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潇鹏
湖北工业大学软件工程专业
GPA 3.69
参与项目
《Python在网络爬虫、机器学习及数据可视化中的应用项目》
你当时为什么想要做科研?觉得这个课题最打动你的地方在哪里呀?
我参与这次科研项目,主要是希望能系统积累专业领域的知识储备和科研实践背景,为之后申请香港的硕士学位打下更扎实的基础。当初在了解这个科研课题时,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 —— 课题中 Python 的深度应用与我的软件工程专业高度契合,而且它突出的实操性让我觉得能在实践中真正学到很多硬核知识和技能,这对我来说太有价值了。
袁同学同款科研项目
教授介绍:
Mark导师现任麻省理工学院(MIT)终身正教授,曾获素有“诺贝尔风向标”美誉的美国斯隆研究奖、国际最具声望的博士后奖励Hubble Fellow,并在多个年份获得Web of Science高被引学者称号。 Mark导师的研究兴趣聚焦机器学习、数据科学、人工智能、宇宙物理等,善于利用高性能超级计算机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进行数值模拟,训练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模型,借助机器学习与数据科学技术分析模拟数据。
项目背景:
随着全球化及数字化,Data行业的薪资水涨船高。世界最大的招聘搜索引擎indeed统计了2021年25个最高薪职位排名,Data Scientist赫然在榜。而在大数据迅猛发展的国内,各个行业无一不在Data岗花大手笔招人。根据全球招聘公司Hays的数据,2020年中国Data Scientist职位的年薪,甚至可以超过日本和新加坡。
即使是属于Data入门级的Data Analyst这一职位,字节跳动、Thoughtworks的平均月薪就高达3.6万元人民币。根据全球著名的咨询公司麦肯锡最新报告表明:“在未来的2-3年间,仅美国商业分析师的人才缺口就高达10万之多。
项目介绍:
项目内容包括Python编程与数据可视化、Python 可视化程序库Matplotlib、Numpy框架、数据获取、数据检索、数据探索、数据可视化分析、数据可视化框架Tableau等。学生将通过项目,在项目结束时,自选Python框架,开发数据可视化应用,提交个性化研究课题项目报告,进行成果展示。
整体参加完之后,觉得集思的这个课题有没有达到你的期望值?
参加完整个课题之后我觉得已经能够达到我的预期,我学到了非常多有关Python的实质性知识,也认识到了来自各个地区比较有趣的朋友。我觉得整个项目中比较好玩的地方就在于对于新的知识领域的探索以及小组成员中的相互配合,和性格不同的小组成员在交流过程中也能了解到对方许多有趣的事情。
课堂剪影
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呢?又是怎么解决的?
课题当中让我比较困难的地方就在于课上教授所给出的task时间比较短,在短时间内要完成一定难度的任务,而且要用英文进行准备展示对我来说比较困难。后来在班主任老师的帮助建议下每次都积极主动地进行预习,在教授上课前提前了解学习本节课知识,对我的上课效率有着非常大的帮助提升。
授课内容展示
final课题和论文的方向是什么呀?对自己的final是否满意,展开讲讲?
我们组合作的的final是基于学业及身体因素预测学生的压力水平,整个final是我们小组团队一起合力共同选择出来的,我们运用了机器学习的各方面知识对数据集进行处理与分析,合作非常有趣,大家包容度很高,相互配合分工十分顺利地完成了整个final。
小组讨论
完整的参加完集思的项目课题,对于你申请/目前学习有什么帮助?给同样准备留学的同学一些建议吗?
在我看来,这次项目课题的圆满完成,对我的学习提升和留学申请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学习层面,它让我对 Python 这门计算机语言的理解从表层认知深入到了核心逻辑,不仅熟练掌握了基础语法,更在实际项目中领悟了代码优化、逻辑构建的精髓,这种深度的认知是课堂学习难以企及的。
而在申请维度,这段经历不仅为我的简历增添了扎实的科研实践内容,让我的背景在众多申请者中更具竞争力,更幸运的是,还获得了教授推荐信的机会 —— 这无疑是留学申请中极具分量的加分项。
其实结合我的经历想给各位准备留学的同学提个建议:一定要提前规划好自己的时间和精力。不管是科研项目还是实习经历,这些能为申请增色的要素都需要尽早布局、稳步推进。把这些关键事项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才能在申请季来临时更从容、更有底气。
往期学员背景展示
请评价一下教授,论文导师/助教/班主任
在本次项目课题当中,无论是教授,论文导师还是各位助教以及班主任,都在他们自己的专业领域尽力为我们提供帮助与建议。一环扣一环,正是每位老师的共同努力才保证了本次项目课题的顺利实施,非常感谢各位老师。
有没有一些感悟和自己的故事想跟大家分享的?
对我而言,计算机领域的一切都散发着难以抗拒的魅力。日常生活中,只要电脑出了状况 —— 无论是硬件故障,比如内存条接触不良、硬盘异响,还是软件问题,像系统崩溃、程序报错 —— 我总会第一时间挽起袖子自己动手解决。调试硬件时反复拆装的专注,排查软件漏洞时逐行分析代码的较真,这些旁人看来繁琐的过程,对我来说却是乐在其中的投入。每当看着电脑重新顺畅运行,或是靠自己的能力实现了一个小功能、解决了一个棘手的问题,那种从心底涌上来的成就感,是任何事情都替代不了的。
我始终觉得,真正的热爱从不在于旁观,唯有亲自动手参与其中,在探索和实践里打磨技艺、攻克难关,才能收获最踏实的满足感。这种 “自己上手做” 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无与伦比的享受。
感谢袁同学与我们分享关于他的科研经历,就像他在文中所说“一定要提前规划好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无论你是打算留学还是考保研,大家都应该根据自己的目标合理规划时间,提前布局。
相关项目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