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门AP5分!高一学生如何实现极限挑战?

一年,七门美国大学先修课程(AP),全部以最高分5分收官。

当这份成绩单的主人还只是南京外国语学校的一位高一学生时,这段经历便更显非凡。

从微积分到经济学,从统计学到心理学,再到被誉为理工科难点的物理C双科,小Z并非用漫长的岁月慢慢打磨,而是从当年一月才开始全力冲刺,将“不可能”变成了履历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AP

一年冲刺7门5分的背后

学生基础信息:

普高生,托福首考110+

学习进度:

高一一年挑战7门AP:

微积分 微观 宏观 统计 心理 物理C力学 物理C电磁

参与的机构班课:

一对一与班课相结合:难度大的选择全程班课,一些理科有基础的科目采用一对一课加刷题班。

统计 24.01.10

心理 24.01.12

宏观经济刷题班 24.03.30

微积分BC刷题班 24.03.30

微观经济刷题班 24.04.05

物理C力学刷题班 24.04.06

物理C电磁刷题班 24.03.31

后面衔接了考前点睛班、全真模考班。

AP

规划方案

1.选课思路

AP选课逻辑是一个经典的“T字形人才”构建策略:用数理课程打造深度(T的竖),用社科课程拓展广度(T的横),最终成功地向世界宣告了自己作为一名优秀高中生的巨大潜力。

在最具挑战性的数理领域(物理C)证明了自己的深度,同时通过经济、心理展示了知识的广度。

理科学术挑战:

微积分 (Calculus BC)

物理C (力学 & 电磁学)

统计学 (Statistics)

应用延伸:

微观经济 & 宏观经济: 这两门课是一个完整的组合,分别从个体与整体两个维度揭示经济世界的运行法则。

心理学 (Psychology): 这门课是画龙点睛之笔。它平衡了纯数理的硬核形象,表明该生不仅擅长逻辑推演,也对人类复杂的行为与认知充满好奇。

总结:

微积分是物理C的工具,统计为经济学提供分析手段,经济学与心理学又能产生交叉视角。整个选课方案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而非孤立的课程列表。

2.结合个人优势科目统筹规划

小Z在AP课程之前已经取得了托福110+的分数,意味着他早已攻克申请之路的语言大关,能够无缝衔接AP全英文的教材、课堂与思维模式,为高强度、快节奏的学习扫清基础障碍。

初中阶段奠定的理科进阶基础构成了小Z自信选课的坚实底气。

对于知识体系相对陌生、侧重理解与记忆的“心理”与“统计”,他选择了体系完整的机构AP全程班。这确保了他能在经验丰富教师的系统带领下,从零开始,稳扎稳打地构建起学科知识框架,避免了自学可能产生的偏差与疏漏。

而对于已有良好前置知识的“微积分”、“物理”等硬核科目,以及知识点相对固定、难度适中的两门经济学,他则果断采取了更具针对性的“一对一辅导+刷题冲刺班”组合策略。这种方式直接聚焦于知识点的最后巩固、解题技巧的强化与应试速度的提升,实现了效率最大化。

3.机构各学科备考时间建议

根据机构多年以来的教学经验和出分规律及不同学段学生的学术特点,我们不会贸然推荐大家一年内挑战如此多的科目。

通常情况推荐:

高一2-4门,秋季寒假春季可结合标化安排;

高二4-6门,科目多暑假选1-2门,合理分配时间;

高三结合专业选择补充科目;

春季3-4月刷题时间。

我们总结各科目备考学习和复习刷题时长,给大家参考,准备自学的科目自动*1.5倍时长(拖延症同学直接*2)

AP

机构老师说

蒋正浩老师:7门AP5分的亮眼成绩,更需理性看待其可复制性。

Z同学在高一便斩获7门AP5分的成绩,无疑是留学备考路上的亮眼标杆,其高效规划与执行力值得所有追梦学子借鉴。但客观来看,这份成绩的背后,是多重高门槛条件的叠加,决定了其路径难以直接复制。

学生的核心优势在于扎实的基础铺垫:高一上便达成110+的托福成绩,意味着他已具备无障碍读取AP英文教材、理解专业知识点的语言能力;而南外普高背景下的理科优势,让他面对数理类AP科目时,能快速衔接知识点。此外,其备考策略虽科学,但也建立在“基础扎实”的前提上——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而言,跳过系统知识点学习、直接侧重刷题的模式,反而可能因知识漏洞影响效果。

因此,这份优异成绩更像是“高基础+精准规划”的双向成果

【竞赛报名/项目咨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AMC10竞赛难度大吗?进AIME需要答对少道题目?附AMC10培训!

下一篇

AP微积分课程全景指南|构建您的数学成功之路

你也可能喜欢

  • 暂无相关文章!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