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CAS数据刚发布不久,英国各大学就开始盘算着新一申请季的“抢人计划”了。据《泰晤士高等教育报》,2025 cycle中英国大学满18岁的申请者突破了328,390人,创下历史新高,同比增长2.2%。
伦敦都市大学的副校长Gary Davies表示,罗素集团大学都很希望能在去年的基础上扩招。但根据政府预测今年可能会减少100,000 A/A*高分,导致很多学生拿不到理想的成绩从而错失uncon offer。
图源《泰晤士高等教育报》(THE)
不过也有另一种声音说,会有越来越多的大学选择降con录取。申请人数的上涨其实是让各大院校更“焦虑”了,因为上涨的多是本土学生。而国际生招生逐年下降,教育支出持续增加,学校面临的财政压力愈发沉重。甚至有消息称英国政府正在酝酿对国际学生学费征收6%的附加税。
图源网络|thepienews
这些因素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复杂局面,用一句话来总结就是:申请人多了,分数低了;学校没钱了,要拼命抢人了。
01、补录或成“逆袭”通道
在几天前UCAS发布的数据中,今年英国大学本科总申请人数为665,070人,比2024年增长了1.3%,18岁的申请人数更是达到了峰值。
图源UCAS官网
“政府预测 A/A*将减少10万人”这一消息无疑加剧了众多申请人的焦虑情绪,前两年就已经实施的控分政策今年仍会延续,这种成绩和招生需求的错配,必然导致更激烈的补录(Clearing)竞争。
这几年补录已不再是“保底”选择了,而是成为许多中分段学生的“逆袭”机会。尤其在成绩滑档的情况下,很多学生反而能够通过补录进入排名靠前的学校。
UCL/KCL已经放出一部分补录名额
02、放宽门槛,是为了“活下去”
除了学生成绩下滑之外,英国高校的财政压力也是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之一。由于国际学生的减少和政府资金的紧缩,许多学校为了维持办学,只得放宽招生标准。
图源《泰晤士日报》(TIMES)
伯明翰城市大学招生助理主任安妮·希尔分享到,招生仍然是“买方市场”。很多学生拿到了offer,但最后不一定会选择入读,对于非G5大学来说招生竞争是越来越激烈的。现如今的补录也被称为“夏季招生季”,不到最后一刻都很难预测最终的录取结果。
03、申请英本,我们还能怎么做?
不管是申请人数的上升,还是高分比例的下降,都在告诉我们一个讯息:英本申请的竞争会更加激烈。
不过英国大学的控分政策实施已久,今年也是在申请人数增长的基础上做出了进一步的调整。从去年UCAS公布的数据来看,中国学生近些年申请英国本科的录取率是在上涨的,甚至达到了62.8%。
图源UCAS:中国学生近几年的录取率变化
在这种形势之下,我们更应该关注如何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和做好稳妥的申请规划。比如在前期选校的时候,可以冲刺难度高的梦校,但也要根据自己的情况选好保底路径。
申请季的系列准备,文书、推荐信、笔试和面试也都不能落下。从剑桥的招生报告中,我们可以看到“offer holders(录取者)”中AAA-A*AA成绩也有一定占比。即使成绩并非顶尖,但如果文书写得出彩、面试表现得好仍可以“力挽狂澜”。
图源剑桥大学2025 cycle 招生报告
同时,我们还要保持对信息的敏感。不要等到成绩公布后,因为信息滞后错失了Clearing的逆袭机会。
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BLUE始终致力于为每一位学生量身打造个性化、前瞻性的留学规划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