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上海领科春招首考成绩陆续出来了! 目前可以查领科录取了,大家有收到录取通知吗?首先在这里恭喜被录取的同学,同时也为参加第二场春招的同学们准备了首场考情分析+入学考试真题测试卷~
一提到领科,就觉得是学霸专属,我家孩子成绩中等,是不是想都不用想?
最近后台收到不少家长的私信,几乎都绕不开这个问题。确实,作为沪上国际学校的顶流,领科每年十几枚牛剑预录、上百份G5offer的成绩单,总能把学霸聚集地的标签焊得死死的。
但今天城北要掏心窝子说句大实话:领科要的不是完美成绩单机器,而是有潜力、有特点的孩子。不信?先给你讲个真实故事。
1、从挂科生到剑桥学子,他靠什么逆袭领科?
去年领科有位毕业生,刷新了很多人对领科生源的认知。这个最终拿到剑桥大学HSPS专业(录取率出了名的低)offer的男孩,可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学霸——AS大考拿过B,一度沉迷电子产品,连剑桥申请材料都是截止前一个月才仓促准备的。
你肯定会问:这样的孩子,领科为啥要收?
答案藏在他的转变里。入学后他慢慢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在社会学领域越钻越深,哪怕成绩有波动,也没放弃对课题研究的热情。面试时他跟外教聊自己对社会现象的独特看法,那种发自内心的思考力,比单纯的高分更打动人。
领科的老师后来评价他:他不是一开始就优秀,但身上有股向上的劲儿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这恰恰戳中了领科招生的核心——比起已有的成绩,更看重未来的可能。
2、别死盯分数!领科真正的录取门槛是这些
肯定有家长追问:那成绩到底要不要?总不能一点要求没有吧?当然有要求,但绝对不是非满分不可。结合2026年春招政策和最新录取情况,我把领科的门槛拆成了3个维度,帮你看明白:
1. 成绩:达标线≠天花板
领科对数学和英语有明确要求,比如体制内学生数学成绩要85%+,英语雅思6.0+或词汇量5000+。但这只是敲门砖,不是通行证。
去年有个初三孩子,数学刚过85分线,英语内部测试也只是擦边过,但因为在科技创新大赛拿过奖,笔试时科学思维题答得特别出彩,面试聊自己的参赛经历头头是道,最后照样被录取了。
招生老师私下说:我们宁愿要成绩中等但某科有闪光点的孩子,也不要各科都90分但毫无特色的四平八稳型学生。
2. 面试:比答案更重要的是怎么想
领科的面试分外教1对1和中教小组讨论,这才是拉分关键。高频问题不是你考了多少分,而是为什么选领科?描述一次克服困难的经历,甚至会让你辩论社交媒体对青少年的影响这类开放性话题。
有个女孩面试时被问如何解决全球饥饿,她没说空泛的大道理,而是结合自己去农村支教的经历,讲了因地制宜搞种植的小想法,虽然不够成熟,但因为真实有细节,当场被外教夸有同理心。
3. 综合素质:加分项能变必胜项
领科明确说参与课外活动或竞赛加分,这里的“加分”不是“锦上添花”,有时能直接“逆风翻盘”。比如擅长体育的孩子,可能被体育特长生通道录取;喜欢艺术的学生,提交作品集后会有艺术班老师单独评估。
3、不同基础的孩子,都能在领科找到位置
除了录取门槛,领科的课程设置也藏着不唯学霸论的用心。它是全上海唯一同时开齐A-Level、IB、AP、SABIS四种课程的学校,光A-Level就有会计、戏剧、心理学等19门课可选,不同基础的孩子都能找到适配的路径:
成绩中等的孩子:可以选四年制课程(2年IGCSE+2年A-Level),用两年时间打基础,不用急着冲刺高分;
偏科但有优势的孩子:比如数学差但英语好,能主攻语言类课程,申请时用雅思高分和文学类竞赛成绩弥补;
国际课程转学生:读IGCSE或AP的孩子,能灵活转学分,甚至可以跳级,不用从头开始。
就像今年G5录取的学生里,有67人进了UCL,33人去了帝国理工,他们不全是牛剑苗子,但都找到了适合自己的赛道。领科的厉害之处,不是只把学霸送进名校,而是让不同类型的孩子都能发光。
4、领科26年春招安排
考试对象
国内/国际生:高一(10年级),高二(11年级)
考试时间:
10月场:2025年10月18日 周六
11月场:2025年11月22日 周六
考试内容:
英语
数学
科学思维
报考2.5年制的学生,数学仅提供英文卷。虽然考试科目与传统学制相似,但2.5年制的题量与难度都会略高。考试更注重综合能力与学术思维,而非单纯知识点的堆叠。
5、考试真题测试卷
1. 英语真题测试卷

2. 数学真题测试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