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evel选课能够直接决定大学申请——不仅顶尖名校会对特定专业设置 “必选科目”,科目组合还影响学习效率和最终成绩。
本文从底层逻辑出发,结合专业需求、科目难度、个人能力等核心维度,给出超实用选课干货,帮你精准匹配最优组合。
搞懂 A-level选课的“基础规则”
A-level选课没有IB那样严格的学科组限制,灵活性更高,但核心规则必须提前明确,避免后续申请踩坑:
1. 选课数量:“3 门核心+1 门冲刺”是黄金配置
常规要求:
英国大学本科申请通常要求3门A-level成绩,部分顶尖名校(如牛津、剑桥)会“强烈建议”提交4门(作为竞争力补充);
最优策略:
先确定3门“核心科目”(满足目标专业申请要求),若学有余力,可加1门“冲刺科目”(提升申请优势);
不建议盲目选4门 ——A-level每门科目难度深、内容多,4门课若无法保证全 A/A*,反而不如3门高分有竞争力。
2. 课程阶段:AS 与 A2 的 “取舍逻辑”
AS 阶段(通常为高一):
可先选4门课,通过一年学习后,根据成绩和兴趣,在A2阶段(高二)保留3门核心科目,放弃1门表现不佳的;
关键作用:
AS成绩虽不算入最终A-level总分(部分考试局已取消AS单独评分),但可作为“试错工具”,帮你判断自己是否适合某科,同时部分大学会参考AS成绩发放conditional offer。
3. 考试局差异:科目一致,选课重点看 “学校开设”
A-level主流考试局(CIE、Edexcel、AQA)的同一科目核心知识点一致,难度差异不大,选课无需纠结考试局,重点看学校开设的科目清单——
比如部分学校只开A-level物理、化学,不开生物,需提前和学校确认。
选课 “实操步骤”:按这 5 步走,不纠结!
第 1 步:列“意向专业清单”(1-2周)
哪怕不确定具体专业,也要锁定2-3个大类(如“理工科 + 商科”),避免“漫无目的”选课。
第 2 步:查“目标大学要求”(1周)
去3-5所目标大学(分冲刺、匹配、保底)的官网,查对应专业的 “A-level Entry Requirements”,圈出 “必选科目” 和“偏好科目”,汇总成表格。
第 3 步:评估“自身能力”(3天)
参考Pre-A-level(或 IGCSE)成绩、平时作业表现,按 “难度梯队” 给科目分类,确定自己能驾驭的 “最高难度科目”(比如只能驾驭第二梯队,就不碰进阶数学、物理)。
第 4 步:组合 “核心 3 门课”(1天)
结合 “专业必选” 和 “自身能力”,确定 3 门核心科目(比如申商科,选 “数学 + 经济 + 商务研究”),确保覆盖目标专业的所有要求。
第 5 步:考虑 “是否加第 4 门”(1天)
若核心 3 门课学习轻松,且目标是顶尖名校,可加 1 门 AS 阶段的 “偏好科目”(如申理工科加 “化学”),A2 阶段根据成绩决定是否保留。
机构A-level课程
▶课程类型:3-6人小班授课/一对一授课模式
▶授课模式:线上/线下均可
▶授课语言:中英双语教学/纯英文授课
机构国际课程辅导师资,包括斯坦福、剑桥大学、伦敦大学、港理工等藤校、G5毕业的博士、硕士老师组成,且教学经验丰富!
机构教育已在全国多个城市开设校区,线上线下培训课都有,上海、北京、广州、深圳、苏州、杭州、南京、天津、武汉、合肥、大连、青岛、无锡、成都、郑州、香港、宁波、重庆、厦门、新加坡等多个城市均有授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