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学校新生必看 | 新生入学四大困境该如何破解?

暑期就要结束了!贝赛思、深国交等国际学校下周就要正式开始新学期啦,不知道各位同学们是否准备好迎接新学期了呢?

对于部分公立转国际学校的同学来说,越是临近开学,就越是紧张、焦虑!因为公立转国际的同学面对国际学校新环境,往往出现的问题更多!

不同于公立学校,国际学校的授课语言、上课方式、课程进度、课堂氛围等均是全新的挑战。孩子能不能适应新环境?能不能跟得上课程知识点?

别担心,这里为大家准备了一份国际新生开学指南,涵盖了开学季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和挑战,一起来看看吧!

国际学校新生,开学新挑战

很多孩子从国内学校转到国际学校后,会觉得很不适应,主要是因为这几大方面的不适应。

1)语言障碍

国际学校普遍采用全英文或双语教学,对学生英语能力,特别是学术英语(如学科术语、论文写作)要求很高。

许多学生入学后难以适应,面对数学、科学、历史、经济等科目中陌生艰深的英文词汇,常陷入理解障碍,影响课程学习进度。

国际学校新生必看 | 新生入学四大困境,该如何破解?

晦涩难懂的历史学科词汇

长此以往,不要说学业进步,能跟上课程进度都是一大难题,且会对孩子的心理产生严重的打击,不利于孩子的日后心理健康。

⭕建议:同学们进入国际课程体系,要学会把语言的角色从“需要掌握的工具” 变成“学习知识的媒介”(从“学习英语”转变为“把英语作为工具去学习其他课程”)。

2)学科知识衔接不上

国际课程与公立学校课程在知识点覆盖和难度上存在显著差异

就拿贝赛思来说,贝赛思各年级的课程知识点明显比国内同年级范围要广些。比如:

在小学阶段(G1-G3),贝赛思数学与科学合并授课,学习进度较公立学校提前1个年级。例如,G3学生需掌握小数、分数、几何等知识,而公立学校通常在更高年级才引入这些内容。

而到了初中和高中阶段,贝赛思数学课程进度大幅超前。例如:G8-G9:涉及二次函数、三角函数、向量等高中知识,公立学校一般在高一或高二才学习这些内容。

对没有提前学习过的学生来说,这就是一个超前跨越,无论是从知识积累、学科认知、专业素养、课程吸收上来说,都是一个量变和质变。

⭕建议:建议同学们在入学前了解对应的体系框架:比如课程分为哪些类别、核心培养目标是什么、考核方式包含哪些维度(考试、项目、课堂参与等),对整体学习路径有清晰认知。

贝赛思新生必看!贝赛思校内课程全解读,附无缝衔接攻略~

新生必看!深国交2025学年课程体系大变革,AP课程增加至15门 || 课程解读系列

新生必看!AISSU展华&云海谷书院课程体系全解析,如何快速衔接?|| 课程解读系列

其次要针对性查漏补缺:结合初中阶段的学习情况,对自己相对薄弱的学科领域,梳理基础逻辑和核心方法,为衔接新内容扫清障碍,不必纠结于难题。

3)评价体系要求更高

国内学校主要看考试成绩,分数高就是学得好。但国际学校除了国际课程的成绩评定往往是多元综合的,不仅看期末大考,课堂参与、作业质量、小组合作表现等过程性评价占比很高。一次认真的课堂发言、一份按时提交的作业、一个高质量的小组项目,都可能影响最终结果。

例如,贝赛思的GPA主要分为两部分:成绩的70%来自于该学年四个评分阶段的综合平均分,另外30%来自于学年末的综合考试成绩。

具体构成因素包括各种标准化考试成绩、课堂测试、课堂表现、出勤率、家庭作业、项目学习、实验室考察等。

⭕建议:这就要求学生必须要有自我管控能力,把各项成绩构成因素都把握好。可以建立任务管理习惯:无论是用日程本还是电子工具,清晰记录各项任务的截止时间、优先级,避免遗漏。

其次拆分复杂任务:遇到大型项目(如调研报告、小组展示等),将其分解为若干个可执行的小步骤,每个步骤设定明确的完成节点,避免最后突击导致质量下降。

4)心态转变

从熟悉的环境进入全新的校园,同学们会出现焦虑、迷茫、不适应的情况。比如:

  • 学术恐惧:全英文授课听不懂?专业术语记不住?
  • 社交恐惧:怕被国际生圈子排斥?不敢用英文表达观点?
  • 自我怀疑:“跟从小读国际学校的人比,我是不是太差了?”

其实这些都是非常常见的,不要过度自我怀疑。这时我们可以将「害怕」转化为「可行动的具体方法」:遇到知识点困惑,及时向老师请教;语言交流有障碍,从简单表达开始尝试,同学和老师都会给予理解和包容

国际学校的氛围更鼓励试错,承认不足并积极解决,反而能加速进步。

【竞赛报名/项目咨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开学倒计时!贝赛思新学年首场MAP考试高分攻略来啦!

下一篇

上海三公高中升学率有多高?三公备考如何规划?

你也可能喜欢

  • 暂无相关文章!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