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TU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生物医学与健康科学项目
2026寒假
导 读
1.学校简介
2.项目详情
3.课程内容
4.项目收获
5.访学分享
1.学校简介
图:新加坡理工大学
✨南洋理工大学(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简称NTU,是新加坡首屈一指的世界顶级综合类研究型大学,同时也是新加坡一所科研密集型大学。
✨全球十大最美丽的校园之列。 南大是环太平洋大学联盟、新工科教育国际联盟成员,全球高校人工智能学术联盟创始成员、AACSB 认证成员、国际事务专业学院协会成员,也是国际科技大学联盟的发起成员。
南大在许多领域的研究享有世界盛名,为工科和商科并重的综合性大学;南大被“QS世界大学排名”评为世界顶尖大学之一,并多年蝉联全球年轻大学榜首。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专业均排名世界第2。
2026年QS世界大学排名全球第12名
2.项目详情
01 项目日期
2026年1-2月(8天7晚)
02 课程安排
项目为期8天,项目共计30课时,包含20课时的授课时间及10课时的人文参访/企业调研/实验操作等环节。 授课时间预计为当地时间每周一至周五上午9-12点或下午1-4点(以校方实际安排的课表为准)。
03 选拔要求
仅限在读本科生,托福70/雅思5.5(如有),四级470/六级450/专四65/多邻国90/高考110(限大一)即可申请。
04 报名截止日期
项目开始前两个月
3.课程内容
随着世界人口预计在 2050 年达到 90 亿,健康和营养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高节奏的城市工作环境及新传染病的大爆发直接影响着我们的健康。所以充分了解人体生物化学(从遗传学和发育生物学、免疫学再到新陈代谢和健康)对于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制定适当的战略来保护我们的健康至关重要。
同时,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未来生物医学将迎来更大的突破和发展。生物医学与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领域的交叉融合将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
为了让中国学生体验世界一流名校的学术氛围,南洋理工大学举办本次8天的访学项目,由南洋理工大学在职教授授课,项目将开设「生物医学与疾病健康」、「药物开发与人体免疫」、「细胞代谢与疾病预防」与「新陈代谢与人类健康」等相关主题,涵盖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特色专业课、小组讨论、结业项目展示等内容,最大程度的让学员在短时间体验南洋理工大学的学术特色,以提升学员专业知识储备,拓展国际视野。
4.项目收获
报名成功的学员将收到南洋理工大学主办部门签发的邀请函。 顺利完成本课程并通过结业的学员,将获得由南洋理工大学主办部门颁发的结业证书与评估报告,优胜小组成员还将额外获得优秀学员证明。
图: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主办部门项目证书样图
5.访学分享
当地食堂
深圳大学-李同学
在课程中,特别提到了人工智能(AI)在医疗保健领域的广泛应用。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为医疗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从疾病的早期诊断到个性化治疗,AI都在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AI可以通过分析大量的医疗数据,帮助医生发现潜在的疾病风险,甚至可以在影像学中发现人眼无法察觉的细节。机器学习算法能够对患者的病历和影像数据进行分析,从而提供更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AI还被广泛应用于个性化医疗领域。通过分析患者的基因数据和生活习惯,AI可以为每位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避免传统治疗中的“一刀切”方法。此外,AI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也日益增加,通过模拟分子结构与生物体的相互作用,AI有助于加速新药的研发进程,提高药物的效果和安全性。总之,人工智能的应用不仅在提高医疗效率和治疗效果方面具有巨大潜力,还能够帮助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降低医疗成本,使得更广泛的人群受益。
除了在课程上学到的专业知识,我还参观了新加坡的历史博物馆和展览馆,了解了新加坡的历史背景、文化特色以及经济发展历程。新加坡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国家,拥有丰富的历史遗产。从英国殖民时期到独立后的崛起,新加坡凭借其机构的地理位置和开放的经济政策,迅速发展成为全球领先的金融中心和贸易枢纽。
新加坡的经济发展可谓是一个奇迹。凭借高效的政府管理、完善的基础设施和良好的国际关系,新加坡在全球经济中占据了重要地位。特别是在科技和创新领域,新加坡一直处于世界前沿。新加坡政府大力投资科研和教育,致力于将科技创新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推动了包括生物医学工程在内的多个行业的发展。
此外,新加坡的风土人情也让我印象深刻。新加坡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国家,不同文化的交融使得这里的社会充满活力与和谐。从街头的美食摊位到充满艺术气息的街区,新加坡的人文景观与现代化的都市环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里的人民注重环保与可持续发展,城市绿化做得非常出色,给人一种清新宜人的感觉。
通过此次出国访问,我不仅在生物医学工程和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方面得到了深刻的理解,也通过参观新加坡的历史博物馆和展览馆,深入了解了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和经济发展。我相信,这次访问将对我未来的学术研究和职业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并为我今后的研究工作提供宝贵的经验与启示。希望将来能够继续学习和应用这些前沿的技术,为全球医疗健康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