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际课程体系的比较中,IB课程常常以 “高挑战性” 著称,其难度在各类国际课程中堪称顶尖。
近年来,随着 A-Level等课程赛道竞争日趋激烈,不少家长将目光投 IB,希望它能成为升学的 “第二条路”,甚至期待这是一条更易走的 “捷径”。
然而,IB课程真的能被简单定义为 “捷径” 吗?事实上,其高强度的学习要求、全面发展的能力考核标准,意味着它更适合特定类型的学生。今天,我们就来深入解析IB课程体系,聊聊什么样的孩子更适合踏上这条充满挑战与机遇的学习之路。
什么是IB课程
核心课程体系:覆盖 K-12 全阶段
IB 课程体系按学段分为四个核心项目,满足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学习需求:
PYP(Primary Years Programme):针对 3-12 岁学生,以 “探究式学习” 为核心,通过主题式课程培养孩子的好奇心、沟通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MYP(Middle Years Programme):面向 11-16 岁学生,衔接小学与高中,涵盖语言、科学、数学、艺术等 8 大领域,强调知识的跨学科联系与实际应用。
DP(Diploma Programme):即大家常说的 “IB 高中课程”,针对 16-19 岁学生,是申请大学的核心凭证。学生需从 6 大知识领域中选择 6 门课程(每门课程分 Standard Level 标准级和 Higher Level 高级),并完成 3 大核心任务(TOK 知识论、EE 拓展论文、CAS 创意行动服务),学制 2 年。
CP(Career-related Programme):面向 16-19 岁学生,侧重职业发展与学术结合,适合希望兼顾专业技能与大学申请的学生。
DP 课程:大学申请的核心 “硬核”
在 IB 的四大项目中,DP 课程是最受关注的大学预科课程,也是难度与认可度最高的阶段,其核心特点包括:
课程广度与深度兼顾:6大领域涵盖语言与文学、语言习得、个体与社会、科学、数学、艺术,确保学生知识体系全面;HL 课程难度接近大学基础课程,适合深耕优势学科。
核心任务培养综合能力:
TOK(Theory of Knowledge):通过探讨 “知识如何产生”,培养批判性思维;
EE(Extended Essay):独立完成一篇 4000 字的学术论文,锻炼研究与写作能力;
CAS:通过创意活动、体育实践、社区服务,强调全面发展,拒绝 “纯学术机器”。
评分体系严谨:每门课程满分 7 分,核心任务占 3 分,总分 45 分。全球平均得分约 30 分,顶尖大学通常要求 38-40 分以上。
IB 课程的核心优势
全球认可度顶尖:全球超 150 个国家、5000 + 所大学认可 IB 成绩,包括哈佛、牛津、剑桥等顶尖名校,部分专业甚至可凭高分兑换学分。
培养 “全人素养”:不止于学术知识,更强调批判性思维、独立研究能力、跨文化沟通与社会责任感,贴合顶尖大学对 “未来人才” 的期待。
课程连贯性强:从 PYP 到 DP 的完整体系,帮助学生循序渐进地构建学习方法与思维模式,减少学段衔接的断层问题。
IB课程体系设置
一、6 大核心学科组:覆盖知识全领域,兼顾兴趣与基础
学生需从以下 6 个学科组中各选 1 门课程(共 6 门,均为两年制课程),确保知识体系的全面性,同时可根据兴趣与能力选择难度层级:
1. 语言 A(母语或第一语言)
聚焦母语的文学素养与表达能力,课程方向包括:
文学、语言与文学、文学与表演
2. 语言 B(外语习得)
针对第二语言能力培养,难度分级明确:
语言初学者 AB(仅 SL)、语言 B(SL/HL)、古典语言
3. 人文与社会学
探索人类社会与文化的多元维度,课程选项丰富:
HL/SL:商业、经济、地理、全球政治、历史、信息技术、哲学、心理学、社会与文化人类学
仅 SL:世界宗教
4. 实验科学
侧重科学探究与实证思维,涵盖自然科学与应用领域:
生物学、化学、物理学、设计技术、环境系统、体育和健康科学、计算机科学
5. 数学
按难度分层设计,满足不同数学能力需求:
数学研习(SL)、数学(SL)、数学(HL)、进阶数学(HL)
6. 艺术与选修
可选择艺术课程或从其他学科组加选 1 门,兼顾兴趣与特长:
艺术方向:舞蹈、电影、音乐、戏剧、视觉艺术
选修灵活:若不选艺术,可从其他 5 个学科组中额外选 1 门课程
学科难度分级:SL 与 HL 的核心区别
每个学科组的课程均分为SL标准级 和HL高级:
选课要求:6 门课程中至少选择 3 门 HL(能力较强的学生可选择 4-5 门),剩余为 SL;具体课程开设需以学校实际安排为准。
课时差异:SL 课程需完成至少 150 小时学习,HL 课程需完成至少 240 小时(内容更深、拓展更广,接近大学基础课程难度)。
二、3 大核心项目:超越学术,培养综合素养
除 6 门学科课外,IBDP 的 “核心三要素” 是必修内容,旨在培养批判性思维、研究能力与社会责任感,直接影响最终文凭获取:
1. TOK(知识理论,Theory of Knowledge)
被称为 “IB 的哲学课”,核心目标是引导学生探索 “知识的本质与来源”,例如:“科学结论与人文观点如何形成?”“我们如何判断知识的可靠性?”
评分方式:由 1 次口头展示(占 33%)和 1 篇 1600 字以内的论文(占 67%)组成,强调逻辑推理与跨学科思考。
2. EE(延伸论文,Extended Essay)
一篇独立完成的 4000 字学术论文,要求学生从所选学科中确定研究课题,通过文献调研、数据收集、分析论证形成完整研究成果。
价值:提前体验大学学术研究流程,锻炼选题、写作与学术规范能力,是展示学术潜力的重要凭证。
3. CAS(创造、行动、服务,Creativity, Activity, Service)
聚焦实践与社会参与的课外活动模块,学生需在两年内完成并记录三类活动:
创造性项目(如戏剧表演、艺术创作);
体育行动(如团队运动、体能训练);
社区服务(如公益志愿、环保活动)。
核心要求:不设分数,但需达到 “持续参与、深度反思” 标准,强调全人发展与社会责任感。
机构IBDP课程培训
针对IBDP课程不同学习阶段的核心需求,机构教育打造了系统化的分层学习方案,IB预习先修班,IB同步培训班,IB强化冲刺班,全面覆盖热门科目,为学生提供精准适配的备考支持。
✅IB先修班:0基础学员,G10或G10升G11,需要通过对基础知识的梳理,培养科目兴趣,并提前学习进度(尤其HL)
✅IB同步班:0基础或在校刚刚开设相应科目的学员,需要对知识点深入学习并提升解题能力
✅IB强化班:已先修或已在国际学校就读,已完成SL课程准备HL课程考试
✅IB冲刺班:相应科目需要大考,目标冲刺A*的学员
线下校区:上海(浦东、徐汇、黄浦、闵行)、北京(海淀、国贸、顺义)、广州、深圳(南山、福田)、苏州、杭州、成都、重庆、南京、青岛、无锡、武汉、合肥、宁波、天津、大连、常州、厦门、香港、新加坡等均开设线下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