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目标英美顶尖名校、尤其是想在 STEM(科学、技术、工程、数学)或商科领域深耕的中学生来说,一场兼具 “国际认可度” 与 “交叉学科实践” 的竞赛,往往能成为申请简历中的亮眼加分项。今天就给大家分享一下康莱德赛事规则、时间节点与备赛方向。
康莱德竞赛为什么值得参加?
1. 国际认可度拉满,名校申请直接加分
顶级机构合作支持:赛事与 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戴尔科技、MITRE Corporation(非营利性科研机构)深度合作,不仅能为参赛学生提供行业前沿资源,更让赛事成果在学术与产业界都具备公信力;
藤校夏校 “敲门砖”:全球顶尖夏校 MIT-RSI(麻省理工学院研究科学研究所)将康莱德竞赛列为录取重要依据,若能在赛事中获奖,将大幅提升进入 MIT-RSI 的概率,而 MIT-RSI 本身就是藤校本科录取的 “黄金跳板”;
升学平台官方推荐:美国权威升学资讯网站 College Vine 将其列为 “最能提升学术背景的三大活动之一”,获奖经历可直接写入 Common App(通用申请系统)及 UC(加州大学系统)的奖项列表 ——从官网公开数据来看,往届获奖者多被哈佛、耶鲁、斯坦福等藤校及美本 Top30 院校录取。
2. 适配交叉学科申请趋势
赛事要求学生从 “航空与航天、互联网科技与安全、能源与环境、健康与营养、水和可持续发展”5 大 STEM 领域中选择课题,同时需完成 “商业计划、创新产品 / 服务设计”,相当于把 “技术研发” 与 “商业落地” 结合,既考验理工科思维,又锻炼市场分析、成本控制等商科能力;
无论是申请计算机科学、环境工程等 STEM 专业,还是金融、市场营销等商科专业,甚至是当下热门的 “科技创业”“可持续发展” 等交叉学科,康莱德的参赛经历都能体现学生的综合素养。
3. 竞争压力适中,早参赛优势更大
相较于沃顿商赛、ISEF 等参赛人数庞大的赛事,康莱德目前仍处于 “高含金量但竞争相对温和” 的阶段。尤其是对 7-11 年级的学生来说,尽早参与不仅能积累项目经验,更有机会在赛事中脱颖而出 —— 毕竟,一份 “完成度高的科创商业项目” 远比 “泛泛而谈的活动经历” 更能打动招生官
康莱德竞赛新赛季安排
1、时间安排
2025-2026 赛季康莱德竞赛分为 “中国站初选 - 中国站决选 - 全球总决选” 三个阶段,核心时间如下(需注意中国站与全球总决选的时间衔接):
2. 报名费用与渠道:明确成本,轻松注册
费用标准:
中国站初选:980 元 / 人
中国站决选:3280 元 / 人(仅入围初选的团队需缴纳)
报名网址:登录康莱德中国官网,按照页面指引完成团队注册、信息填写与费用缴纳即可。建议由指导老师或家长协助检查信息,避免因填写错误影响参赛资格。
3. 参赛基本要求:年龄、组队、选题无门槛,康莱德的参赛门槛相对灵活,适合不同背景的学生组队参与
年龄与学段:面向全球 13-18 岁中学生,分为初中组(通常为 7-9 年级)和高中组(10-12 年级),无国籍限制;
组队规则:每队 2-5 人(官方建议 4-5 人,便于分工),可跨校、跨国组队 —— 比如国内学生可与海外校友组队,或不同学校的兴趣伙伴联合参赛;
选题方向:必须从 5 大创新领域中选择 1 个方向(不可跨领域选题),需聚焦 “现实问题解决”,比如 “如何利用 AI 优化水资源分配”“低成本航天器零部件设计” 等,强调项目的实用性与创新性。
康莱德竞赛参赛全流程
康莱德竞赛的核心是 “项目落地”,从初选材料准备到最终答辩,每一步都需围绕 “技术可行 + 商业价值” 展开。
1. 初选材料:4 类核心文件,决定能否晋级
初选是赛事的 “第一关”,需提交 4 类材料,每类材料的侧重点不同:
创新画布:简洁呈现项目核心 —— 包括目标问题、解决方案(技术亮点)、目标用户、市场规模、盈利模式等,相当于项目的 “浓缩版蓝图”;
创新简述:1000 字左右的文字说明,详细阐述项目的背景、技术原理、实施步骤、预期效果,需逻辑清晰、数据支撑充分(比如市场规模可引用权威机构报告);
创新演示视频:3-5 分钟的短视频,直观展示项目的产品原型(或设计方案)、使用场景,建议加入团队介绍,体现成员分工与专业性;
产品介绍网页:用网页形式呈现项目全貌,可嵌入视频、图片、文字,重点突出 “用户体验” 与 “商业潜力”,官网提供模板参考,也可自主设计。
2. 评审标准:5 大维度定分数,提前对标准备
技术创新:项目是否有独特的技术突破?是否比现有解决方案更高效、低成本?
技术实用:技术方案是否可落地?是否有明确的实施路径
市场反响:目标市场是否清晰?用户需求是否真实存在?是否有初步的市场验证
成本与融资:项目的成本结构是否合理?是否有可行的融资方案
团队创意与专业性:团队分工是否明确?成员是否具备相关知识储备(如理工科学生负责技术,商科学生负责市场)
3. 晋级路径:中国站决选→全球总决选
入围团队需参加线下峰会,通过 “项目展示 + 现场答辩” 竞争晋级资格,评委多为行业专家、高校教授,答辩重点是 “项目的可行性与优化空间”
全球总决选:中国站优胜团队将前往美国休斯顿参赛,与全球数十个国家的团队同台竞技,除答辩外,还会有项目路演、行业交流等环节,是拓展国际视野的绝佳机会。
机构康莱德竞赛辅导
机构康莱德创新挑战赛辅导计划,面向13-18岁,有志冲藤、具有创新思维的青少年,提供商业计划、科技创新等领域的专业指导,目标冲奖
1、课程设置
初选站:学术核心课(30h)+答疑特训课(4h)
决选站:冲刺优化课(8h)
此外,在初选站赛前还开设了16h的基础能力通识课;进入决选站的学员,可以将其项目成果将转化为符合CREST Awards铜奖标准的科研报告,提高名校录取率。
2、课程优势
个性化培养:根据学生基础针对性指导,课前中后实时答疑
结果有保障:成果可最大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