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贝赛思最新校历安排,新学年将于8月18日正式开学,暑假已进入倒计时。
按照贝赛思的学术评估体系,学校通常会在9月开学初组织MAP测试,用于科学评估学生的阶段性学术成长。
因此,贝校学子们除了要调整状态迎接新学期,还需为开学后的首场MAP测试做好准备。
今天,老师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什么是MAP测试?它的考查重点有哪些?如何高效备考?
01MAP测试是什么
MAP(Measures of Academic Progress)由NWEA(美国西北测评协会)根据美国CCSS标准以及AERO标准制定,是一项基于网络的电脑自适应测试。
MAP考试内容
- 题型:单项选择题、拖放式填空题、匹配题等
- 适用年级:2 – 12年级
- 测评科目:Math数学、Reading英语阅读、Language usage英语语言运用、Science科学(只有部分国际学校高年级入学考)
- 测评时间:60分钟左右/科
MAP考试词汇要求
MAP 测试对于不同年级、不同语言发展水平的学生有着不同的词汇量要求。G3-G5的常备词汇要求在3000-4500,G6-G8需要5000-7000的词汇量,而G9以上更是需要掌握8000以上的常备词汇。
02MAP测试重点内容
MAP测试涵盖数学、语言运用、阅读和科学四门学科,不过在贝赛思校内,MAP测试通常不包含科学科目,主要聚焦于MAP数学、MAP阅读以及MAP语言运用这三项。
其中MAP 测试一般从 K 班开始(不同校区会根据教学安排略有差异),各科目考察重点如下:
MAP数学
主要考察内容(随年级递增难度,不同学段侧重点不同):
➤ 数感:
包括加减乘除运算、数值大小比较、数的性质等基础概念;
➤ 计算和解决问题:
涉及整数、分数、小数的运算,以及将数学知识应用于现实问题的求解;
➤ 代数:
涵盖最简式化简、方程求解、函数概念及图形绘制等;
➤ 几何:
包含平面与立体图形的识别、图形变换(平移、旋转、对称)、相似与全等判定等;
➤ 测量:
涉及周长、面积、表面积、体积的计算,以及时间、金钱、角度、质量、长度等单位的实际应用;
➤ 统计概率:
包括数据整理与分析、概率计算、图表解读等。
MAP阅读
➤ 信息类文章(Informational Text)
○提取并理解文章的关键思想和细节信息;
○分析主题发展脉络,基于文本内容做出合理推测;
○评估文章观点的客观性,判断论据对观点的支撑力度。
➤词义与词汇(Vocabulary)
○识别单词间的逻辑关系(如同义、反义、因果等);
○理解词根、词缀的含义,掌握词汇构成规律;
○结合上下文语境,解读多义词在具体文本中的含义。
➤文学类文章(Literature)
○分析文学作品的文本结构(如叙事顺序、伏笔设置等);
○理解作者的写作技巧(如修辞手法)和创作目的。
注:题库按年级分为三个阶段 ——KG-G2、G2-G5、G6-G12,难度随学段递增。
MAP语言运用
➤ 写作惯例(Language Mechanics):
考察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大小写规则及拼写准确性;
➤ 语法和使用(Language Grammar and Usage):
涵盖词形变化、时态一致性、句子结构完整性、短语搭配合理性及从句运用等;
➤ 写作应用(Writing:Plan, Organize, Develop, Revise, Research):
评估学生对篇章的规划能力、逻辑组织能力、内容展开深度、文本改写技巧及学术调研写作的基础素养。
注:G2-12 年级共用一个题库,难度随年级动态调整。
03MAP测试备考攻略
扩大词汇量
词汇是MAP测试的基础,尤其是阅读和语言运用科目,对词汇量的要求随年级递增而提升。
以G3-G5 为例,通常需要掌握3000-4500个核心词汇及1000 个拓展词汇,才能更从容地应对文本理解和题目分析。
建议结合年级对应的词汇清单,通过语境记忆、词根词缀归纳等方式强化积累,为阅读和语言运用打下扎实基础。
熟悉考试题型
贝赛思MAP测试的各科题型有其固定规律,提前熟悉考法能提高答题效率。
以阅读为例,题型多为选择题,涵盖信息查找、推理判断、观点偏见分析、因果关系梳理、主旨概括、文本逻辑结构解读、作者写作意图及手法分析等。
通过针对性练习,可快速掌握各类题型的解题思路,避免因不熟悉考法而失分。
进行模考
MAP测试为电脑自适应考试,与纸质测试的答题体验存在差异。部分学生在纸质练习中表现稳定,但机考时因不熟悉操作流程、界面交互(如拖放、匹配等功能)或时间把控方式,容易影响发挥;
所以,建议考前可以进行上机模拟训练,熟悉系统操作和答题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