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C经济竞赛DR组全球第二全国第一经验分享

我的4名学生如何拿到了NEC经济竞赛DR组全球第二,全国第一?

NEC竞赛故事

DR组全国第一,全球第二

我是W,Archie,北京机构的一名AP经济学老师,NEC竞赛老师。2024 AP大考我一共带出了152枚AP 5分,5分学员104位。今年我所带的一支NEC DR队伍在全球战中拿下了全国第一,全球第二的成绩。这是我2024-2025的个人战绩。以上是我的个人介绍,但今天这篇文章的主角是一支NEC DR全国第一的队伍,也是4位性格迥异但都对经济学充满热情的小朋友。

比较难得的是,这一支队伍的4个学生都是我一点一点带出来的学生。这和一支获奖队伍只有一个学生是我自己带的感觉不一样,所以这份成绩在我看来,更有重量。这支队伍的名字叫Archie’s Army(中文或许可译为琦家军?),我很荣幸孩子们愿意用我的名字命名,最终也带着我的名字走到全球赛,并且拿下大奖,让幕后的我也有了上场的参与感。

🏆🏆🏆

简单介绍一下NEC

这是美国举办的申请经济专业方向的必打经济学国际竞赛,和AP,IB,ALevel课程体系重合率极高,参加NEC竞赛对国际课程体系的校内经济学成绩和大考成绩提升不止一点半点。NEC竞赛分了三个组别,pre组,DR组,AS组,难度依次增加。我建议如果有计划要打,10年级从DR打起,11年级进阶AS。

⭐NEC的整体评分,两部分最重要:

一个是贯穿预选,全国,全球三站的考试类型,Qualifying Test(QT),经济学测评,也就是答题,答题考试分为微观,宏观,国际经济学三大部分;

另一个在全国和全球比较重要的,Critical Thinking(CT),论文答辩,需要对给出的题目从经济学原理角度出发剖析并做演讲展示。

如果能到最后的角逐,团队4人现场进行限时作答,这个环节叫做Quiz Bowl,通过最终得分决定胜负。

最终他们在全球战以QT,CT总分前四的成绩进入中国队内部比拼,在Quiz Bowl环节拿下中国队第一。全球战中,只有中美两国的第一有资格进行最终的角逐,最后在和美国队争夺全球第一的Quiz Bowl中惜败,最终拿下全球第二的成绩。

今天这个获奖故事,我和他们4个一起讲。

在他们得奖之后,我也开始复盘思考,他们是以拿全球大奖为目标开始比赛的吗,或者我最开始是否完全预期到了呢?

是也不是。说“是”,是因为他们几个拿奖晋级在我看来是一定的,也是他们几个一定可以做到的。他们在刚刚组队拉微信群的时候,名字就叫Archie's NEC Champs, 几个人最开始就是奔着争冠军努力的。说“不是”,是因为晋级全球站之后,更多的是感受,体验和学习,能否拿奖尽力而为。

可以看出来从中国站晋级全球战,队长拿下唯一宏微观双满分名人堂的喜极而泣,到全球战站在终级PK台上,最后拿到奖项的淡然。这种心态上的转变也说明了NEC对于他们来说不仅是一个奖项,更是一段珍贵的成长回忆,也为他们未来大学的经济学专业学习铺路。

队伍成员介绍

⭐Edwin:我在团队中担任队长。我的主要作用是协调各个部分的进度,提醒队员完成任务,确保全队在节奏上保持一致,并在关键时刻凝聚队伍的力量。

⭐Arthur:“说话的”。其实我的口语成绩在队内算不上最好的,但我的队友有些社恐,所以很多跟外国人问路、交流的活都交给了我,在最后的quiz bowl环节我还担任了speaker这一角色,负责将队伍的最终答案告知考官。我想这也能再次体现队内分工的作用:队长的脑子最快、经济学知识最扎实,他是我们和其他队伍拉开差距的核心;队友计算功底扎实,在队长列出式子的下一秒就能算出答案……这种配合也源于我们平时养成的默契。

⭐Linda:我主要负责PPT制作。我比较擅长模型绘制,对PPT排版功能也比较了解。所以在论文展示环节,队友都十分信任我,让我来完成PPT制作。

⭐Sandy:我在团队中的定位是“地表最强后勤”。全国站和全球站分别在中国长沙和美国亚特兰大,所以行程需要提前规划好。两次出行中,我负责订机票和酒店,提醒大家出行必带的材料和证件,点外卖,打车等。

1. 用一个关键词概括,为什么最终拿下这么棒的成绩?

⭐Edwin(队长):我会选择“专业”。我们四个人在经济学知识储备上基础很扎实,无论是理论学习还是实际分析能力都相对突出。不仅对AP宏微观经济内容掌握牢固,数据分析和逻辑推理能力也比较强,面对复杂案例时能够迅速找到切入点,并提出具有可行性的解决方案。

⭐Arthur:友谊。原本我想选择团结,但我后来我觉得还是更具体一点好,团结可能源于目标共识,但友谊则扎根于彼此的理解与信任。NEC这场竞赛的特殊性在于,它并非短期冲刺型挑战:从区域赛到中国站再到全球赛,战线横跨近半年,不仅考察经济学理论功底,还涵盖案例分析、学术演讲等多元能力。这就意味着队友间要足够团结,要拥有解决多种问题的配合,要怀有一起面对挑战的决心。而想找到够团结、值得信赖的队友,朋友是最好的选择……我们首先是朋友,然后才是队友,在竞赛前我们就对彼此知根知底,我们了解对方的能力、性格,甚至有处理矛盾和争吵的经验。我认为这才是优胜的核心。

⭐Linda:如果用一个词概括,那于我而言“信任”是最准确的。“Archie’s Army”从初级站到全球站始终都是我们“5”个人(Archie老师精神上与我们同在),我们的目标始终是“走的远一些”。虽说在这期间大大小小的摩擦不在少数,我们经历过腾讯会议“吵架”吵到凌晨两点,经历过临时推翻论文结构7天完成一篇新的报告;当然,我们也曾一起品尝过长沙的臭豆腐和亚特兰大三百多刀的韩式烤肉…… 几个月的磨合让我们坚定的相信彼此,这也为我们Quiz Bowl取得中国DR第一的好成绩埋下了伏笔。

⭐Sandy:如果用一个词概括原因,那一定是“团魂”。我对于这个词的解读,不止是简单的合作,更是责任,是信任,是相将和相惜。先来谈一谈责任吧。NEC四人一组的参赛模式,不能总想着找人抱大腿,而是应该想着多承担一些队伍里担子。我们四个人都确保自己经济学知识扎实,不给退伍拖后腿,这是作为队友应尽的责任。接着来说一说信任。在整个参赛过程中,每项任务都有分工。比如说全国站的论文展示CT部分,我们需要合作写一篇论文,并完成一次演讲。信任也适于确信队友能扛起责任,在面对突发状况时,有“这个问题他擅长,交给他处理吧”的本能反应,这是“相信能力”;在遇到不会的题的时候,我们会把题截图下来发在群里,相信队友会为自己解答,这是“相信人心”。最后再来说一说我觉得最最最重要的相将和相惜。团队合作是相互成就的过程,我们会为对方的成就感到开心和自豪。全国站闭幕式的时候,听到我们的队长拿了全国宏微观双名人堂,我甚至比他自己还激动(我快哭了,他却没事)。

⭐经济W老师:在我眼里,他们拿奖是必然。最开始我把4位同学凑在一起也是因为几个人的经济学知识学习很扎实,性格很相似,学习态度也都很认真。组队切忌有找学霸抱大腿的想法,成功往往源于每个人都愿意付出而不是索取。作为他们4个的一对一老师,我了解每个人的学习习惯以及“组队人品”,我也愿意为他们做背书。所以在找老师帮助组队的时候,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在个人学习阶段做好自己,认真踏实。所以除了这几个孩子对经济学都特别有热情,课上的吸收理解,课下的复习巩固,以及最后的AP大考都非常的优秀以外,四个孩子都非常有责任感,一眼看上去就特别“靠谱儿”,这也是为什么我会把他们凑到了一起。当4个人决定一起打NEC开始,组别选择,队名等等就都是他们自己决定了。

2. 取得这么好的成绩,在NEC备赛过程有哪些窍门么?有哪些坑需要避免?

⭐Edwin(队长):在备赛过程中,我们总结出的关键的窍门是提前备赛。我们并不是临近比赛才开始投入,而是提前制定计划、分配任务、持续学习。早在NEC开始前,我们就把知识功底打牢了。这样在正式比赛期间,大家能够专注于深入分析而不是考前突击补课。

⭐Arthur:NEC成也组队,败也组队。社交媒体上的履历是可以包装的,一份被包装过的履历往往只展示每个人想展示出来的优点,无论是能力上还是性格上。所以在社交上请求队友组队时,仅靠对方给你的介绍是很难客观、全面评断对方是否和自己契合。千万不要抱有侥幸心理,觉得只是随便试试,进了全国站再说。实际上初级站晋级中国站的机会相当大,希望大家能把握好机会,不要等晋级中国站后再后悔于自己没好好挑选队友。

⭐Linda:多刷题、多做题。“成功不是偶然的,而是无数次努力的积累”这句话可以说是完美诠释了我们NEC的“通关之路”。NEC的出题形式和语言都比AP更加灵活自由,所以刷题成为了我们在全球站、中国站杀出重围的秘籍。为了确保我们并没有遗漏任何知识点,我们4个人都完整刷完了初级站、全国站、全球站Bloom上提供的DR和AS的Test Bank,并针对错题查缺补漏,反复夯实知识点以确保自己足以应对正式考试上的大多数题目。不过,一个人的优秀不足以代表整个团队,我们也常说“桶能盛多少水,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板。”组队可以说是一切的前提,只有大家水平相当、性格相融,才能真正的避免“抱大腿”问题的出现。 在此再次感谢W老师的介绍让我们认识了彼此,为我们提供了之后一起打竞赛的机遇。

⭐Sandy:备赛过程中,我们的窍门就是“放长线,钓大鱼”。去年九月份,我们就在Archie的帮助下完成了组队。初级站前,我们四个分别通过机构的NEC一对一课程补竞赛知识点。拿到了初级站的团队金后,我们在备考AP的过程中也持续保温复习,一直到全国和全球站,这是我们把所有知识点都得心应手掌握的关键。

如果是竞赛避坑,观察周围的同学,我觉得最大的坑也是出现在一开始的组队过程。很多人为了拿到好的奖项,去一些平台(e.g., 小红书)上发帖找所谓“优秀的”队友。虽说可能真找到“高手”,但是团队之间毫无默契,根本不了解彼此,这对于后续的活动是很致命的。

⭐经济W老师:4位同学总结得很全面,也很发自肺腑。我来总结一下,第一点就是提前开始,最好在暑假补充好知识点给未来的NEC备考打好提前量。如果没有学过AP经济学,则在暑假至少学完一门;如果已经考过一门AP经济学,则可以在暑假直接通过NEC竞赛的学习把知识点学完,NEC和AP一石二鸟,事半功倍。第二点就是不能有队友拉后腿,摆烂,蹭成绩,4个人必须为拿奖全力付出。

3. 参加NEC竞赛对自己学习的帮助是什么?比如经济学功底或其他能力的提升?

⭐Edwin:这次参赛经历帮助我进一步提升了对经济学的理解。通过对真实经济案例的研究,不仅加深了对经济学理论的理解,也提升了在校经济课程,社团中的表现。

⭐Arthur:首先是学科基础知识吧,DR组别会涵盖AP宏微观的所有知识点,备赛对于复习AP知识也是有帮助的。此外就是案例分析、小组论文的环节,算是提前习惯大学课堂的一些环节了。

⭐Linda:NEC在宏观和微观上难度都是超过AP的,微观部分,NEC的知识点范围更广,对于思维深度的要求高;宏观部分,NEC对于学生融会贯通能力的要求更为强烈,更要求理解理论本质和时代背景,而非简单记住结论。总的来讲,虽说在出题风格上NEC与AP略有不同,但在习惯了NEC的题目难度之后,AP宏微观的很多难题做起来也变得更加轻松了。

⭐Sandy:参加这个竞赛给我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对于经济学的理解更加系统了。Archie给我们补充了很多NEC中AP考纲之外的知识点,这些知识点都和AP考纲里的内容相互勾连。比如说,我之前只知道凯恩斯总供给曲线长什么样子,却不知道是怎么推导出来的。记得很清楚,为了讲这个曲线的形成,Archie在课上画了四个大图,从原理推导。此外,我的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都有明显的进步。

我的4名学生如何拿到了NEC经济竞赛DR组全球第二,全国第一?

👆经济学史补充笔记

⭐经济W老师:NEC很多题目都很简短,题目信息越少自己要脑补和推理的东西就越多,所以这是经济竞赛的难点。那么在NEC备考阶段对于经济学知识理解就必须达到一定广度和深度才行,这也是为什么NEC对于AP两门经济学的帮助特别大,AP的出题语言非常严谨全面,做起来非常的舒服。

4. 在NEC的备赛过程中W老师都提供了哪些重要帮助呢?

⭐Edwin:备赛过程中,Archie老师对我们的帮助集中在去年12月的初级站之前,很多NEC题目涉及到的经济学内容超出了AP宏微观的范围,老师系统地为我们补充了这些知识盲区,帮助我们理清思路,完善分析。

⭐Arthur:专业知识方面不必多提(不然我们也不会坚定选择W老师了)。我们几个从AP课程阶段就是W老师的学生,作为不同学校的学生我们是经过W老师的课程才认识并成为朋友的,在队友三缺一时也是W老师为我们推荐了优秀的Linda同学。W老师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好的平台。

⭐Linda:我们团队的名字就叫“Archie’s Army”由此也可以感受到W老师在我们团队中举足轻重。毫不夸张地来讲,如果将我们这只队伍比做一个人,那W老师就是心脏。首先,我们四个就是W老师介绍认识的。作为我们四个共同的老师,他甚至比我们自己更加了解我们的实力,就相当于为我们做了“公证”,这也就免去大家履历造假的可能性,使大家都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背赛当中,不必为其他的事情分心。

其次,W老师独特的授课风格与扎实的专业基础,为我们提供了坚实的后盾。在初级站背赛期间,W老师就已经将NEC超出AP的部分完整的帮助我们补齐了。虽说之前于我而言,初次接触没学过的经济模型时是有一定的吸收难度的,但在第一遍理解之后,做起题来就变得得心应手了。我可以说,在初级赛前,W老师就已经将Quiz Bowl最终大战的很多知识点补齐给我们,这也是我们在之后的QT(笔试环节)如此顺利的重要原因之一。

⭐Sandy:我们四个人都是从10年级开始就和Archie学习AP经济了,这也是我们第一次接触这门学科。去年也是Archie把我们四个人凑在了一起,组建了现在的Archie’s Army队伍。之后他给我们补竞赛知识点,带我们刷题,给论文的修改建议,听演讲的彩排,给予鼓励和支持...... 可以说,Archie见证了我们从经济小白到全国第一、全球第二的成长的每一步。更重要的是,也是 Archie 点燃了我们深入探索经济学的兴趣,让我们始终充满动力,从未觉得枯燥无味。

NEC队伍参观美联储

⭐经济W老师:感谢四位同学的溢美之词。作为老师肯定是要尽我的全部努力帮助大家,不论是经济知识点学习,还是小组讨论的任务分配和论文方向。我也很开心大家能因为我对经济学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是我工作中最有成就感的一刻。

5. 给明年要参加NEC的同学一条备考建议

⭐Edwin:想对要参加NEC的同学建议提前准备、找好队友。一支好的队伍不仅需要专业能力,更需要沟通顺畅、目标一致、互相支持。

⭐Arthur:可以提前准备了,不只是知识和赛程方面,更是针对队友的挑选。

⭐Linda:建议同学们在开赛之前做好充足的准备。最好能在暑假就完成AP宏观、微观的学习,以为之后刷题、练习留下足够的时间。

⭐Sandy:给大家的第一条建议,就是跟W老师学经济。在我眼里,Archie是一位经济学“百科全书”,也是教学经验丰富又极其负责的老师。跟机构王哥学经济,准没错儿(说不定他还能帮你找到合适的队友)。第二,找队友最好从身边的同学找起,实在没有办法了再去平台上发帖找。

⭐经济W老师:

简单给想要参加#NEC的同学们做一个时间上的规划。

👉九月开学10年级的同学:暑假学习AP微观经济学或宏观经济学的一门,秋季学习另一门,在第一年报考DR组别。

👉九月开学11/12年级的同学:大概率大家在已经学完并且参加一门AP经济学的考试了。那么建议在暑假直接开始NEC的内容学习,秋季准备应对12月的NEC初级站,寒假大量练习AP题目准备5月大考。11,12年级同学首选AS组别,当然如果想要稳拿全球奖,也可以选择DR组别。

【竞赛报名/项目咨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IGCSE新生家长看过来!数学0580/0606/0607怎么选?难度如何?

下一篇

香港身份到底要搭什么课程才是升学的最优解?

你也可能喜欢

  • 暂无相关文章!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