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众多家庭在留学与高考之间面临“双轨抉择”的困扰。不少家长常问:“普通高中和国际部之间能否互相转学?”要解答这一问题,我们首先需要明晰两者的定位与特点。
普通高中:聚焦高考的传统路径
普通高中以国内高考为核心目标,课程设置与教学节奏均围绕这一考试展开。学生在普通高中的学习路径相对固定,目标明确——通过高考进入国内大学。
国际部:专注海外升学的选择
相比之下,国际部则完全脱离高考体系,主要提供AP、IB、A-Level等国际课程。学生一旦进入国际部,学籍便与国际课程体系绑定,这意味着他们将专注于海外大学申请,无法参加国内高考。
以北师大实验中学国际部为例,该校每年会从普通高中接收少量转学生,但国际部学生则无法反向转回普通高中。这清晰表明,国际部与普通高中的学籍相互独立,转学通常需要满足特定条件。
因此,对于考虑国际部的学生和家长而言,必须明确:选择国际部,就意味着完全放弃高考,专注海外升学路径。这一决策需要家庭根据孩子的教育目标和未来规划慎重考量。
公立国际部发展历程
国内公立国际部的兴起,主要是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高中生留学需求。为将国际教育理念融入本土教育,众多高中与海外院校合作,引入国际课程体系,逐渐形成独具特色的“国际部”学制。
以北京为例:国际部历史可追溯至2009年。在最初几年里,国际部展现出强劲发展势头,招生分数和口碑逐年上升,在2016年达到高峰,当时国际部录取分数线普遍超过普通高中的本部。随着留学热度波动,国际部发展逐步趋于平稳。
截至2025年,北京公立国际部数量已增至26所,新增校区步伐仍在持续。
重要提示:并非所有“国际部”都对国内学生开放。北京有三所国际部仅招收外籍和港澳台胞子女:人大附中国际部、北京四中国际部和清华附中国际部。家长了解信息时需仔细区分,避免混淆。
对于意向通过国际部出国深造的家庭,建议关注明确面向国内学生的项目。例如:
- 人大附中招收国内学生的项目为“人大附中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简称人大附ICC)
- 北京四中针对国内学生、以出国为目标的项目是“北京四中国际校区”(简称北京四中IC)
这些项目通常提供更符合国内学生需求的课程设置和升学指导。
北京公立国际部梯队划分
北京公立国际部的梯队划分基于多年申请成果、招生分数、课程质量及家长口碑等多方面因素。以下是综合多方信息后的梯队排序:
第一梯队:实力领跑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国际部、
北京十一学校国际部、
人大附中ICC、
北京四中国际校区、
一零一中学国际部
第二梯队:特色鲜明北师大二附中国际部、
八十中学国际部、
北大附中道尔顿学院、
北京二中国际部、
北师大附中国际部、
北京中学国际部、
首师大附中国际部、
北京人朝分实验学校(民办)
第三梯队:潜力可期北京八中国际部、
人大附中西山国际部、
八一中学国际部、
北京三十五中国际部、
亦庄实验中学国际部、
汇文中学国际部
此外,还有近几年新开设的国际部:
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国际部、
北京交通大学附属中学国际部、
北京市第一零一中怀柔分校国际部
北京市第十八中学中美项目班
报考北京公立国际部条件
户籍要求:主要面向北京户籍学生招生,部分学校也接受符合特定条件的非京籍“九类人”申请。非京籍学生报考时,除实验、三十五中、师大附中国际部明确不招收非京籍学生外,其他学校大多提供一定名额,但非京籍学生需在区排名和托福/雅思成绩上更具竞争力。
学术成绩要求:
- 中考成绩:一般要求在580分左右,优质公立国际部要求620分以上
- 加试成绩:中考分数公布后,学生需打印成绩单,携带相关材料到目标学校报名,参加学校组织的加试,根据加试成绩择优录取
英语能力要求:因教学语言多为英语,学生需具备出色英语应用能力。提供托福、雅思等标准化考试的优异成绩将大大增加录取机会。
面试/笔试要求:部分学校可能要求面试或额外笔试,以评估学生综合能力和适应性。
如何选择适合的国际部?
1. 留学目标与课程选择若目标为美国顶尖大学,可优先选择以AP课程为主的国际部;若倾向英联邦国家(如英国、澳大利亚等),则可侧重提供A-Level课程的学校。课程体系选择应与留学目的地教育体系相匹配。
2. 转学政策与规划部分国际部(如北师大实验中学)允许普通高中学生高二阶段转入,但需提前规划课程衔接,确保学术背景连贯性。建议家庭在高一或高二初期开始关注转学政策。
3. 实地考察与资源评估建议参加学校校园开放日,实地了解师资配比、课外活动资源及升学支持体系。通过与在校学生、家长和教师交流,获取真实学校信息,辅助决策。
参加开放日活动及投递简历要点
每年5月,许多学校会举办开放日活动,这为家长和学生提供了深入了解学校的机会。参加开放日时,务必关注:
- 升学规划专业度:了解学校在升学指导方面的专业性和资源
- 学生培养倾向性:观察学校对学生培养的侧重点,是否与孩子兴趣目标契合
- 整体教育理念:评估学校教育理念是否合理,如对电子设备的管理是否与家庭做法一致
如计划深入了解某所学校,建议尽快准备简历。投递简历是向学校表达意向的第一步,也是获取进一步评估机会的关键。
简历准备要点
- 遵循学校要求:如学校有规定简历模板和投递方式,请严格按照要求准备
- 自制简历模板:如需自制简历,确保内容简洁明了,重点突出
- 展示学术能力:简历核心是展示学生学术能力,包括成绩单、区排名和托福成绩等
4. 梯队排名的理性认知梯队排名可作参考,但不应成为唯一决策标准。选择国际部时,需综合考虑孩子性格特点、学术基础、兴趣爱好及家庭经济条件。适合孩子的教育路径才是最优选择。
5. 选择的适配性与长期规划公立国际部的选择本质上是家庭对教育路径的长期规划。无论选择国际部还是普通高中,没有绝对优劣之分。关键在于是否与孩子个人特点和家庭目标相匹配。建议家庭在充分了解和评估后,做出最适合孩子的选择。
报考国际部常见问题
1. 春招和秋招的区别
招生对象不同
- 春招对象:一般是九年级上学期学生
- 秋招对象:一般是九年级下学期学生
入学时间不同
- 春招:每年10月开始,11-12月高峰,次年1月结束,3月开学
- 秋招:每年3月开始,4-5月高峰,8月结束,9月开学
入学考试不同春招和秋招的入学考试有所差异。春招主要考察数学、英语和面试,与秋招类似,但多数学校使用中文卷,仅少数提供英文卷或中英文卷可选。春招无需提供一模/二模/中考成绩,而秋招通常需要这些成绩参考。
春招竞争相对较小,适合一模、二模后转向国际学校的学生。春招学制比秋招多出半年,学生可利用这段时间进行课程预学或语言强化。
适合春季入学的学生类型
- 已基本完成体制内九年制义务教育所有知识点学习的学生
- 明确不走体制内升学,且未来有海外求学目标的学生
- 学习能力较强,语言基础薄弱的学生
2. 公立国际部招生时间轴
- 零模后:初三上学期期末考试(零模)后,各区出区排名,一梯队国际部会根据零模区排名+托福/雅思分数+笔面试成绩录取30%名额
- 一模后:中考一模后,一梯队大规模组织笔面试,录取50%名额,二梯队陆续有所动作
- 中考前后:中考后出分前的8天还有笔面试及录取,中考出分后当天及后两天大规模组织笔面试,之后基本结束招生
3. 国际部简历何时投递?
建议零模出成绩后立即投递简历。若后续一模、二模或托福/雅思成绩有提升,及时更新并再次投递。
去年有学生零模后投递并参加笔试面试,虽初次面试未过,但一模后更新成绩再次投递,最终成功进入一梯队。
注意关注学校简历投递方式更新,如某校从邮箱投递改为扫码填写,家长需及时调整。如非常意向某国际部,投递后可主动电话沟通,有家长因此获邀参加内部比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