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A-Level首次独立命题出分解析与新高一学习指南

7月的一场线下分享会上,一位初三年级学生家长提出了一个问题,问我对于今年A-Level独立命题怎么看?

事实上,自从2025年1月A-Level考试局宣布变革以来:

中国特供试卷难度会不会增加?

分数线会不会提高?

合分标准是否公平?

这类疑问就一直萦绕在家长和学生心头。

随着8月12日剑桥考试局成绩的正式发布,看到了一份份成绩单和官方发布的数据后,这些悬而未决的问题终于有了明确答案。

今天基于官方数据,我想想聊聊A-Level独立命题后的的最新动态,同时为新高一学生提供一份切实可行的学习规划指南。

当然如果你仍在考虑是否选择A-Level课程体系,希望这篇文章能给你一些答案。

中国区独立命题:

稳中有变,理性看待分数线的升降

从CAIE官方公布的分数线来看,中国“特供版”AC卷,相较于原本Zone5亚太区域的AZ试卷:

数学、化学分数线都有轻微提升(大约2-4分),影响不大;

但进阶数学涨幅尤为明显——A*提升10分,A提升20分。

进阶数学真的变难了吗?

许多家长看到这个数据后,第一反应是:“进阶数学是不是变得极难出分了?”

其实,分数线上升≠难度增加。从今年的大考试卷来看,进阶数学的考察题型和难度依然保持稳定,高分比例甚至有所提升。

北京机构英本学科学员中,接受系统培训的进阶数学考生A/A*率较去年同期上升了3%,达到89%——远远高于官方公布56.6%。

这说明,科学的备考规划和扎实的基础训练,仍然是高分的关键。

赵梓杉:谈A-Level首次独立命题出分解析与新高一学习指南赵梓杉:谈A-Level首次独立命题出分解析与新高一学习指南赵梓杉:谈A-Level首次独立命题出分解析与新高一学习指南

进阶数学高分展示

但这里要提醒各位家长,如果学生在A-Level数学AS阶段,模考成绩达不到总分的80%(不达a),那么强行选择进阶数学很可能会在高二下学期和高三阶段面临巨大压力,甚至影响整体成绩,得不偿失。

我曾经见到过太多孩子学习进阶数学,从入门到放弃;也见到过很多孩子由于之前选择的门数不够,导致高三无法drop进阶数学,没有回头路,只能硬着头皮咬着牙往下走。

实话实说,除非是数学天赋型选手,物理、化学等学科或许是更稳妥的选择,至少可以先保留,等高三再drop也不迟。

从今年的数据来看,生物、经济等科目的分数线有所下降。这一现象的背后,实际上反映了不同考试区域的学术特点——相较于泰国、印度、新加坡等Zone5亚太地区的学生,中国学生在经济、生物等偏文科或词汇量要求较高的科目上确实面临一定挑战。

l 经济学科:需要较强的英语写作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对中国学生的语言表达提出了较高要求;

l 生物学科:涉及大量专业术语,非英语母语学生需要额外投入时间掌握词汇和概念。

很多家长带着这样的担忧,不知道如何进行A-Level选课,甚至认为孩子理科不好就不能选择A-Level课程体系了。所以A-Level真的不适合文科生吗?

实际上恰恰相反。这个话题我也多次与北京地区某国际部招生老师进行交流,我们都认为这是一个对A-Level课程体系很大的误解。

首先,CAIE考试局针对中国区推出独立命题后,将英语母语学生从同一评分池中分离,使得分数线更贴合中国学生的实际水平,这本身就是一种政策上的友好调整。

其次,A-Level的理科科目(如数学、物理、化学)依然很友好——考题不超纲、规律性强、高分率稳定。事实上,文科生完全可以通过策略性选课和针对性补习取得优异成绩。

随着CAIE考试局第一次改革成绩的尘埃落定,EDEXCEL考试局的10月大考成为新的关注焦点。

根据官方公告,2025年10月大考,与5月仅针对数学p1-p4试卷独立命题不同,EDEXCEL将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经济、商务、会计七大科目均采用中国区域卷,延续今年夏季大考的改革方向,进一步保障考试安全与公平性。

应对目前的改革趋势,接下来的几年,A-Level的学习应该如何进行规划与学习呢?我将从一下四个方面进行展开:

·A-Level科目以及如何选课·A-Level课程成绩目标·A-Level课程的学习节奏·A-Level课程的学习方法

一、A-Level科目以及如何选课

A-Level作为英国高中课程体系,不仅是英国大学入学的重要参考指标,也是国际范围内大学入学的参考标准之一,几乎被所有英语授课的大学作为招收新生的入学标准,包括英国、美国、澳大利亚、中国香港、德国、新西兰、荷兰、新加坡、日本等超过150个的国家和地区。

在国内开设A-Level课程的学习节奏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况:

三年制:10年级IGCSE/AS,11年级AS/A2,12年级A2;

四年制:10年级IGCSE,11年级IGCSE,12年级AS,13年级A2。

先通过1-2年的IGCSE课程进行过渡和兴趣探索,再通过一年AS阶段收窄至4-5门核心课程进行学习,最终通过最后一年聚焦3-4门A2阶段课程,用不低于3门A-Level科目成绩,就可以递交大学申请。因此科目的选择非常关键。

赵梓杉:谈A-Level首次独立命题出分解析与新高一学习指南

国内开设的IGCSE和A-Level课程主要包括:数学、进阶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经济、商务、会计、心理、地理、历史、全球视野、英语文学、英语语言、中文等。

A-Level选课节点通常安排在高一下学期。对于未来计划走国际路线的孩子,建议采取以终为始的原则,从初三或者更低年级就可以开始思考自己的个人优势和未来发展方向。

选课必须与未来大学本科申请的专业紧密契合,不同专业对A-Level科目有明确的要求,同学们可以前往英国大学官网进行查看确认。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专业方向与选课组合的参考建议:

赵梓杉:谈A-Level首次独立命题出分解析与新高一学习指南

我也理解,许多学生在早期可能无法完全确定专业方向。在这种情况下,除了考虑个人兴趣和能力,也可以合理参考各科目历年的大考出分率和高分比例,选择学术表现相对稳定、更容易获得高分的科目,这也是一种非常务实且高效的策略,能为大学申请奠定一个更具竞争力的学术基础。

二、A-Level课程成绩目标

A-Level的最终成绩由AS和A2两个阶段的成绩共同组成,各占50%。其计分方式采用百分制,并依据总分划分为以下7个等级:

A*(90-100分)、A(80-89分)、B(70-79分)、C(60-69分)、D(50-59分)、E(40-49分)、U(40分以下)。

也就是说,最终成绩的构成可表示为:

赵梓杉:谈A-Level首次独立命题出分解析与新高一学习指南

不同学校的不同专业,录取要求不甚相同。以下展示部分学校的录取要求,仅作参考。

赵梓杉:谈A-Level首次独立命题出分解析与新高一学习指南

三、A-Level课程的学习节奏

由于不同国际高中的课程设置不同,仅针对三年制的国际学校为例,对高中三年的学习规划进行说明。

赵梓杉:谈A-Level首次独立命题出分解析与新高一学习指南

学校的IGCSE/A-Level大考通常安排在每年5月至6月,也就是学年临近结束的时候。将整个备考周期按季度划分为四个清晰阶段,每个阶段设定明确目标,可以系统推进、稳步提升:

暑假先修(上)

启动首轮预习,熟悉学科主干内容,集中突破核心词汇与概念,完成约30%-40%的基础知识学习,为新学年做好预热。

秋季先修(下)

延续预习进程,进一步夯实基础,逐步构建知识框架。在此阶段应力争完成90%-100%的新知识学习,实现知识点全覆盖。

寒假冲刺(上)

进入首轮系统复习,着重梳理知识体系、强化理解,并有针对性地查找漏洞、补足弱项,为后续冲刺打好基础。

春季冲刺(下)

启动最终复习,以大量真题及模拟套题训练为主,强化应试能力,全面提升解题熟练度和时间管理能力,实现考前最佳状态。

所有科目都可以采取以上备考逻辑,通过前半年完成新课学习、后半年集中巩固与冲刺的模式,学生能够更系统、从容地应对大考。

值得注意的是,在课程实际安排中,数学作为理科底层逻辑支撑与核心工具学科,教学进度往往明显快于其他科目。我常会看到不少学有余力的学生,在高一阶段就已提前完成数学AS阶段的学习与考试,不仅为后续学习腾出更多时间,也极大增强了申请大学时的学术竞争力。(如果需要个性规划,欢迎联系面谈咨询)

四、Level课程的学习方法

IGCSE和A-Level课程比较重视知识的广度和学生思维的培养,在此给同学们四个建议:

第一,注重思维方式的培养,A-Level课程涵盖面广,强调在不同知识点之间建立联系。学习中应有意识地拓宽认知边界,培养辩证分析和灵活运用的能力,避免机械记忆。第二,注重专业词汇的积累,词汇是理解题目和准确答题的基础。对于中国学生来说,有意识地记忆学科术语、理解其在英文语境中的准确含义,是突破阅读和答题瓶颈的关键一步。(单词资料广告,可以领取资料)

第三,善于提炼总结方法,要从题目中总结提炼解题步骤,总结做题方法,重视从题目中归纳解题逻辑与通用步骤,掌握一类题型的处理方法而非孤立应对每一道题。总结方法比重复做题更能提升学习效能。

第四,加强真题实战训练,A-Level考试命题规律性强,题型、结构和分值分布相对稳定。因此,系统练习历年真题有助于准确把握出题思路,高效整合知识点与考点,从容应对大考。

【竞赛报名/项目咨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2026Fall正式开申!新增多个专业

下一篇

新加坡国际学校三大梯队详解:定位孩子的专属教育路径

你也可能喜欢

  • 暂无相关文章!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