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港澳台联考成绩刚出,不少港籍家长盯着数据彻夜难眠:报考人数涨了15%,录取率却跌穿53%,连分数线都暴涨60+分!更糟的是,2026年还要改考纲,7大学科难度飙升…眼看联考“卷”到无路可走,越来越多人把DSE当成“救命稻草”。但转轨真的能解焦虑吗?不是所有孩子都适合!今天这篇就帮你理清:联考到底难在哪?DSE能不能选?孩子转轨前必须算清3笔账!
先看联考现状:
2025“卷疯”,2026“更难”,退路在哪?
想判断要不要转DSE,得先摸透联考的“生存压力”——2025年的考情已经够残酷,2026年还要雪上加霜。
2025联考:10人考5人落榜,高分也未必能上好校
根据官方数据,2025年联考通过审核的考生有11882人,比2024年多了15.1%,其中港籍考生占了82.3%,竞争主力扎堆。就算招生院校多了26所、本科计划有6311个,录取率还是从58.25%跌到52.87% ,相当于10个考生里,近5个连本科都摸不到。
更让考生崩溃的是分数线“跳涨”:
- 文史类从365分涨到430分,一口气加了65分;
- 理工类从390分飙到460分,涨幅70分;
- 艺体生、预科批也没逃过,普遍涨了50-60分。
要是想冲优质院校,总分得560+;想读医学、计算机这类热门专业,600分都只是“起步价”,稍微失误就可能落榜。
2026联考:7科大改,备考节奏全打乱
2025年8月,广东省教育考试院明确:2026年起用新版考纲,中文、数学、英语等7科全改,核心就是 “更灵活、更难考”:
- 中文:文言文占比提升,难度肉眼可见上涨;
- 数学:题量少了但分值高了,难度大概率加大;
- 英语:不考基础题了,重点拼写作、口语等输出能力;
- 物理、化学:加了实验探究题,难度直接升级;
- 地理、历史:题型变灵活,死记硬背根本没用。
综上,2026年的联考整体难度提升几乎已成定局。之前的备考计划全白费,压力只会比2025届更大。
DSE VS 联考,如何选?这2点要分清
那问题来了:联考和DSE,到底该如何选?以下将提供三个考虑因素,供大家参考:
1、英语关
DSE的“生死线”,雅思6分是基础
DSE对英语的要求,比联考高了不止一个档次——DSE英文科的阅读、写作难度接近雅思6-6.5分,口语、听力还要考实际应用,“哑巴英语”根本拿不到分;而联考英语只考基础知识点,难度低很多。
- 如果你的英文科能稳定在雅思6分或同等水平的国际英语考试分数,基本有实力应DSE。
- 如果英语基础弱,愿意花时间通过1-2年的针对性提升,也有机会达到考试要求。
- 但如果讨厌英语、抗拒英文环境,建议慎重考虑DSE,因为可能会面临较大压力。
2、成绩账
在DSE赛道,孩子能排到哪?
别只看联考难,也要算孩子在DSE里的竞争力。判断是否适合DSE,除了英语,还要看整体成绩。一个简便的评估方式:
✅ 对照自己的高考分数或联考分数
✅ 确认自己所在省份的排名
✅ 结合DSE的港校录取率来判断(2025年香港八大录取率约30%,港三大约17%)
这样一评估,只要知道自己的成绩定位,就能大致推算出在DSE赛道的竞争力。
3、未来账
想留内地,还是去香港/国外?
升学终究要为未来铺路,别只看眼前:
要是读内地高校,且联考能稳定在550+(有冲好学校的潜力),继续走联考更直接,不用额外适应DSE体系;
要是想留港工作(港校毕业生在港就业超方便),或计划出国读研(DSE全球认可),转DSE能多一条路,未来选择更灵活。
总之,港澳台联考和DSE各有优势,前者更适合希望在内地升学、稳妥进入本科的考生;而后者在名校竞争方面更具优势,适合目标更高、追求多元路径的考生。
联考“卷”到窒息,DSE看似是“出路”,但不是每个港籍生都适合。与其跟着别人慌慌张张转轨,不如先看清孩子的英语水平、成绩竞争力,再结合未来规划做选择——选对赛道,比盲目努力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