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国际学校,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天价学费"。
恰逢上海国际高中秋招季,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上海国际高中学费的变化*趋势——哪些学校学费亲民,哪些又让人望而却步?
长宁区
长宁区现有4所国际高中,仅耀华古北学费未涨。新虹桥中学国际班涨幅超14%,两所外籍学校学费再创新高。
不过,民办学校学费仍普遍低于外籍学校,即便是收费最高的耀华古北艺术类课程也不例外。
杨浦区
杨浦区作为上海教育高地,国际教育资源丰富但学费普遍低于市中心。
艺术类学校光华好奇收费最高,而美高AP名校WLSA虽以9%的涨幅领跑全区,但也才20万出头。
徐汇区
徐汇区作为老牌教育强区,国际学校学费意外亲民,全区无一学费超20万。
即便学费最高的世外(18万/年)在23/24学年涨幅达20%,仍是性价比之选。区内5所国际高中,仅世外和民办位育(涨13%至17万/年)调整了学费。
闵行区
作为上海国际学校最集中的区域之一,这里汇集了多个"学费天花板":
德威学费领跑,英国学校、SAS等外籍学校学费均在28万+/年。
民办学校中,德威姊妹校德闳以24.8万/年居首,国际教育巨头诺德安达旗下的诺达学校紧随其后,今年涨至24万/年。
闵行区真正的"涨幅王"是近年快速崛起的圣华紫竹,学费暴涨20%至21.8万/年。该区18所国际高中中,9所学校上调学费(含3所外籍、6所民办),涨价覆盖50%的学校。
浦东新区
浦东新区作为上海国际学校最集中的区域之一,26所国际高中的学费呈现明显分级。
外籍学校依然占据价格高地,其中4所年费突破35万元,且全部上调学费。
德威以37.9-39万元/年稳居榜首,涨幅达4%。而SAS、长宁国际等外籍学校虽然也上调了学费,但仍保持在30万元/年以下。
浦东民办国际学校中,耀华临港以25.4万/年位居榜首。平和学校则以26.58%的涨幅创下最高纪录,调整后学费20万/年。
全区26所学校中,14所上调学费,其中外籍学校占7所,涨幅2.9%-6.96%;民办学校同样7所涨价,幅度4.58%-26.85%。
青浦区
青浦区作为国际教育新兴区域,学费水平相对平稳。
外籍学校西华以30万/年(涨幅9%)领跑全区,而民办的宏润博源虽涨幅超10%,学费仍控制在19.5万/年。
松江区
松江区虽地处偏远,却因包玉刚、领科两大名校而稳居国际教育高地。值得注意的是,全区仅这两所头部学校上调了学费。
曾以"贵族"著称的包玉刚,在经历20%涨幅后学费达21万/年,虽仍居高位,但相较于新兴国际学校已不再突出。
另一所名校领科涨幅控制在10%以内,但调价后21.5-23万/年的学费仍超越了阿德、励滕等学校。
宝山区
宝山区与青浦、金山一样,正成为国际教育的新兴区域。24年上海金瑞学校高中部首次招生,行中国际部也新设项目。
区内交中IB作为公办国际课程中心,学费保持稳定;而宝山世外、创艺、WLSA等民办学校今年均上调学费,其中艺术类院校创艺以19.8万/年成为涨幅最高者。
黄浦区
黄浦区三所学校学费稳定,今年持平未涨价。
静安区
静安区作为市中心区域,国际教育收费同样保持亲民。
除市西中学公办国际班外,区内两所民办学校性价比突出——即便是涨价15%的田家炳国际班,学费仍控制在15万/年以内。
虹口区
虹口区作为市中心区域,国际学校学费同样实惠。
区内克勒国际部上调学费至17.8万/年,成为最贵选择。
而上外系的两所国际项目——立泰和贤达,不仅学费更为亲民,且保持价格稳定。
奉贤区
奉贤区作为郊区代表,国际教育收费同样亲民。
公办国际班维持原价,而唯一涨价的民办学校涨幅超6%后,年费仍控制在13.8万元的实惠价位。
其他区
上海远郊及部分近郊区域的国际学校普遍保持较高性价比。
位于崇明岛的新纪元双语学校成为例外,在升学成绩显著提升的背景下,今年学费上调至近20万/年。
国内国际学校学费涨幅相对稳定,尤其"21所"等学校需经物价局核定,不会像海外留学那样疯涨。
另外,教育投入还是要量力而行,在保障家庭必要开支的前提下,为孩子预留合理的教育经费,而非勉强承担超出能力范围的开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