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n’t throw away your shot.”出自音乐剧《汉密尔顿》的这句台词,成了Leo整个高中阶段最坚定的信念。每当他犹豫不决,这句话就像一股推力,在提醒他:先试试,试了才知道答案。在阿德的四年里,他一次次主动出击——从勇敢竞选学院长,到亲手创立社团;从舞台上一遍遍的戏剧排练,到运筹帷幄的导演统筹;从书海深处的潜心求索,到最终叩开伦敦大学学院(UCL)的大门……在上海阿德全人教育的土壤里,他未曾错过任何一次自我表达的机会,也从未停下去理解世界、拓宽边界的脚步。
本期人物 |Leo Li李博瀚
上海阿德科特 2025届毕业生
录取专业:
青年 社会 可持续未来专业
录取院校:
伦敦大学学院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曼彻斯特大学
University of Manchester
格拉斯哥大学
University of Glasgow
利兹大学
University of Leeds
埃塞克斯大学
University of Essex
01、佘山脚下的最美梦中情校:从理念“种草”到一眼心动
Leo初中就在国际体系,一度在不同学校之间反复对比,最终选择了阿德科特。“我当时就觉得这个学校理念很特别,说的是‘全人教育’,是‘看见每一个孩子’,是自由。”他说。那是一种不太一样的教育态度,不只是教你考什么,而是真的在意你是谁。真正让他下定决心的,是开放日走进校园的那一刻。“太美了,真的太美了。”阿德就是那种让他进校第一眼就被吸引的地方。整个学校的氛围就是轻盈、自由、松弛的。
这座佘山底下的最美校园,不仅点燃了他的期待,也为他日后的蜕变埋下了种子。
02、在全人教育的土壤里,他在阿德成长为“多面体”
Leo说,来到阿德科特之后,他第一次感觉“表达自己是被鼓励的”。他是四年全勤的学院长,从G1开始接手学院事务——从一开始的手忙脚乱,到后来的自信从容。
▲Leo作为学院长策划的学院知识竞赛活动
AS年奇妙夜期间策划了最受欢迎的鬼屋项目。他一个人背着六个对讲机,协调场内外的引导同学、NPC和后勤老师。
▲Leo带领学院同学在万圣节策划了鬼屋项目
“那次之后我才意识到,原来自己真的能扛得住一整场大型活动。”他说,“那种成就感真的是一点一点累出来的。”Leo还是阿德科特音乐剧社的创始人。从零搭班、选剧、排练到演出都会全程参与。他记得第一次站在迎新晚会舞台下,看着原本羞涩的成员们放开表演时,几乎感动到落泪。“那是我第一次看到,原来我真的可以带领别人完成一些事情。”
▲Leo在草地音乐节中作为主演之一
正在表演音乐剧
▲Leo的戏剧作品
不仅如此,Leo他还参与了《Beetlejuice》的排演工作——不仅是演员,还是学生导演之一。在戏剧老师的支持下,学生导演组负责从剧本改编、音乐选取,到舞台调度、道具设计,全流程亲手完成。“那次经历太难忘了。老师没有替我们完成一切,而是给了我们真正去‘做一部剧’的机会。”
▲Leo在Beetlejuice舞台剧担任学生导演和男主演之一
舞台之外,他曾是赛艇三级运动员。尽管学业压力让他暂时搁置了训练,但他说,赛艇这项“划到手破”的苦运动锻炼了他的意志,也塑造了他面对挑战的态度。“我希望去英国后还能重拾这份热爱。”
▲Leo在参加赛艇训练(左一Leo)
无论是在课堂、社团、活动中不断试错与自我重构,这里给予了他持续输出的空间与安全感。“我不是那种很自信的人,但我愿意抓住每个机会多试一次。大不了失败了下次机会再努力呗。”他笑着说。而他自己,也在这过程中,从一个不太敢表达的学生,成为了能在戏剧中担任主角、还能担任导演的多面体。
03、选择社会学,是因为他想改变些什么
在实践中表达自己,也让Leo开始思考:如果我真的想为社会做点什么,应该从哪里开始?一开始Leo对历史感兴趣,G1选了戏剧、历史和化学。尽管他的化学学得也很不错,却总觉得“不是发自内心喜欢”。转折发生在AS阶段他选了经济之后,“我突然发现,历史讲人类的过去,经济讲运作机制,而社会学恰好是把这些都揉在一起——它在解决真实世界的问题。”
▲Simon 上海阿德科特副校长兼历史老师
就在这一年,他和副校长Simon有了一次长谈。Simon不仅是学校的副校长,也是历史老师,同时也是一位社会学背景出身的学者。“他说社会学是一种看问题的方式。你会从历史看到社会的结构性问题,也会从经济理解这些问题的发生机制。”这场对话成了一个关键节点。Leo开始意识到,自己其实一直在寻找的,不是某个单一学科,而是一个能串联起他对世界好奇与共情的学术路径。
▲Leo担任Burton学院院长照
“我开始觉得,也许我也可以去改变一些事情。哪怕我还不是最好的,但我可以做,”他说,“我能走上社会学的方向,也和我做学院长的经历有关。因为我想要帮助人,我关心那些被忽略的事,这其实就是社会学想回答的问题。”
04、不是“撞上”理想专业,而是升学老师帮他精准捕捉了机会
Leo对社会学的兴趣确立之后,真正将目标具体化的,是一次来自升学导师的提醒:“你不一定要困在现有的选课里,可以去寻找一个能把兴趣串联起来的专业。”他开始尝试拓宽思路,寻找融合型学科——而恰在那时,升学老师告诉他一个新消息:UCL今年刚刚开设了一个全新的专业:青年社会与可持续发展。这是一个融合社会学、教育学与可持续议题的交叉方向,契合Leo对结构性问题、青年议题和社会公平的长期关注。
“当时听到这个专业信息的时候我挺惊讶的,”Leo说,“就是那种,原来我想找的方向真的存在,而且就在今年、刚刚开设。”他很快将这个专业作为自己的首选之一,并围绕其深入准备。
——05如何快速入门社会学?他的方式很实用
“写社会学文书最难的,是你得学会用社会学的方式看世界。”Leo说。这套看世界的方式,靠的不是一朝一夕的技巧,而是上海阿德长期鼓励学生自主探索的习惯。
在真正动笔前,他选择先去“搭建自己的学术语言”。为此他搜集了大量视频资源,也啃了厚厚的社会学入门书籍。“写的时候我每天碎片时间都在刷视频和看书,有一阵子压力真的很大,但我觉得那个过程特别有意义。不是为了交一篇文书,而是真的想读懂未来四年要学的东西。”
对他帮助最大的是YouTube上的Crash Course系列视频——“动画+案例+结构化”,帮助他迅速搭建起对社会学三大研究范式的理解。
他特别提到一本纸质书:《社会学研究入门》。语言专业、逻辑严密,“哪怕是入门书,对新手也不太友好。”但他坚持读完了,“因为写社会学文书,你必须了解社会学是怎么思考问题的。”
这些学习并不来自课堂的直接安排。更多时候,是他自己去搜集、去筛选、去判断哪些资源适合自己。
“在这里没有人直接告诉你答案。但老师会鼓励我往不同方向去尝试去思考。”他说。这种“自我驱动”的学习状态,其实贯穿了他在阿德科特的四年。而这个过程,也正是阿德科特所推崇的,鼓励学生自主地思考问题,从好奇出发、用行动去验证的方式。
06、想对学弟学妹说:
Leo说,他希望所有人都能“永远不要放弃你面前的任何一个机会”。Don’t throw away your shot.永远不要放弃你面前的机会。哪怕失败,也值了。哪怕只是试试看,也可能走出一条你没想过的路。
他也建议学弟学妹们:
- 尽早确立兴趣,不是为了文书,而是为了更清晰地知道自己是谁;
- 学会表达自己:不是非得完美才表达,表达本身就能让你更强大。
- 拓展你的可能性:别急着定义自己,哪怕只是试试看,也可能打开一条全新的路。
07、写在最后:成长是与自己较劲
正是这种不服输、愿意和自己较劲的精神,让Leo在阿德科特一次次主动出击。他没有放过每一次可以表达自己的机会,也从未停下过去探索世界的脚步。他不是只做一件事做到极致的人,而是在每一个真实的角色中,都全力以赴。于是他成了多面体——是学生、是社长、是演员、是策划人、也是未来的社会学者。他没有浪费任何一次机会。他也想把这份勇气,交给后来的人。
校园咨询日
- Adcote Open Day-
为了让更多的家长和学生了解上海阿德科特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成果,我们将于8月16日举办校园咨询日活动。届时,您将有机会参观校园、与教师和学生交流、了解学校的课程设置和招生政策等。我们诚挚地邀请您和您的孩子参加本次活动,共同感受上海阿德科特学校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