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德国留学,大家脑海里跳出的第一个关键词,十有八九是“免学费”(巴符州除外)。这块金字招牌吸引了全球无数学子。
最近,在德国一个非常重要的“教育大州”——北威州(NRW),一场关于大学预算和资金来源的讨论,也悄悄登上了媒体的专栏版面。
北威州的大学或将收学费这件事其实早有苗头,早在今年5月,亚琛工业大学已经放出针对“非欧盟学生收取一定学费”的消息,引起大范围热议后,亚琛工大官方也作出了详细回应。重磅!亚琛工业大学官方回应「非欧盟学生收费细节」!
那,这会是德国免费教育模式转向的信号吗?
先别慌,让老师带你深度解读一下。
-01-导火索:1.5亿欧元的预算缺口
首先,这不是一个“突发政策”,而是一场由“钱”引发的讨论。根据德媒《莱茵邮报》(RHEINISCHE POST)的报道,北威州(NRW)的高校被要求在下一年节省约1.5亿欧元的开支。
这笔不小的数目让高校们“压力山大”。因为大学能获取额外收入的渠道非常有限,经费一砍,教授的科研、课堂的质量、学生的体验都可能受到影响。

专栏文章报道©️RHEINISCHE POST
-02-重提学费钱从哪儿来?
总得有人想办法杜塞尔多夫大学的经济学教授Justus Haucap就在一篇专栏文章中,提出了一个“老生常谈”却又很敏感的建议:是不是该考虑让学生分担一点成本?

专栏文章报道©️RHEINISCHE POST
要知道,北威州在2011年冬季学期就已经取消了学费。现在重提此事,他的论点是什么呢?
- 对比的“不公平”:Justus Haucap教授提到,在德国,很多父母送孩子去托儿所(Kita)需要缴费,而大学教育(未来能带来高收入回报)却是完全免费的。
- “免费”不等于“廉价”:他认为,目前这种“免费但资金不足”(unterfinanzierte)的教育模式,从长远看并非明智之举。
- 邻居的“榜样”:他举了荷兰的例子,荷兰每年学费约2601欧元,但大学毕业生比例(超50%)比德国(40%)还高,并且荷兰高校吸引的国际学生比例(约1/3)是德国的两倍。

各国留学 学费及生活费用参考©️网络
-03-德国留学党先别慌!
看到这里,准备申请的同学和家长可能心里“咯噔”一下:德国留学的最大优势要没了吗?
请注意!这只是一篇“专栏文章”,代表的是教授的个人观点,绝非德国政府的已确定的官方新政!这条讯息之所以值得我们关注,不是因为它会“劝退”我们,而是因为它暴露了两个关键信号:
信号一:德国人比我们更在乎“教育质量”。
这场讨论的本质,不是“该不该收费”,而是“如何保证大学的钱足够用”。与其让所有人享受“免费但资金不足”的教育,德国的精英学者宁愿公开讨论“收费”这个敏感话题,来确保科研和教学的顶尖水准。
亚琛工业大学(RWTH)©️RWTH官网
信号二:“免费”是福利,但“高质量”才是德国大学的核心价值。选择德国留学,真的是因为它“免费”吗?不全是。老师相信更多人看中的是它严谨的学风、扎实的科研实力和高含金量的文凭。
正如那位教授的例子,荷兰大学收费,但依然吸引了大量国际生(包括德国人自己)。这证明了:对于顶尖大学而言,教育质量和学术声誉,永远比“是否免费”有更强的吸引力。
-04-我们该如何看待?
对于计划留学的家庭而言,这条消息非但不是“劝退信”,反而是一个“定心丸”:现状不变,安心申请:德国(除巴符州外)的公立大学目前依然免学费。
一个专栏观点要成为全德意志16个州的统一政策,还有极其漫长的路要走。大家按原计划申请即可。
保持关注,放平心态:未来留学成本是否会调整?有可能。但这恰恰证明了德国教育“物有所值”。德国人自己正在努力确保这份“价值”不因财政问题而缩水。
把握机会:至少在当下,德国依然提供了全球性价比超高的顶尖精英教育。与其担心尚未发生的“成本上涨”,不如现在就开始一步步认真规划,努力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去抓住这份高含金量的“免费午餐”。
需要德国大学升学服务,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咨询咱们的升学指导老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