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John Locke经济学写作思路分析!

被誉为冲藤必备的John Locke写作竞赛已经放题,在之前的文章中,我们为大家分享了以下破题指南:

✅2025John Locke心理学破题指南 || 剑桥导师带你轻松应战!

✅2025John Locke政治学破题指南 || 政治家都有两幅面孔?

✅2025John Locke哲学破题指南 ||拆解跨物种与战争伦理难题!

今天,我们又带来了经济学板块的解题思路

面对John Locke经济学赛题中的复杂思辨,学生常陷入以下困局:

  • 理论双刃性使利弊权衡失焦,如"看不见的手"与"市场失灵"的对冲
  • 效率vs公平的伦理尺度难以精准锚定,如利润驱动与公共福利的冲突
  • 政策实效与理论推演的断层,如税收改革对教育流动性的影响路径

别担心,机构JL写作营经济学话题的Amy老师,带来3个问题的破题分析,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更高效地开拓写作思路!

Amy老师

芝加哥大学主经济、心理双学位,连续3年获选院长嘉奖,最高荣誉(Summa Cum Laude)毕业。曾于纽约埃森哲公司担任战略高级分析师,现任香港一创业公司海外战略分析专家,加速内地企业出海。去年写作营Econ Track的老师,有着扎实的经济学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商业实践经验,心理学的背景也让她更为熟悉教学工作。

Q1

What kinds of behaviour are engendered by the hope of profit? Is such behaviour better or worse, on balance, than the behaviour we should expect if all enterprises were owned by charities or governments?

对利润的渴望会引发什么样的行为?总的来说,这种行为比我们在所有企业都归慈善机构或政府所有时所期望的行为更好还是更糟?

当你看到这个问题时,你会想到什么呢?根据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理论,市场中各个个体追求自身利益时,往往能无形地推动资源的最优配置。就像我们每天用的手机和互联网,就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进步的结果。这些企业通过追求利润推动社会的发展。

然而,利润驱动的行为也并非没有问题。约瑟夫·斯蒂格利茨提出的“市场失灵”理论警告我们,市场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无法有效地分配资源,尤其是在环境保护、公共卫生等领域。

为了降低成本或提高利润,一些企业可能会牺牲环境、忽视劳动者权益,甚至采取不道德的手段。比如,在追求短期盈利时,一些企业可能忽视可持续发展的责任,导致环境污染或加剧贫富差距。这样做可能会让某些群体受益,但也可能会造成资源的不公平分配,影响社会的长期发展。

那如果所有的企业都是由非盈利组织或政府来经营呢?这些组织更注重社会公益和公平,像是提供更平等的教育、医疗服务等,力求通过公平的资源分配让更多人受益。可是,非盈利组织可能面临效率低下的问题,因为没有了盈利的动力,决策可能不那么灵活,难以快速应对市场需求的变化。

从整体来看,利润驱动的市场和非盈利驱动的系统各有优缺点。那么,在不同情况下,哪种方式会更合适呢?例如,对于一个更重视效率和创新的社会,或是一个更注重公平和福利的社会,这两种方式分别会有什么表现?

Q2

What will be the effect on socio-economic mobility of the UK government's plan to impose value added tax on school fees?

英国政府对学费征收增值税的计划将对社会经济流动性产生什么影响?

当我们看到英国政府计划对私立学校学费征收增值税时,首先可能想到的是,这一政策会如何影响富裕家庭与低收入家庭的教育选择。

富裕家庭可能不受影响,因为他们依然能负担私立学费,而中低收入家庭则可能因此无法继续选择私立教育,转而选择公立学校。在这一层面上,这项政策可能加剧教育不平等,使得私立教育变得更加排他,仅为富裕家庭服务,而贫困家庭的孩子将更难获得优质教育。

问题并不止于此——它可能引发更复杂的社会经济流动性问题。法国经济学家皮凯蒂在《资本论》中指出,财富不平等是社会经济流动性下降的关键因素。如果富裕家庭能继续选择私立教育,而低收入家庭只能依赖公立教育,阶层差距可能加剧,影响未来几代人的流动性。

核心问题是:公立学校能否承载更多学生并保持教育质量?如果资源有限,教育质量可能会受损,导致低收入家庭的孩子失去进入高薪职位的机会,从而限制社会流动性。

另一方面,政府的增值税收入可以用于改善公立学校的基础设施、师资力量等。如果这些资金能有效提升公立教育质量,可能为低收入家庭的孩子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推动社会经济流动性。

这引发了更深的思考——教育机会是否因此变得更加公平?如果政府能高效利用税收资金进行教育改革,或许能实现更加公平的资源分配,确保每个孩子都有平等的机会去改变命运。因此,这项政策的真正影响,不能仅凭增值税的增加来衡量,而应从政府如何利用这些资金的效率和公平性进行评判。

最终,回到最初的问题,政府是否能通过合理的资源分配和教育改革,确保增值税政策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流动性?如果不能,是否会加剧社会不平等,进一步固化贫富差距?

Q3

Should Oxford lower its admissions standards for the sons and daughters of generous benefactors?

牛津大学是否应该降低对慷慨捐助者子女的录取标准?

对于很多人来说,牛津大学作为世界顶尖学府,素来以严格的学术标准和入学选拔程序为基础。

然而,近年来,随着捐赠者的涌现,尤其是一些捐赠金额庞大的富裕家庭,牛津是否应在录取时对捐赠者的子女给予优待?在捐款能够为学校带来丰厚资金支持的背景下,降低录取标准是不是合理的选择?

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强调市场中的“自愿交换”原则——如果捐赠者提供资源,牛津自然会做出回应。但这种“交换”是否能平衡学术声誉和公平性,是我们需要探讨的核心问题。

资金无疑能帮助学校改善基础设施、扩大奖学金、推动学术研究等,但如果捐赠者的子女因捐款获得优先录取,这是否意味着学校在践行其核心理念——学术公正和公平竞争时,出现了偏差?

在美国,类似情况也曾引发广泛讨论。比如,哈佛大学因“捐赠者子女优先”政策受到公众质疑。2019年,美国法院裁定哈佛大学的录取政策不应偏向捐赠者子女,因为这可能破坏社会公平,尤其是在种族、性别和阶层背景下。这一判决引发了关于高等教育公平性和捐赠与录取标准之间关系的广泛辩论。

进一步思考,资金能够提升学术研究和教学质量。那么,在学术与资金支持之间,牛津大学应该如何权衡?著名教育经济学家詹姆斯·赫尔曼提出,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是社会进步的核心,必须通过合理政策保障。教育不应仅由经济实力决定,学校应通过奖学金和助学金项目,为不同背景的学生提供公平的竞争机会。

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平衡学校发展需求与社会公平之间的矛盾。是强化奖学金机制,还是有其他方式让没有资金支持的学生也能获得同等教育资源?如果为了维持“公平”,失去了资金,牛津大学又该如何提高学术质量并持续发展?

以上就是Amy老师带给大家的2025年经济学话题破题。

【竞赛报名/项目咨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NEC & IEO怎么选?​赛制、真题、难度全对比!商赛培训来啦

下一篇

USACO竞赛含金量有多高?USACO新赛季考试规则+分数线全解析

你也可能喜欢

  • 暂无相关文章!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