大学最新发布的《2023cycle录取报告》,在申请者中,有21.3%的同学提交了A*A*A*及以上的成绩,这远超牛津官网的最低申请要求。
观察offer holders的成绩,41.9%的同学提交了A*A*A*及以上的成绩,而19.5%的同学提交了A*A*A。在最终被录取的学生中,有超过47%的同学递交了3A*及以上的成绩。
剑桥大学同样也是,最终录取者中,有94.4% (97.9%) 的学生A-level成绩达到A*AA或以上。
可见,许多学生在申请阶段关注的官网申请要求只是最低门槛。申请要求的成绩和最终实际录取者的成绩分布可能存在很大差异,仅仅满足官网的最低要求是不够的。
中国学生 VS 整体学生
作为英本最大海外生源地,中国学生在申请英国本科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不对等情况”。譬如一些对于英国本土学生来说是“热门”且“高录取率”的专业,但在中国学生申请时却是“高难”的。
本文中,我们选取大家申请牛剑G5时的热门专业,并对比同一成绩下中国学生与整体学生的录取率差异。
牛津大学
剑桥大学
帝国理工学院(IC)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
伦敦大学学院(UCL)
从上述录取盘点中可见,大部分专业中国学生在申请时成绩会更“卷”。比如牛津大学的五个热门专业中,计算机科学、数学与计算机等“卷王”专业2A*及1A*的录取率仅为0。
中国学生高分才能申请的专业,本土学生可能低分就能录,这与英国大学本科的“Contextual Admission”政策有关,英国本土学生和国际学生在申请英国大学时,并不在同一个“池子”里竞争——学校有自己的本土学生及国际生招生比例和标准。
*Contextual Admission 仅面向来自英国的申请者,持有大陆护照的中国学生并不是该政策的照顾对象。
这也是我们在申请规划前期需要特别关注中国学生申录数据与成绩占比的原因,关注自己的竞争池才能针对性提高自我竞争力。此外,也有部分专业中国学生的竞争力甚至高于整体学生,比如剑桥和IC的数学专业,牛津的工程专业等。
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了解申录数据是认识竞争态势的第一步,也是我们在规划时的科学参考。洞悉数据的下一步,是做更科学的规划、走更有效的申请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