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EPQ,不是简单的提交一份5000字论文或一个作品集,还需要同学们准备工作日志Production Log、答辩等多方准备。
很多学生在EPQ的论文材料准备中,关于production log如何写觉得很头疼。
那么production log对于EPQ的得分有多重要呢?
什么样的production log会辅助得高分?
Production log用以记录整个EPQ项目的完成过程,包括Record of initial ideas,Candidate proposal,Planning review,Mid-project review,Project product review这5个主要的板块。除此之外,还有Present record以及Summary and reflection的部分,我们会在之后的EPQ系列中依次进行讲解。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production log中需要包含哪些内容。
以上这份截图是Production log中的Record of initial ideas的模版,其中涉及到5个主要的内容,包括:
- My ideas(s) for topic/ title
- My preliminar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my project ideas
- My summary of the comments and advice from my supervisor (and specialist consultant if applicable)
- Modifications I have made as a result of my discussion with my supervisor (and specialist consultant if applicable)
- My proposed title, aims and objectives
这5部分的内容包含了EPQ项目中的选题流程,包括最初的主题是什么,涉及到了哪些资料的搜索,最初的主题是否有可行性,如果不可行需要写出遇到的具体问题是什么,例如数据不好寻找,或者选择的主题遇到了政策的变化等等。
此外,如果最初的主题具有可行性,那么搜索资料的过程是如何展开的,如何从一个比较大的方向逐渐narrow down到一个细致的主题。
此外,这个部分主要体现了学生选题过程中的心路历程,做了哪些contribution,反映了学生的深入思考能力以及problem-solving skills。
因此,在EPQ的进行过程中,我们需要对整个项目内容进行统筹管理,包括心路历程的记录,论文文献的收集,各个部分的时间分布等,更加能够体现出EPQ项目的真实性以及学生在这个项目过程中的成长性。
有了这些内容的加持,EPQ高分还会远吗?
以下是Production log的高分案例,需要的学生们可以收藏起来啦!
准备好开启这场属于你的EPQ之旅了吗?如果在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欢迎随时来和我们交流,咱们一起攻克难关,向着理想大学全力冲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