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耀中浦东校区毕业生采访

草木蔓发,春山可望。

青春的光景,总在不经意间悄然绽放。当IB分数尘埃落定,2025届毕业生也正式告别了熟悉的校园,带着一份从容与希冀,他们踏上了属于自己的星辰大海。

回望这一届毕业生,他们当中有执着于旋律的“音乐家”,也有沉醉于万象的“科学家”;有在赛场上挥洒汗水的体育健将,也有将目光投向社会、关注公共议题的“行动者”……他们的存在,始终为耀中这个大家庭注入无限活力。

在他们奔向未来之前,这个暑假,我们邀请了几位优秀的学生代表,听他们讲述自己的故事。它们或许细腻温柔、或许坚定果敢、或许感性动人。这些故事中不仅是成长足迹的见证,更是一份对过往岁月的告别,和对成年人生的郑重启程。

CLASS OF 2025

Alex

上海耀中浦东校区

录取大学:伯克利音乐学院、曼彻斯特大学、爱丁堡大学、伯明翰大学、利兹大学等

Story ofAlex

小学一年级时,Alex便加入了上海耀中。十三载光阴里,这所校园见证着他的多面成长:既是沉浸创作的耕耘者,也是深度思考的探索者;是绿茵场上稳健的后卫,亦是舞台上专注的演奏者。

他说,音乐于他而言,从来不止是一项兴趣,更是一段贯穿成长的旅程——自七岁拾起第一把吉他起,他便在旋律与和弦中找到了独属自己的表达出口。

Alex的创作灵感,常源于生活中那些微小却动人的瞬间:机场天边初绽的日出、突如其来的情绪涟漪,甚至是午夜时分不期而至的一段旋律。他尝试将中东调式与爵士元素相融,创作出兼具异域风情的作品;在视觉艺术领域亦颇有心得,从丝网印刷、油画、水彩到拼贴,每一种媒介都成为他抒发情绪、观察世界的载体。

他在创作时总会自觉考虑不同文化中的美学差异与情感表达,敏锐地捕捉那些跨越语言和背景的共鸣时刻——这份跨文化的理解力,不仅拓宽了他的艺术视野,也赋予了作品更深的内涵与触感。

音乐之外,Alex在运动场上同样活力四射。作为校足球队的中后卫,他在SISAC、ACAMIS等赛事中展现出出色的防守指挥能力。他坦言,身为防线核心,必须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而这些经历也让他学会了在压力中保持冷静思考,成为团队可信赖的支撑。

学术方面,他在各类国际数学竞赛中屡创佳绩,连续多年斩获耀中奖学金,尽显严谨扎实的学习素养。

他亦是学生领袖团队的重要一员,曾与三位同学共同创立“Learner Lab”学习空间,利用午休时间为有需要的同学提供学业支持,让“学生帮助学生”的精神在校园里落地生根。

谈及未来,Alex希望能将兴趣深耕为事业成为一名为影视、游戏创作音乐的作曲人,同时涉足多个领域,不被单一身份所定义。

Alex的故事,是一段关于热爱与坚守的旅程。他以理性思辨构筑逻辑的骨架,用艺术感知为青春晕染色彩。

未来的他或许会拥有诸多不同身份,但无论身处何方,那份对创作的执着与对生活的热忱,终将持续指引他笃定前行。

Levona

上海耀中浦西校区

录取大学:香港大学(全额奖学金)、香港中文大学(全额奖学金)、爱丁堡大学、伦敦大学学院、伦敦政经学院、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等

Story ofLevona

Levona的成长,是一条缓缓展开的长卷。画卷的起点,是她两岁那年,第一次走进上海耀中浦西校区的小小身影。此后十六年,这里成了她熟悉的天地,也成了她的世界。她几乎是在耀中长大的——在这里学会阅读,也学会思考;在这里遇见朋友,也遇见更完整的自己。

“耀中塑造了我看待世界的方式。”她这样说。那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静静无声,却深深扎根心底。在多元包容的学习环境里,她渐渐变得自信而坚定,清楚了自己是谁,也明确了想成为怎样的人。

她加入辩论社和模拟联合国,还登上了TEDx的舞台,在一次次对社会议题的探讨中,她慢慢懂得,公共问题从不是遥不可及的抽象概念,而是与每个人的生活紧密相连。于是,她将目光投向社会,关注起少年法、教育公平、人权保障、公共政策这些宏大的议题——因为她坚信,法律是一种温柔却有力量的改变途径,既能为他人发声,也能让世界变得不同。

而更为可贵的是,她具备对不同文化视角的敏感与包容力。这种跨文化理解力,让她在表达观点时既有逻辑的力量,也有尊重他人的温度——这不仅是她未来作为法律人的优势,更是一种让法律真正有温度、有意义的能力。

她不仅用心思考,也身体力行。作为D1女排的联合队长和学生教练,她总是最先到场、最后离开——既是队员的榜样,也是情绪的锚点。参与Hope Beans公益项目和外来务工子女学校的支教活动时,她用一节节耐心的课、一句句温柔的问候陪伴孩子们成长,也更真切地理解了“倾听”二字的分量。在她看来,陪伴是教育的一部分,是另一种形式的“发声”。

学术方面,她同样表现亮眼。英语文学、地理、环境系统、经济学……她在这些领域多次斩获学术卓越奖,还先后获得IGCSE和曾楚珩女士纪念奖学金。面对繁忙的IB课程、丰富的课外活动与多重角色的切换,她学会了在高压中呼吸,也学会了在需要时开口求助。她常说:“有时候不必一个人硬撑所有,而是要找到能并肩同行的人。”

她始终从容不迫,却用十六年的时光告诉我们:温柔亦可化作坚定,理解世界本身就是一种力量。

Daphne

上海耀中浦东校区

录取大学: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爱丁堡大学、伦敦大学学院、伦敦国王学院等

Story ofDaphne

从小学两年级起,Daphne便在上海耀中开始了她的学习旅程。十二年间,这所校园见证着她从懵懂孩童蜕变为沉稳自信的青年。

Daphne始终对人文世界怀抱着浓厚兴趣。儿时,她常陪伴酷爱读书的祖父母一同翻阅典籍,由此养成了深厚的阅读习惯,也在潜移默化中对历史萌发了强烈的探究欲。

进入IGCSE阶段后,在Hussain老师的引导下,她开始接触政治漫画,尝试以因果梳理与逻辑分析的视角解读历史脉络。历史课从此不再是机械的记忆与孤立事件的堆砌,而成为一种包含讲述、思辨与理解的动态过程,这也成为她思维方式发生转变的重要契机。

除了对阅读与思考的热爱,Daphne的兴趣还延伸至运动和艺术领域。她曾练习高尔夫、游泳和网球,课余时间也会吹奏长笛,用音符舒缓学习的紧张节奏。无论是在操场上奔跑,还是静心沉浸于音乐之中,她都在不断的尝试与调和中,寻得内在的平衡。

这些多元经历也塑造了她对公共事务的自觉参与意识。她多次投身模拟联合国活动,曾担任主席,还代表学校远赴国外,与来自世界各地的青年共议全球议题。在一次次立场陈述与观点交锋中,她不仅锤炼了沟通能力,更深刻理解了多元与分歧的价值。

作为学生会主席,她发起筹款与倡导项目,向低年级同学讲解可持续发展目标。她始终相信,改变未必都是惊天动地的,它也可能藏在日常的一点一滴中,悄然发生。

在紧张的备考阶段,Daphne选择用最朴素的方法应对挑战:每天列出任务清单,逐项完成,再安心睡去。她说,这是让自己踏实下来的方式,也是她学会与焦虑温柔共处的过程。

Daphne的故事,是一位人文学子的温柔书写,更是一份专注而坚定的成长注脚。

【竞赛报名/项目咨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全球6所材料强校硕士课程+申请条件盘点 看看你想申哪所!

下一篇

UCL 24-25学年十大神仙打架专业出炉 你的专业上榜了吗?

你也可能喜欢

  • 暂无相关文章!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