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科大工程学夏校回顾 | 工程基础?AI时代下的工程学就不基础

在AI大爆发的今天,工程学早已不再是基础的“螺丝刀与齿轮”,而是驱动创新的核心引擎。这个夏天,我们的同学走进香港科技大学,亲身体验了一个“不基础”的工程学夏校。

01全程港科大清水湾校区学习,开启思想的碰撞与启发

夏校第一堂课,就有同学提问:“为什么科技领导力课程要学习商科思维?”正是这种“不理解”,让大家意识到:在AI时代,工程学早已不是孤立的基础学科,而是跨学科创新的核心领域。

在几天的课程中,同学们既了解了前沿的工程技术,也深入探讨了AI在教育、科研和产业的应用,内容包含但不限于如下:

• 科技领导力、创新与设计思维

• 硅谷企业的案例分析与模拟训练

ChatGPT 在课堂与学术研究中的实践

• 现代工程研究方法论

• 先进实验设计、计算机模拟与数据分析

• AI 伦理、信息甄别与误导风险

• ChatGPT 在学术研究、写作和学习中的应用

港科大工程学夏校回顾 | 工程基础?AI时代下的工程学就不基础港科大工程学夏校回顾 | 工程基础?AI时代下的工程学就不基础

来自杭州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张同学分享到:

之前就了解到港科大开设了工程学的延伸主修人工智能的课程方向,是一些跨学科也比较实用的东西,一直比较好奇。这次夏校让我有了亲身体验,不仅学习了AI在工程方面的应用原理和实际应用案例,也认识到学会与AI共处、利用AI提升创造力,是我们这一代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这次课程让我更加坚定了未来深入探索AI和工程方面的兴趣。

02走进AI领军企业与机构,直面AI在行业的应用

商汤科技 SenseTime

作为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平台公司,商汤科技自主打造了深度学习平台和超算中心。同学们在参访及workshop中观看了人工智能开放平台,体验了3D内容生成、AI下棋机器人等前沿成果。

港科大工程学夏校回顾 | 工程基础?AI时代下的工程学就不基础港科大工程学夏校回顾 | 工程基础?AI时代下的工程学就不基础

香港生产力促进局 HKPC

香港生产力促进局致力以世界级的先进技术和创新服务推动企业升级。同学们通过展厅与workshop,动手体验puzzle、观察机械人,直观感受“工程+产业”的魅力与乐趣。

港科大工程学夏校回顾 | 工程基础?AI时代下的工程学就不基础港科大工程学夏校回顾 | 工程基础?AI时代下的工程学就不基础

03成果展示,将所学知识凝练为AI+工程的实际方案

在结业环节,同学们分组用英文完成了结业汇报,每组约10分钟演讲+3分钟问答,充分展现了创造力、团队协作与演讲能力,并收获了正式课程结业证书。

本次夏校结业作品参考课题包括:

• Creativity and Design Thinking in Engineering

•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Engineering Methods

• Generative AI and the Future of Education

• Critical Thinking in the Age of AI

Group2小组还凭借出色的表现荣获Best Presentation👑,还收到了老师们精心准备的科大小熊纪念品✌️

04港科大、港中文校园参访

在港科大、港中文的参访中,同学们不仅走遍校园,更听到了学长老师的经验分享,为未来的专业选择和升学方向提供了实用参考。

港科大工程学夏校回顾 | 工程基础?AI时代下的工程学就不基础港科大工程学夏校回顾 | 工程基础?AI时代下的工程学就不基础

05游览香港地标,感受香港的城市魅力和风土人情

在领队老师的陪同下,同学们走访了香港艺术馆、维港、星光大道、太平山和铜锣湾等地,尽情感受这座国际都市的活力与魅力。

港科大工程学夏校回顾 | 工程基础?AI时代下的工程学就不基础

从课堂到企业,从学习到实践,学生们不仅拓展了知识与视野,也收获了难忘的经历,并在结业时留下了真挚反馈。

宁波效实中学 周同学:

通过这次夏校,我拓展了对工程在人工智能下的通识性认识,了解了行业领军企业的发展,也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珠海一附实验中学 凌雷钧同学:

我对人工智能有了更全面的理解,包括其发展历史、原理、应用方法及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同时也深入感受了香港的文化氛围,结交了不少新朋友,并认识到AI在工程领域中的重要价值。

虽然在港科大的夏天已落幕,但精彩没有停歇!2026香港科技大学工程与金融冬校火热来袭,让更多学子有机会体验蝉联香港第一的热门学科!👇

项目介绍

香港科技大学简介

香港科技大学(The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简称港科大(HKUST),是以科技为主的研究型大学。港科大位列2025QS世界大学排名前50,其商业与经济学、工程学科、计算机科学在 2025《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位列前 50,并蝉联全港第一。

香港科技大学工程与金融冬校简介

香港科技大学工程与金融冬校旨在为优秀高中学子提供前往港科大感受亚洲名校教学模式及特点,进入香港先进企业或机构参访学习、探索行业发展的机会。 项目由港科大在职导师亲自授课,引导学生探索前沿学科领域,拓展学科边界。此外,学生还将有机会深度参访商汤科技或香港生产力促进局等香港知名企业或机构,通过实践参访与专业课程学习,感受高新技术在行业发展中的重要促进作用。课程期间,顺利完成项目的同学可收获正式课程结业证书,证明其学术能力。

参考师资

佩雷拉教授

香港科技大学助理教授、访问学者;香港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都会大学客座讲师;香港咨询公司管理董事

佩雷拉教授的课程涵盖“人工智能在商业领导者中的应用”、“大数据金融分析”以及“前沿技术商业实践”等,曾为全球不同行业的创新与战略团队开展企业人工智能工作坊。他曾在纽约花旗银行私人银行部门从事投资与客户关系管理,后回到香港加入美国银行梅隆资产管理部,主导高净值客户产品业务。

王博士

香港科技大学博士,在职研究员;香港大学讲师

王博士的研究聚焦于脑机接口-微流控集成系统的精准建模与系统优化,重点突破微尺度流体动力学模拟、神经电信号反馈调控药物释放等关键技术,提出并完善微流控-电信号耦合模型理论框架的研究方案。现已发表多篇SCI高水平论文和中国国家专利,并担任多个SCI期刊的审稿人。

王博士

香港科技大学商学院金融学博士

王博士的研究领域包括公司金融、绿色金融、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与信息不对称问题,以及投资组合优化理论,博士论文课题为影响公司清洁能源转型投资的短期与长期因素,曾在头部券商工作,具备业界实操经验。

汪博士

香港科技大学工程学系研究员、博士

汪博士的研究方向集中在锂离子固态电池电解质及界面,以及基于第一性原理和机器学习的电解质材料挖掘。汪博士在国际知名期刊(如Nano Energy)和国际会议上发表了多篇论文,并进行了学术汇报。他的研究为锂离子电池技术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实验支持。

可选课题

课题一:

人工智能时代下的创新工程学

科技领导力:新时代领导者的素养与技能

• 科技驱动的领导力:如何在高速变化的环境中制定决策

• 技术趋势分析与行业洞察:领导者如何识别创新机会

• 科技项目管理与执行策略:敏捷开发与精益管理方法

• 跨学科协作与团队领导:如何打造高效的创新团队

领导思维和创造力训练

• 领导者的创新思维:培养突破性思考能力

• 设计思维(Design Thinking)在工程与科技中的应用

• 实践案例:硅谷企业的创新文化与管理策略

• 模拟训练:如何在科技企业中推动创新

生成式人工智能与 ChatGPT:教育的变革力量

• 生成式 AI 基础与发展趋势

• AI 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个性化学习、自动化

批改、智能助教

• ChatGPT 在课堂教学中的实践案例

• AI 伦理与未来教育模式探讨

现代工程研究方法论

• 工程学中的问题识别与解决:案例分析

• 先进实验设计与数据分析方法

• 计算机模拟与优化:工程技术的未来

• 论文写作与科学研究发表技巧

信息时代的批判性思维

• 数字媒体环境下的信息甄别能力

• AI 时代的误导信息与伦理挑战

• 数据驱动决策的逻辑思维训练

• 批判性思维案例分析与实践

如何用生成式人工智能辅助学习

• AI 生成内容的优势与局限性

• ChatGPT 在学术研究、写作和学习中的应用

• 如何高效利用 AI 进行知识管理与信息归纳

• AI 赋能自学:从被动学习到主动探索

课题二:金融市场与投资

全球宏观经济展望

• 学习基础宏观经济理论

• 理解宏观经济与金融核心概念

• 分析过去十年全球主要经济体的经济走势,展望全球经济前景

投资管理

• 投资管理的定义和类型

• 投资管理行业的展望

• 企业投资管理案例分析

企业并购与估值

• 金融市场情况

• 学习企业并购过程和估值模型

• 利用相对估值法计算企业的真实价值

• 预估企业股票价格区间

• 金融人才需求和培养

香港资本市场差异

• 聚焦香港本地资本市场,以证券市场为核心

• 理解包括债券市场、大宗商品市场、房地产市场及其他投资市场在香港、内地与欧美主要资本市场的差异和特征

* 实际授课内容可能有所调整,最终授课内容以香港科技大学工程与金融冬校实际安排为准

参考日程表

港科大工程学夏校回顾 | 工程基础?AI时代下的工程学就不基础

* 参访前后顺序可能会根据情况调整,具体日程安排以实际预订为准

项目信息

项目时间

2026年2月22日-2月28日

项目地点

中国香港

授课语言

全英文

适合年级

9-12年级

选拔标准

符合以下任意一条可录取:

• 在ASDAN EPQ 研究性学习认证获得申请学科相关课题成绩 B 及以上

雅思 5.5 或托福 70 分

•如果没有达到以上标准,需接受阿思丹(ASEEDER)老师的英文面试(电话或在线)

【竞赛报名/项目咨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2025 WSC Weekly26期:通用人工智能离我们还有多远?

下一篇

澳门大学全奖博士项目(Prof. Vai Mang I)

你也可能喜欢

  • 暂无相关文章!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