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上海领科迎来了26春招的首场考试。
前两天,领科又官宣了下一场考试将于11月22日(周六)举行。
这场考试将正式推出全新的A Level 2.5年制课程。
这意味着,国内高一、高二或国际高一、高二的学生,都有机会以更快的节奏进入A Level体系,提早迈出留学申请的关键一步。
2.5年制课程:节奏更快,目标更清晰
在国际课程体系中,学制安排往往影响学习节奏和升学路径。
在此前的文章中,老师也对国际学校不同的学制进行过分析→多半年少半年,竟然差这么多!春招在即,来看看上海国际学校学制的区别到底在哪?

领科此次推出的2.5年制,正是为了那些基础扎实、方向明确的学生提供更灵活的选择。
与传统的3.5年或4年制相比,2.5年制能节省整整一年时间。
课程安排更紧凑,学术节奏更高效,既能减少学习周期,也能节约家庭的时间与经济成本。
这种模式适合那些英语能力较好、数理逻辑扎实、对未来专业方向有清晰规划的学生。
在学制的选择上,可参考以下标准:
- 在读年级:如果你目前是国内高一或国际高一学生,希望尽早进入A Level体系,可以考虑2.5年制;若你仍在初中或语言基础较弱,3年或4年制更稳妥。
- 目标导向:对于升学目标明确、希望冲击英美前30大学的学生,加速学制有助于尽早完成申请周期。但若兴趣方向仍不清晰,较长学制能提供更多探索空间。
- 学习能力: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在紧凑的2.5年制中能保持节奏,而基础一般的学生可能会感到压力倍增。领科的课程强度不低,选错节奏容易出现学习断层。

简单来说——2.5年制更像是“快车道”,节省时间但要求高;3.5年或4年制则更平衡,有足够时间打基础与调整方向。
招生与考试信息一览
自2005年创办以来,领科教育上海校区已培养18届毕业生,累计3800多人。
其中,180人被牛津大学与剑桥大学录取,另有上百名学生进入美国前30名大学,如哥伦比亚大学、芝加哥大学、康奈尔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加州伯克利等。
学校提供IGCSE、A Level与IB三大课程体系,由中外教师联合授课,课程内容兼顾学术与实践。
考试时间:2025年11月22日(周六)
招生对象:▪ 国内课程在读的高一(10年级)、高二(11年级)学生▪ 国际课程在读的高一、高二学生
考试科目:英语、数学(英文卷)、科学思维(中文卷)报考2.5年制的学生,数学仅提供英文卷。
虽然考试科目与传统学制相似,但2.5年制的题量与难度都会略高。考试更注重综合能力与学术思维,而非单纯知识点的堆叠。
考纲:

领科首考回顾:题型真实、难度较高
根据10月18日春招首考的反馈,考试内容覆盖面广,考察深度也有提升。
不少同学表示英语卷题量偏多,阅读与写作部分都需要高度集中。
英语科目包括词汇语法、阅读理解与写作。
词汇题出现了不少英英释义与近反义词,语法部分考查从句与时态;
阅读题有两篇文章,一篇讲埃及石头制成的乐器,一篇讲生日礼物中的独轮车,题型涉及简答与段落匹配。


写作部分要求学生根据图片情景进行创作——热带雨林或非洲草原二选一,约250词。题目鼓励学生使用修辞手法,体现语言的灵活度。
数学卷为英文题,共80分钟。
题型包含选择、填空和大题,涉及代数、函数、几何、圆的切线与翻折问题。整体难度中上,需要较强的逻辑推演能力。
科学思维卷为中文卷,40分钟完成30道选择题。
内容涵盖生物、化学、物理与数学的基础知识。
题目设计贴近实际应用,如实验规范、浮力、自由落体、酸碱反应、基因与血型抗原等。
这部分不仅考查知识,更看重学生的思维反应与信息处理能力。
面试同样关键:表现决定录取
在领科的招生体系中,笔试只是第一道门槛。
只有笔试合格的学生,才能进入第二轮——面试环节。
面试采用小组形式,重点考察学生的逻辑表达、团队沟通与思维反应。
在群面中,自信与礼貌同样重要。
需要积极参与、清晰表达,但也要避免打断他人或表现得过于激进。
学校最终的录取结果,不再依据笔试成绩,而是完全看面试表现。
也就是说,即便笔试发挥出色,若面试失常,依旧可能与录取失之交臂。
写在最后
上海国际学校春招首轮已经告捷。
对于准备下一批考试的学生,建议集中复习真题,查漏补缺。
同时,保持良好作息和自信心,为面试阶段做好准备。
如果目标明确、基础扎实,这或许就是你迈向国际名校的第一步。
春招不仅是一场考试,更是一场关于节奏与目标的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