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理工计算机&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录取案例分享

今天与大家分享的嘉宾是2024-25申请季斩获帝国理工 计算机专业&数学与计算机科学专业,UCL 机器人与人工智能专业&计算机科学专业 四封offer的田同学,他说:“行动比完美更重要”。

01、算法并非枯燥的代码而是人类与机器深度对话的桥梁

我从小就对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充满了浓厚的兴趣。每当拆解和组装那些玩具机器人的时候,我总是对它们的“大脑”和运作原理充满了好奇,坚信只要能深入理解机器的“大脑”,就能赋予他们真正的智慧。后来我开始自学斯坦福大学的机器学习相关课程。在这个过程中,我逐渐意识到算法并非枯燥的代码符号,每一次调试程序、优化模型的过程,都像是在与机器共同完成一场跨越语言与逻辑的对话。当掌握了如何用算法去解决实际问题后,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感,也更加坚定了在人工智能领域不断前行的决心。

我选择申请剑桥大学和帝国理工,是因它们在教学过程中既注重理论深度,也强调实践应用。剑桥计算机系拥有丰富的AI实验室资源,提供了前沿的科研环境。而帝国理工的课程能同时学数学建模和编程,适合打基础,并且大学地处伦敦,未来有更多的实习、就业和发展机会,有助于将所学的内容与时间应用紧密结合。

02、对写作素材进行筛选和取舍确保PS文书的连贯性与完整性

我的PS文书素材主要来自于网课笔记、自己做的NLP项目日志还有算法学习中的思考片段等。先将所有与计算机相关的经历素材罗列出来,再从这些素材中进行筛选。

给学弟学妹们简单分享一下我的成稿思路:我的PS文书主要以时间线为轴,将所有素材和经历串联起来,清晰地描绘出自己一路走来的成长轨迹。小时候热衷于拆装机器人作为兴趣的起源,通过网课学习培养自学能力,再到动手参加学术项目,通过实践来验证所学的理论和技能,最后,基于之前的积累,聚焦算法研究,不断深化自己的申请方向。

在PS文书写作过程中,我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其中最令人头疼的就是项目经历零散,难以形成连贯的叙述。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和文书老师们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经过反复权衡,我最终决定舍弃两个较小的项目,将学术部分的重点聚焦在NLP案例上并展开进行详细论述。通过"从理论到应用"的逻辑框架把学术经历、素材与个人成果串联起来,将原本零散的“碎片”整合成一个具有内在联系且富有说服力的整体。

在这里分享两段令我印象深刻的项目经历。首先是在NLP文本分析项目中,我研究了不同词嵌入方法,如Word2Vec和GloVe在情感分类中的效果差异,通过实践理解了算法选择对结果的影响。其次是个人网站的搭建与部署经历,我从零配置服务器到上线项目,期间查阅了大量技术文档解决兼容性问题。

在这两段经历中,我掌握了对比实验的设计逻辑,如控制变量评估embedding效果,达到了一定学术成果的提升。同时,在实践动手的项目中,我也被"逼"出了高效自学能力面对项目中各种报错,我学会了冷静分析、拆解问题,再通过逐步尝试和验证来解决问题。例如,当遇到问题时,我通常会先查阅资料,找出报错的根源,再尝试多种解决方案,最后总结经验并记录整个过程,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

03、每天限时练习保持TMUA笔试答题手感

在准备TMUA笔试的过程中,我主要是通过刷题的方式来强化练习,尤其是近五年的真题,反复做了很多遍。我感觉TMUA最大的变化之一,就是选择题的题目更加灵活和复杂了,比如一道求函数定义域的题,需结合不等式和图像分析,综合性明显提高。因此学弟学妹们一定要做好充分准备。

在平时练习刷题过程中,我会随手记下答错的题目,并按照”逻辑”与”数学”进行分类整理。此外,建议学弟学妹们刷笔试题目时一定要计时,并且每天坚持限时练一套题保持手感。

04、通过大量模拟面试发现并改善不足

在正式面试前,我进行了大量的模拟面试。在平时的练习中,我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在于解释算法时用词模糊,尤其缺乏专业术语的相关表达,以及在解释题目时逻辑不够清晰。这些问题都说明我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练习。所以在模拟面试中,我会强迫自己开口详细阐述思考过程和解题思路,同时心里也在不断提醒自己不要害怕卡壳,也不要畏惧犯错

剑桥大学的正式面试比我原本想象的要轻松一些。教授更像是在和我进行一场学术讨论,没有死抠术语,更注重我的思考过程。面试中,我们先简单地讨论了PS文书中的一个细节,然后就进入了学术提问环节,包含三个问题,难度由浅入深。前两题主要考察数学和统计学知识的灵活应用,最后一题是伪代码题目,更侧重对逻辑思维能力的考察。这些题目本身难度不高,但在解答时,大家要注意在解题过程中清晰地解释自己的思路,这样才能让教授更好地理解你的思维方式。

在这里给学弟学妹们分享一些我的面试准备经验。首先,平常进行面试练习时,可以用手机录答题过程,方便复盘回顾,及时改进自己的语言表达细节和整体节奏。其次,准备1-2个感兴趣的研究方向,进行充足钻研和准备,应对教授可能会追问的情况。最后,在面试练习中,运用纸笔边画边说,让自己的逻辑思路和内容表达更加清晰。总之,一定要加强练习!

05、保持积极心态应对所有挑战为牛剑G5申请做好充足准备

回顾我的牛剑G5申请,最大的挑战反而是克服等待期的焦虑。在收到offer前的几个月里,我一直失眠,只好通过每天打篮来转移注意力。后来慢慢想通了一件事:努力到不后悔就行,结果不全由我控制

在申请过程中,我认为有三件事最为关键。第一,保持良好的心态。牛剑G5计算机相关专业方向的申请非常难,即便有非常突出的学术成绩也未必能够成功,一定要保持积极心态来面对所有可能性

第二,确保PS文书的真实性。只有基于真实的学术和项目实践经历,才能在文书写作中有更多亲身的感触,并且在后续面试环节中,面对教授的细节提问才不会露怯。

第三,重视信息差。务必在大学官网上仔细查看课程结构,比如UCL机器人与人工智能专业要学机械工程,和纯CS专业有所不同。只有充分了解自己所申请的大学和相应专业,才能做好更充足的准备来应对各种挑战。

06、行动比完美更重要先动手实践 再逐步优化

3月28日那天早上刷邮箱看到帝国理工发来的邮件,心想"IC放榜还有几天就截止了,现在发来的肯定是拒信",点开后发现居然是两封offer——计算机专业&数学与计算机科学专业。当时非常激动,感觉三年来的努力终于看到了回报。

最想感谢的人就是父母。无论是遇到挫折,还是焦虑等待结果,他们始终是我最坚实的后盾,父母无条件的支持和安慰帮我度过了很多艰难时刻。

同时也非常感谢校内外的老师们。在打磨PS文书的过程中,老师们给我提出了很多有用的意见,还有TMUA笔试和模拟面试训练,让我少走了很多弯路。最后,祝愿学弟学妹们克服申请路上的各种挑战,成功拿下梦校offer!

*以上内容来自个人经历,仅用于经验交流分享,无任何商业推广意图。

【竞赛报名/项目咨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香港理工大学工业及系统工程系全奖博士招生(导师宋再新教授)

下一篇

全奖资助新加坡管理大学博士招生(Djordje Zikelic教授)

你也可能喜欢

  • 暂无相关文章!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