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DSE考试今起正式报名 政策收紧背后 自修生还有哪些路可选?

2026年香港中学文凭考试(DSE)报名通道今日(9月11日)正式开启,至10月8日截止,留给考生准备材料、确认身份资格的时间已进入倒计时。

2026年DSE考试今起正式报名,政策收紧背后,自修生还有哪些路可选?

那么,今年报名有哪些新变化?DSE升学赛道收紧,内地自修生该怎么办?距离考试还有半年多,现阶段该怎么规划备考才高效?……

针对这些大家关心的问题,今天老师就来和大家逐一拆解探讨!

Part.1、2026年DSE考试报名信息一览

01、2026年DSE报考重要日期一览

2026年DSE考试今起正式报名,政策收紧背后,自修生还有哪些路可选?

02、2026年DSE报考费

学校考生:中文&英文每科777港元,其他科目519港元,无额外报名费,报考费用对比去年上涨4%。

自修生(港籍永居):需缴纳595港元报名费,中文&英文科每科777港元,其他科目每科519港元。

自修生(非港籍永居):需缴纳595港元报名费,中文&英文科每科1,377港元,其他科目每科1,119港元。

2026年DSE考试今起正式报名,政策收紧背后,自修生还有哪些路可选?

03、2026年文凭试报考科目

2026年文凭试甲类、乙类及丙类科目考试将于2025年9月11日至10月8日接受报名。考生最多可报名8科。

可供报考的科目包括:

(1)甲类科目:设23个高中科目

(2)乙类科目:59个应用学习科目(只供学校考生报名)

2026年DSE考试今起正式报名,政策收紧背后,自修生还有哪些路可选?

(3)丙类科目:6个其他语言科目,包括法语、德语、日语、韩语、西班牙语及新增的乌尔都语。

考生可从任何甲类、乙类及丙类科目中挑选,报考最多8科。

Part.2、2026届DSE报考规则调整

2026年DSE考试今起正式报名,政策收紧背后,自修生还有哪些路可选?

前段时间,香港中学文凭考试(DSE)公布了关于自修生特殊报考规则调整的通知,让不少计划让孩子以自修生身份报考2026年DSE的家长格外紧张。

01、关于DSE考生身份划分

考评局表示,DSE考生身份仍延续“学校考生”“自修生”两类身份划分,所有符合资格的考生均可申请参加同一年度考试,但严禁以双重身份报考,一旦发现违规将直接取消报考资格,这也是历年报名中最易被忽视的「红线规则」。

1、“学校考生”

须经学校统一报考,需为2025/2026学年获批准参与2026年DSE的注册学校中六正读生,且需在该校注册地址上课。

2、“自修生”

直接报考条件(满足其一即可):①曾应考DSE;②以2026年1月1日为计算节点,年龄已满19岁。

【特殊报考通道】

不满足上述条件者,需通过“特殊报考申请通道”以自修生身份报考,申请已于2025年8月18日开启,与常规报名同步至10月8日截止,申请费用为2000港元。

2026年DSE考试今起正式报名,政策收紧背后,自修生还有哪些路可选?

简单说:

如果孩子没考过DSE,2026年1月1日前也没满19岁,想考DSE就得走“特殊报考”,比如内地高二、高三在读生,大部分都属于这类情况。

02、内地在读生新增证明文件

持非本地学历之申请人(如于内地就读或修毕内地/海外高三课程之人士)须提供:记录于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或其他官方记载之相关学籍纪录副本(只适用于正在内地就读的申请人)。

2026年DSE考试今起正式报名,政策收紧背后,自修生还有哪些路可选?

(图源:香港考评局)

划重点:这是新增要求!

内地学校在读的孩子,必须从学校或教育局拿到全国学籍系统里的学籍记录,没这个材料,申请可能直接被拒。

而且,在这样的新规下,2026届在内地读书的港籍生(无论是否永居),如果想以自修生身份报考DSE,除非在内地四所与考学校就读,否则都需要提供有效学籍。

Part.3、DSE升学赛道收紧,内地自修生该怎么办?

2025年DSE报考热度再攀新高,总人数达55781人,较去年增长近10%;其中自修生人数突破1万,增幅更是高达37%。但学额并未同步增加,直接导致今年联招录取率降至近三年最低。

雪上加霜的是,7月底港府推出的本地生新规,要求受养人子女需满足特定居港时间,才能享受1.5万个资助学额,这一调整打乱了不少新港人家庭的升学规划。

面对赛道收紧,2027届及之后计划走DSE升学的学生,可重点参考以下3条合规路径:

01、报考内地4所DSE与考学校

倾向在内地就读的家庭,优先选择香港考评局认可的4 所与考学校——深圳培侨、广州民心、广州暨大港澳、东莞暨大港澳。这类学校的学生可直接以“学校考生”身份参加DSE,无需走自修生特殊通道,规避学籍审核风险。

不过需注意四校的招生细节差异:

招生年级:广州民心、广州暨大港澳、东莞暨大港澳最高招至G11(对应内地高二);深圳培侨港籍班最高招至G10(对应内地高一)。

申请时间:各校启动时间早、周期长,比如广州民心2025年秋季入学招生早在2024年10月就开启,且除奖学金学位外基本不补录,整个录取流程需2-3个月;深圳培侨秋季招生也会提前大半年启动,插班补录情况每年不同,过往有不少家长因不熟悉时间节点错过报考。

入学评估:虽四校申请材料、细则有别,但作为港系学校,考察底层逻辑一致(如双语能力、学术基础),不少学生会同步备考以增加录取概率。

02、尽早赴港插班

无论学生持香港永居还是临时身份,“尽早赴港插班” 都是当前政策下最稳妥的选择——既能规避内地自修生的学籍审核问题,也能直接衔接香港本地DSE体系,后续还可正常参与资助学额申请。

香港学校插班有两个关键窗口期,需提前规划:

1、中小学阶段

小三至小四是小学插班核心期,因香港小学五年级下学期的“呈分试”直接关联中学派位;中一至中三是中学插班关键期,中三结束后需确定DSE选科,提前融入本地课程更利于后续备考。

2、规划节奏

插班香港学校通常需提前1年准备,尤其是优质官立、直资、私立校,对学生的学术水平、语言能力要求较高。此外,香港学校类型差异大:官立/资助校性价比高,适合计划留港升学的普通家庭;私立/国际校英语环境优,更适配未来出国、经济实力尚可的家庭(部分国际校涉及债券等申请细节),需根据家庭需求匹配。

03、转读国际课程体系

若家庭经济实力尚可,也可考虑转读A-Level等国际课程——这类课程同样受香港八大及海外高校认可,且无需绑定DSE体系,能灵活规避当前DSE政策变动风险。不过需注意课程衔接问题,建议尽早规划(如高一阶段转轨),给学生留出适应时间。

整体来看,DSE升学赛道的政策收紧已成趋势,“合法合规” 是唯一核心原则。

【竞赛报名/项目咨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物理奥赛BPhO竟新增Round 0?竞赛体系大改革 试题首发!

下一篇

新同学 请就位!——上海青浦区协和双语学校初中部G6新生体验营精彩回顾

你也可能喜欢

  • 暂无相关文章!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