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孩子中考转轨读IB可行么?最大的难点在哪里?
中考后转读IB可行,主要难点为:
1. 学习方式转型
中考习惯记背知识点和刷题,但IB要求学生主动探究、批判性思考和跨学科联系(比如用数学分析经济问题)。
2. 英语要求较高
IB上课、看书、写论文都是使用英语,尤其是要写几千字的研究论文(EE),中考转轨生的英语水平会面临挑战。
3. 必修科目较多
要同时学习6个科目+知识理论课+大论文+大量社会实践(CAS),十分考验时间管理。
4. 考核方式灵活
除标准考试外,还会通过报告、实验、演讲、项目研究等方做全面评估,IB更注重考察学生学习的过程。
所以想成功转轨,建议:
●提前强化英语:尤其是学术英语写作和阅读能力。
●考虑过渡课程:很多IB学校有1年的“预备班”(Pre-DP),专门帮学生适应IB思维和节奏。
●认真评估孩子:重点看孩子的好奇心、主动性、自律性、抗压能力是否够强
●提前了解试听:最好让孩子先来学校提前试听体验一下课程。
针对中考后想转轨IBDP课程的学生,上海阿德科特2025年秋季新增IBDP课程,如若读完前两年预备课程,学生感觉难度较高不太适应,依然可转回学校本身的A Level班继续攻读:
IBDP课程(国际文凭大学预科项目)为两年制(符合IB全球统一标准,针对16-19岁学生),主要面向高中最后两年(11-12年级)的学生。学生完成IBDP后可申请全球大学;课程本身为两年制,“四年制”是Pre-IB+Pre-DP+IBDP的组合路径。
上海阿德科特学校校园咨询日:
开放日:
2025年8月16日
学生流程:
11:50-12:20 入校签到/就餐
12:30-13:00 集中听讲
13:10-15:10 能力测评
15:20-16:00 课堂体验
16:00-16:30 校园参观
家长流程:
11:50-12:20 入校签到/就餐
12:30-13:00 集中听讲
13:10-15:30 家长面对面
15:30-16:00 互动交流
16:00-16:30 校园参观
学校地点:
上海市松江区外青松公路9488号
上海阿德科特学校(上海市松江区科德高级中学)是英国阿德科特学校的第一家海外分校,坐落于上海松江佘山脚下,占地面积90000平,环境优美,教学设施完善。自2018年创校至今已培养出共14位牛剑精英学子,数百名世界百强名校毕业生,其中四位牛津本硕连读。
截至2025年,教职员工共计200余人,中外教比例为4:1,其中85%以上拥有硕士学位,8位拥有博士学历,2位博士后。在校学生共计700余人。
90000m绝美英伦校园
2000+国际竞赛获奖记录
100+素质拓展课程&学生社团
630W+丰厚奖学金
12大国际权威教育机构认证
85%以上教职工有硕士学位、10%博士学位
培养出14位牛剑精英学子
(图片来源自学校)
上海阿德的IB课程有什么突出特色?
1. 顶配师资
由知名国际学校外方校长领衔,执教团队70%以上来自牛津、帝国理工、宾大等全球顶尖名校,均具备IB教资及全球教研背景,深度把握IB课程体系精髓。他们在跨文化教学场域中,以学者视野引导学生开展批判性探究,构建沉浸式学术场域。
2. 多元升学路径
除常规美加方向外,学校开设港新IB特色项目,学生可凭借IB成绩直接申请港新名校,对比A Level,IB考生的名校录取率更高。以香港地区为例,历年IB考生获港大、港中文等顶尖学府录取比例超92%,100%进入港八大。
3. 共享集团优质教学资源
依托全球5000+联网学校的优质教育资源,学生可享有跨校区学术协作平台、国际课题库及顶尖夏校资源。基于雅力全球校园的优势,实现课程研发成果与跨校区教学实践的高频共振,确保教育资源的持续进化与前沿性。
4. AGP项目二次升级
通过1:2超优师生比确保个性化关注,提供覆盖6大领域的14门精选课程满足多元需求;同时,100%科技赋能(数字平台+AI辅导)与50%外教全英文授课环境深度融合,构建动态、国际化的学习场域;并创新引入每周半天的PBL学习,打破学科界限,在真实场景中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跨学科能力与全球素养。
上海阿德科特学校的特色学术项目——AGP项目是什么?
AGP项目
AGP,全称 Adcote Genius Program,是上海阿德科特学校面向具备牛剑、藤校申请潜力学生所设立的精英人才培养计划。
从A1年级起,它就为学生匹配专业导向、课程拓展、背景建设、学术阅读、升学指导和面试支持……系统陪伴学生从“兴趣”走向“顶级申请力”。
项目自创设以来,始终以“倾心优生、出类拔萃”为核心理念,帮助学生拓宽学术视野、深挖专业兴趣、规划升学路径、塑造国际化思维。2025届毕业生中,AGP项目名校的高录取率和背后的系统学习与升学规划,这并不是巧合。
定制化路径
“定制化,是AGP最大的特点。”AGP学术总指导、生化学科组组长Aaron老师介绍,“我们不是培养一类学生,而是帮助每位学生走好属于自己的学术路径。”
Aaron老师将“定制化”拆解为三大核心逻辑:
首先,是专业导向的入选与分层。AGP项目的入选考试分为文理两个方向,理科方向必须考数学,另一门根据专业意向而定——如申经济专业则考“数学+经济”,申工程则为“数学+物理”。进入项目后,学生会先接受普适性学科的深度训练,再根据申请专业路径开展定向模块学习。每个学生的路径都不一样,但都有明确的深化方向。
其次,是高阶学术阅读与延伸训练。Aaron老师特别强调:“在AGP项目里,我们会为每位学生推荐与专业密切相关的阅读书目,这些书目多数不在课本中,有些甚至是大学阶段的核心教材。”通过阅读、讨论与反思,学生不仅补全了知识结构的“盲区”,更逐步建立起学科视角、逻辑框架与批判思维。
最后,也是最核心的,是对每个学生的“因材施教”。“每个孩子的成长节奏不同,我们不能只看成绩,还要看表达力、沟通力、思维方式。”
Aaron老师举例说:“我们班有个宋同学,他学术能力很强,但面试初期表达能力相对薄弱。一开始我们发现他明明知道问题答案,却总是因为紧张而答不完整。于是,我们布置推荐阅读后,并不只是交作业,而是带着他一起讨论内容,让他逐步建立表达信心。我们还组织小型沙龙、模拟面试,让他说、让他练。”
在剑桥正式面试那天,宋同学坦言:“我准备得很充分,老师陪我练的很多问题也真的遇上了。整场面试就像一次深度讨论,我很享受。”
A2年级主任兼卓越学院办公室负责人Vivi Fang 说:“AGP不是帮学生设定一个目标,而是陪他们一起发现目标、验证目标、最终实现目标。项目的成果是厚积薄发的,是建立在日常每一次写作、讨论、面试训练、反馈迭代之上的。”
她强调,AGP从来不是一个精英圈层,而是一套“谁都可以进入,只要你想发展”的教学机制。
不是“被规划”,而是“主动成长”
“最大的变化,是孩子开始不再等着我们催促。”贾同学的父亲这样形容女儿的变化。
进入AGP项目之前,他一度担心女儿“被动学习、随波逐流”;但现在,女儿会自己制定时间表、主动规划背景活动,甚至不需要家长过问就能全程执行。“我们反而变成了她的‘执行团队’,她很清楚自己要什么。”
最终,2024届优秀毕业生贾同学被美国机构学院录取。这所学校极度重视学生的思维能力与主动性,录取率低于藤校,也更需要“学术力”之外的综合素养。
“我和她妈妈从小最重视的一件事,就是培养她的独立性和责任感。”
这份从小养成的“自我驱动”,在AGP三年的陪伴下彻底激活:她开始主动规划学业、沟通表达上也越来越自如,不再是我们提醒她要努力,而是她自己愿意为目标不懈付出。
AGP没有替她决定人生,而是陪她摸索、试错、确立目标。
她最终斩获了英国华威大学、南安普顿大学、爱丁堡大学,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和麦吉尔大学,以及澳洲墨尔本大学和悉尼大学等名校的offer,最终选择了华威大学的MOS专业。“我们看到的变化,不只是申请结果,而是她开始真正意识到——未来是她自己的责任。”
这些变化,不是一次升学培训就能带来的成果,而是一套贯穿三年的系统陪伴与价值引导的结果。当孩子开始为自己的未来作出选择,这一切就已经意义非凡。
从制度到行动,AGP是一套“系统性支持工程”
AGP项目是面向全校具备学术潜力与发展意愿的学生开放申请。每位入选学生都将获得覆盖课程学习、背景提升、竞赛指导、升学规划等多方面支持,三年一贯、全程托管。整个培养路径分为两个阶段、四个核心模块:
阶段一:基础建构
A-Level课程深度引导
学术延伸课程与专题阅读
思维表达与学术写作训练
阶段二:升学冲刺
海内外竞赛训练营(如英国化学奥林匹克、ETQ历史竞赛、TMUA专项训练等)
高含金量背景活动设计
文书与面试深度打磨
一对一升学指导,匹配专业导师
除此之外,项目内学生享有学校独创的“三导师制”支持体系:
班主任:情绪管理与日常节奏陪伴
学导:学科拓展与竞赛指导
升导:升学路径规划与申请执行
正是在这套体系推动下,2025届AGP学生在多个学术方向上全面开花,交出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单。
阿德科特学校今年AGP毕业班的表现尤为亮眼——1封牛津录取,9封牛剑面邀,7封帝国理工,2封LSE,28封UCL……G5录取率近150%!而更令人欣喜的是,这些录取,并不单单集中在“理工强项”上。从材料科学、生物化学到历史与政治、插画与艺术,AGP项目正在多学科、多维度地实现全面突破。
网红校园
| 南北校区
| 学习设施
教室、图书馆、多功能报告厅、画室、实验室、计算机教室
| 运动设施
高尔夫练习场、足球场、篮球场下沉广场
| 餐饮设施
餐厅、咖啡厅
| 住宿设施
注:本文信息和图片来源自学校官微,经整理后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