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诺科学校社团风采丨在艺术设计社体验灵感盛宴

社团风采丨在艺术设计社体验灵感盛宴

社团是是学生高中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发展兴趣、锻炼能力、展示自我的重要平台,是学生申请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诺科实践全面育人理念的重要体现。

诺科学术社团以PBL形式开展,在最大限度上保障社团有目标、有内容、有产出,充分给予学生探索和实践的机会;诺科校队及体育社团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让学生锻炼身体的同时,培养体育精神,提升学生集体荣誉感。

让我们跟随小记者们的镜头,去看看本学期的社团又进行了哪些有趣的活动,也让我们来共同期待下,下学期各个社团的精彩内容~

【诺科艺术设计社】

“唰——”一声落下,线条应声而生。衣服剪裁的声音,如清风拂过纸张的轻响,又似利刃掠过丝缎的低吟。阳光透过窗棂洒在布料上,斜斜铺出一片静谧的金色光晕。几位同学围坐在一张大桌前,有人俯身裁剪,有人手执针线,动作专注而细腻。有人在比对版型,还有人轻声交流着创意与想法,偶尔传来一两声轻笑,那是灵感碰撞的声音,是默契生长的痕迹。

艺术设计社是一个充满创意与激情的聚集地,它汇聚了来自不同背景、不同年级的设计爱好者。在这里,社员们通过巧妙的构思与独特的艺术眼光,将无形的想法与情感具象化,赋予世界独特的色彩与形态。社团的每一项活动,都如同一场灵感的盛宴,不仅培养成员们的设计技巧,也激发了他们对美的深刻理解与追求。

社团指导老师

Laura老师

Q:作为社团指导老师,您如何平衡"激发学生自主创作"与"提供专业指导"之间的关系?能否分享一次学生打破常规、让您印象深刻的创作案例?

A:在艺术设计社,自主创新是尤其重要的。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立又独特的想法。但有时他们受困于过多澎湃的思潮而难以开始创作,因此在每个主题创作项目之初,我们会与学生一起明确目标和大致框架,让他们了解大致方向和预期成果。这样学生在自主创作时就有了明确的指导,同时也保留了足够的发挥空间。我鼓励学生大胆尝试新的材料和技法,甚至鼓励他们打破常规,探索未知领域。在这个过程中,专业指导主要出现在创作之前的指引,我尽量不用“专业”束缚他们的想象力。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和风格,这是最可贵的。我们会尊重他们的个性差异,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长处:专业的建议只是为了帮助他们弥补不足,而不应该是规则。

案例:让学生做半立体构成,是学生没有做过的尝试,我们给出了一些式样做参考,让学生理解自己要做什么,但有一位学生没有按照示例的传统式样来做,她在理解的基础上,编织了许多麻花辫一样的式样,最后成功用于最后设计的衣服裙摆上。

Q:社团活动中常面临时间、经费或跨学科协作的难题,您是如何帮助学生克服这些困难的?是否有过通过创新方式解决资源短缺问题的经历?

A:时间问题:我的解决方式是,整个学期我们会制定一个大概的计划,优先安排时间完成最后要完成的成果。后期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计划,确保时间得到高效利用。

经费、协作、创新问题:经费有限,加上我们需要极具想象力和创新性质的活动,因此我们的设计材料大多来自于可持续发展的物品,比如报纸、废弃布料、闲置衣物、废弃纸张等,这样既节省了经费,还易于获取,符合环保理念。学生发挥创意,将废旧物品重新组合、改造,创作出既美观又富有深意的艺术装置。例如,他们利用废弃报纸做成了裙子,用二手牛仔布料做了拼贴等。

Q:在指导过程中,您观察到学生在艺术设计能力或思维方式上有哪些显著变化?是否有学生因社团经历而明确职业方向或实现个人突破的故事?

A:学生们在社团活动中不断接触新的艺术形式和设计理念,他们的创意和想象力得到了极大的激发。从最初的模仿到后来的独立创作,他们的作品逐渐展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风格。也学会了批判性地审视自己的作品。这种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使他们在艺术创作中更加注重细节和深度。社团活动虽然没有完全改变学生的申请方向或者职业,但是为他们创造了某种可能性,更提升了审美能力,并能够具有更广阔的想象力。我认为这不仅提升了他们的艺术设计能力和思维方式,还找到了自己的兴趣,许多学生都在社团经历中实现了个人突破和成长。

社团指导老师

Shirley Xie 老师

这一年来在艺术设计社团的教学让我感受到学生们在创作中的不断成长与突破。上学期我们以Dior为主题,尝试了拼贴的表现方式,运用面料、贴纸等多种材料,完成了一系列富有时尚感的小型服装设计拼贴作品,激发了大家对时装艺术的初步理解。而这学期,我们进一步深化了实践,进行了一次较为完整的服装二次创作项目。从面料小样的探索,到最终选用木耳边和流苏元素,学生们不仅锻炼了动手能力,也提升了设计思维。最后的肌理画体验更是一次跨媒介的延展,希望大家今后继续勇于尝试,不断发现艺术的无限可能。

扶轮社 社长

Senior A 梁敬迪

星座:金牛座

个人关键词:Ambitious Empathetic Innovator

我们社团面临过诸多问题,比如成员技能的差异和设计创意的分歧,我们在问题出现时最重要的是如何去解决问题:关于成员技能差异方面,我们社团里有平面设计专业的艺术生,也有零基础只是觉得做手工有趣的学生,所以设计技能水平的确是参差不齐,但我们有合理的分工以及技能培训,零基础的社员会负责常规的缝纫和剪裁,而专业性强的成员会负责更复杂的制版,比如立体拼接和不对称剪裁,我们取长补短,让团队更高效地制作成品。

关于设计创意分歧方面,这学期我们要给幼儿园的孩子们制作一批成衣,在初期的Brainstorming环节,成员们提出了多种设计方向,比如法式风格、街头风格、与自然结合的风格等,但我们始终没能达成统一,陷入僵局,意识到问题之后,我们暂停了分散式的讨论,而是让每位成员详细阐述自己的创意来源和期望的效果,通过聆听,我们理解彼此,最终利用创意评估标准表,从文化契合度、艺术表现力、制作可行性和成本效益等方面较为客观地做出了选择。此后,我们也积极利用好这套准则保障设计过程的顺畅。

如果让我为社团设计一个"未来规划",我认为分为校内和校外两部分。在校内,我们可以打造艺术校园,与学方合作,在校园内设计并安装永久性艺术作品,如雕塑、壁画等,为校园增添艺术氛围,同时提升社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影响力。在校外,我们可以开展社区艺术公益活动,如为社区居民举办艺术培训课程,将艺术带给更多人群,提升社团的社会形象和影响力。我们还可以去解析政治人物的服装意义——比如为什么特蕾莎喜欢穿蓝色、特朗普的宽领带大西装对他有什么影响等等,这些课题感觉都蛮有趣的。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利用VR/AR技术打造沉浸式艺术体验,带来更加立体的艺术感受。

NCSH社员感言:

Junior A 王梓钰 Fay

在艺术设计社的一年,我收获良多。艺术设计社无疑成功的培养了我的艺术细胞和我的设计技巧。我们做黑白电影拼贴,做植物水拓画,自己从零开始剪裁设计衣服......

谢老师和Laura老师对社团的发展尽心负责。过去的一年,我的技术因为老师们的指导上升了不止一个层次,我的艺术感知力也被深度激发出来了!我们每一次创作都像是在艺术殿堂中更进了一步。

【竞赛报名/项目咨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AP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有什么区别?分别要学什么内容?

下一篇

Common App五年最大升级!2025-2026申请季全新界面与策略调整全解析

你也可能喜欢

  • 暂无相关文章!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