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机构编辑部老师分享海外最新2025岗位制博士项目信息,希望能帮到正在申博的同学们~
目录
1.澳门大学
2.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
3.美国普林斯顿大学
4.英国伯明翰大学
5.英国牛津布鲁克斯大学
01澳门大学
澳门大学机电工程系/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中心姜颖课题组现正招收博士后、博士研究生、研究助理,课题组研究方向为:高性能的柔性传感复合材料 functional soft composite materials可交互的柔性生物界面传感器 conformal bio-electronic interactive interface体表/体内植入的柔性电子系统 integrated wearable/implantable soft electronic system
导师简介
课题组PI姜颖博士(助理教授,博士生导师,独立课题组负责人)具有微电子、材料、生物医学工程等交叉学科背景,本科毕业于中山大学微电子系,硕士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师从王佳平教授),2020年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材料学院获得博士学位并继续博后研究(师从陈晓东教授),2023年作为访问博士后加入斯坦福大学(合作导师为鲍哲南教授),于2024年加入澳门大学科技学院机电工程系。
姜颖博士主要从事柔性电子器件的软物质材料、结构力学设计、柔性传感集成等研究,在国际顶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包括Nature(第一作者)、Advanced Materials, Nature Communications, Accounts of Chemical Research等,曾获得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学金(全球500人)等奖项。其工作受Nature Research Briefing专文报道(仅15%的Nature论文获此专访),并受到海内外学者的高度评价。
姜颖课题组聚焦于柔性电子设备,通过材料合成、结构力学、生物传感等交叉学科,研发可穿戴/可植入的生物界面柔性可交互传感系统。课题组鼓励不同学术观点的讨论和学术创新,致力培养具有独立科研能力的研究人员、致力营造高水平的健康学术氛围。课题组的PI具有多年柔性电子研究经历,与中科院先进技术研究院、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斯坦福大学等海内外高校保持紧密合作关系。
代表性着作:A universal interface for plug-and-play assembly of stretchable devices, Nature, 2023, 614, 456Stretchy electronic devices assembled in a Lego-like way, Nature Research Briefing, 2023, doi.orgAuxetic mechanical metamaterials to enhance sensitivity of stretchable strain sensors, Adv. Mater. 2018, 30, 1706589
Heterogeneous strain distribution of elastomer substrates to enhance the sensitivity of stretchable strain sensors, Acc. Chem. Res. 2019, 52, 82−90
Sign-switchable poisson's ratio design for bimodal strain-to-electrical signal transducing device, Adv. Mater. 2025, 37, 2413774
博士后
每月25000~40000澳门币;属于海外经历,可申请海外人才计划;课题组提供良好健康的工作环境和充足的研究经费,将全力协助博士后的职业发展;注:目前澳门币对人民币汇率约0.9,薪酬税率约5-7%;学院离关口10分钟路程,生活成本可按内地评估;
博士研究生
奖助学金:每月10000-12500澳门币,优秀者可达每月20000澳门币,为期最长四年,属于海外学历,毕业生可申请海外人才计划;具有高分子材料/电子/生物医学工程等背景;已发表SCI文章者优先;有良好的英文阅读及写作能力:雅思≥6.0(每项≥5.5),或托福 ≥550(80)以上;目前课题组所有成员(博士、科研助理)均来自985/QS前30高校。
如何申请
有意者请将以下材料发送至 yjiang015@e.ntu.edu.sg
博士后:邮件标题请注明 “博士后申请+毕业学校+姓名”,请附上简历、已发表的文章;
博士研究生:邮件标题请注明 “博士申请+毕业学校+姓名”,请附上简历(包含年级/专业排名)、本科(及硕士)成绩单、已发表的文章(如有);
研究助理:邮件标题请注明 “研究助理申请+毕业学校+姓名”,请附上简历(包含年级/专业排名)、本科(及硕士)成绩单、已发表的文章(如有);本招聘长期有效,恕不能全部回复,敬请谅解。
期待对科研充满热情的伙伴加入!
02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
QS世界排名96名校悉尼科技大学(UTS) Prof. Yixia (Sarah) Zhang 课题组现开放多个全额奖学金资助博士研究生岗位,入选者将在澳大利亚技术科学与工程院院士指导下,开展先进复合材料、绿色建筑材料与结构,3D打印等前沿课题工作。
我们欢迎具备土木、机械、材料等相关专业背景、并具有实验或数值分析经验的优秀申请者加入团队,提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研条件与资助方案,共同开展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前沿研究。目前持续开放多个博士奖学金名额,接受2025/2026年入学申请,招满即止。
学校介绍
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ydney)
2026年QS世界大学排名第96位,全澳排名第9
U.S. News全球最佳大学排名:全球第83位,澳大利亚/新西兰地区第6U.S. News
学科排名:机械与土木工程均为全澳第1,全球第10(机械)、第9(土木)
导师简介
Prof. Yixia (Sarah) Zhang是澳大利亚技术科学与工程院院士,现任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ydney)机械与机电工程学院院长,国际期刊 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 的editor。长期从事建筑材料,结构工程,复合材料及结构,先进制造技术(包括3D打印), 计算力学及工程数值模拟等相关研究。
Prof. Yixia (Sarah) Zhang致力于推动跨学科的创新研究,在机械/航空工程(纳米复合材料、结构安全,增材制造)和土木工程(绿色建筑材料、高性能混凝土、复合结构)等跨学科领域科研成果丰富,已发表学术论文超过420 篇,主持50余项科研项目。
研究方向
纳米复合材料与纳米技术(Nanocomposites,nanocomposite adhesive and coating materials)增材制造与3D打印制造技术:建筑材料及复合材料3D打印(3D printing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复合材料和复合结构(Composite materials and composite structures)可持续建筑材料与结构工程(Sustainable buildingmaterials and structural Engineering)计算力学及工程数值模拟(Numerical modelling and multiphysics simulation)
我们在寻找这样的你
Prof. Yixia (Sarah) Zhang目前有多个博士奖学金名额,欢迎优秀学生申请:拥有硕士学位,来自土木工程、机械工程,航空航天工程,力学或相关专业;学术成绩优秀,有证明的科研能力(如论文发表);具备丰富实验或数值模拟/计算分析经验;已满足UTS博士英语入学要求(IELTS总分≥6.5或其他同等英文测试);参考链接:https://www.uts.edu.au/for-students/admissions-entry/how-to-apply/masters-by-research-phd
奖学金及待遇
全额奖学金(学费全免 + 奖学金约每年3.7万澳币, 为期3.5年);高水平国际期刊发表论文机会;科研指导与职业发展支持。
联系方式 | How to Apply
请将以下材料发送至张院士的博士后Dr. Shiyao Zhu邮箱(S.Zhu@westernsydney.edu.au)英文简历(含科研经历、发表论文等)本科及硕士成绩单英文考试(IELTS, TOEFL or PTE)成绩单研究课题计划(2页以内)邮件标题请注明:PhD Application–姓名
03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实验室简介
姜凯议博士将于2026年6月加入普林斯顿大学生物工程系担任助理教授并成立课题组。实验室致力于通过合成生物学与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重编程哺乳动物细胞,揭示疾病分子机制,及开发针对癌症、自身免疫疾病和衰老的分子和细胞疗法。
现面向全球招募博士后、博士生、研究助理等各高层次人才,共同打造一支充满活力与创造力的科研团队。https://jianglab.bioengineering.princeton.edu/
研究方向
姜凯议实验室将合成生物学与AI/ML相结合,开发用于细胞工程和治疗干预的下一代工具。
我们的研究计划包括四个相互补充的方向:
1.生物多样性挖掘:通过生物大数据挖掘新型可编程生物元件,构建下一代合成生物学工具箱。
2.AI驱动的分子工程:利用分子工程收集高通量数据来训练大模型和加速蛋白质与RNA设计,优化治疗分子功能。
3.癌症动态追踪:开发合成生物学平台,实时记录肿瘤进化与细胞谱系,解析耐药机制。
4.核酸和细胞疗法开发:设计基因/细胞疗法,精准靶向自身免疫疾病与衰老相关的细胞。
导师介绍
姜凯议博士本科毕业于莱斯大学生物工程系, 博士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 (MIT)生物工程专业。在Omar Abudayyeh、Jonathan Gootenberg和Michael Birnbaum博士的指导下,他博士期间开发了多个SOTA的RNA sensor, genome editor, protein circuit (RADARS, Craspase, Fanzor)和蛋白质工程大模型 (EVOLVEpro). 他的研究成果发表在 Science, Nature, Nature Biotechnology, Nature Materials等顶级期刊上,并孵化了多个创业公司。
同时,他获得了北美华人30U30,麻省理工学院技术评论35岁以下创新者(TR35)和Wishnok等奖项。姜凯议博士目前就职于著名药企Amgen公司并在Howard Chang院士的指导下担任首届安进科学研究员(Amgen Science Fellow)。他领导团队使用深度学习和合成生物学的方法来优化抗体药物和RNA药物。
代表作:
1.Jiang, K.*, Yan, Z.*, Bernardo, MD., Sgrizzi, S.R., Villiger, L., Kayabolen, A., Kim, B., Carscadden, J.K., Hiraizumi, M., Nishimasu, H., Gootebnerg, J.S., Abudayyeh, O.O. (2025). Rapid in silico directed evolution by a protein language model with EVOLVEpro. Science.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ence.adr6006
2.Jiang, K.*, Koob, J.*, Chen, X.D.*, Krajeski, R.N.*, Zhang, Y., Volf, V., Zhou, W., Sgrizzi, S.R., Villiger, L., Gootenberg, J.S., Chen, F., Abudayyeh, O.O. (2023). Programmable eukaryotic protein synthesis with RNA sensors by harnessing ADAR. Nature Biotechnology.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7-022-01534-5
3.Jiang, K.*, Lim, J.*, Sgrizzi, S.R., Trinh, M., Kayabolen, A., Yutin, N., Bao, W., Kato, K., Koonin, E., Gootenberg, J.S., Abudayyeh, O.O. (2023). Programmable RNA-guided DNA endonucleases are widespread in eukaryotes. Science Advances.
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adv.adk0171
4.Kato, K.*, Okazaki, S.*, Schmitt-Ulms, C.*, Jiang, K.*, Zhou, W., Ishikawa, J., Isayama, Y., Adachi, S., Nishizawa, T., Makarova, K.S., et al. (2022). RNA-triggered protein cleavage and cell death by the RNA-guided type III-E CRISPR-Cas nuclease-protease complex. Science.
https://www.science.org/doi/full/10.1126/science.add7347
5.Yang, X., Rocks, JW., Jiang, K., Walters, AJ., Rai, K., Liu, J., Nguyen, J., Olson, SD., Mehta, P., Collins, JJ., Daringer, NM., Bashor, CJ. (2025). Engineering synthetic phosphorylation signaling networks in human cells. Science.
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ence.adm8485
学校简介
普林斯顿大学(Princeton University),作为享誉世界的顶级私立研究型大学及美国八所常春藤盟校之一,自1746年成立以来,始终屹立于全球学术之巅,致力于推动知识前沿的拓展。
普林斯顿大学坐落于新泽西州普林斯顿市;普林斯顿有极强的综合研究能力与附近纽约费城众多的科研所,医院的紧密合作。
在各大世界大学排名中,普林斯顿大学常年位居前列。以其严谨的学术传统和雄厚的师资力量而著称。同时,作为一所领先的研究型大学,普林斯顿在自然科学及工程等领域均享有盛誉,为博士生及博士后研究员提供了无与伦比的学术资源与研究平台。
开放职位
1. 博士后研究员申请人需已经获得博士学位,有相关领域一作文章,有团队合作精神和创造力。
2. 博士研究生通过ODBI生物工程或分子生物学博士项目申请,欢迎生物工程、计算机科学、生物化学等背景的学生。
3. 研究助理在生物工程,生物化学,计算机等相关专业获得本科及以上学历, 对科学研究有强烈的热情和责任心,良好的沟通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熟练掌握分子克隆、细胞培养等实验技能,或有AI for biology的项目经验。
申请流程
请将以下材料用英文发送至kaiyi.jiang@princeton.edu,邮件标题请注明为"2026Fall--[Position]--[Name]":
1.简历(含论文列表与关键技术专长)
2.研究陈述(1-2页,阐明科研兴趣、与实验室方向的契合点及长期目标)
3.推荐人信息(3位,含直接导师/合作者)
4.成绩单(仅研究助理岗位需提供)
04英国伯明翰大学
机构名称:英国伯明翰大学(University of Birmingham, UK)与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联合培养
所属部门:伯明翰大学机械工程系(Department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University of Birmingham)
项目名称:退役机电复合技术系统的再利用研究(Repurposing Decommissioned Electro-Mechanical Composite Technical Systems)
研究领域:航空航天工程、能源技术、环境工程、制造工程、机械工程项目类型:伯明翰 - 墨尔本联合博士项目(Joint PhD)
申请状态:全年接受申请(Applications accepted all year round),资助待审批(Awaiting Funding Decision/Possible External Funding)
工作地点:主要在英国伯明翰,需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至少停留 12 个月
核心领域:循环经济、退役系统(风机 / 飞机)再利用、复合材料部件价值保留、LLM 与生成式 AI 匹配技术、绿色转型中的社区公平
项目背景与研究意义
核心问题:风机与商用飞机作为复杂机电复合系统,退役后难以实现可持续处置:虽部分关键部件(发动机、发电机等)可回收循环,但大量复合材料结构(如机翼、叶片)被归类为废弃物,面临焚烧或填埋处理。现有复合材料回收技术(如粉碎、化学处理)尚未规模化,能耗高且会丧失部件原有价值。
研究目标:遵循 “废物层级”(waste hierarchy)原则,优先通过再利用 / 再目的化(repurposing) 保留部件价值,而非以回收为最终手段。项目聚焦解决两大关键挑战:
1、为退役部件识别可行的替代应用场景;
2、确保再利用过程中保留价值,满足经济、环境与社会层面的可持续性要求(尤其关注绿色转型中边缘化社区的利益)。
核心研究内容
1、资产知识库开发:构建退役系统(风机 / 飞机)及其子组件的知识库,整合部件属性、性能、生命周期数据;
2、AI 驱动匹配技术:利用大语言模型(LLM)与生成式 AI,将退役部件与潜在新应用场景精准匹配;
3、社区导向价值共创:针对英、澳退役产业地理分布特点,聚焦两类边缘化社区需求 —— 澳大利亚原住民群体、英国油气行业失业工人,确保再利用方案兼具经济价值与社会公平性。
要求(资格标准)
满足伯明翰 - 墨尔本联合博士的任一入学要求:
1、相关学科的英国二等一荣誉学位(四年制)或国际同等学历;
2、相关学科的硕士学位(MSc/MRes)。
指导团队与专长
项目由两校各两位学者联合指导,覆盖技术、循环经济、社会公平、产业合作全维度:
1、伯明翰大学Dr Andrew Garrick制造工程,制造资源效率、生命周期工程,能源转型规划,再利用路径可行性评估;
2、伯明翰大学Prof David Butler循环经济、可持续制造,飞机退役经验(2021 年苏格兰飞机退役负责人),部件分类与处理;
3、墨尔本大学Dr Das工程设计中的伦理、公平与正义,社区协作方案设计(兼顾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
4、墨尔本大学Prof Kevin Otto机械设计与制造,低成本再利用技术(拆解、检测、修复),与波音等企业有合作。
项目优势与职业发展
1、国际联合培养:跨英、澳两校学习,至少 12 个月在墨尔本大学,接触双地域产业资源(如墨尔本与波音的合作);
2、跨学科技能:掌握可再生能源、循环经济、AI(LLM / 生成式 AI)在工程中的应用、商业案例分析、政策研究等复合技能;
3、社会影响力:推动风机 / 航空两大高排放行业的可持续转型,解决绿色转型中的社区公平问题;
4、职业路径:适配学术界、工业界(制造 / 能源 / 航空)或 AI 领域的职业发展需求。
申请与资助说明(www.birmingham.ac.uk/study/postgraduate/subjects/mechanical-engineering-courses/mechanical-engineering-phd)
1、申请方式:全年接受申请,需通过伯明翰大学或墨尔本大学联合博士申请渠道提交(建议先联系导师沟通);
2、资助状态:已向资助机构申请 funding,目前待审批(Funding is awaiting decision with the funding body);
3、咨询方式:关于项目细节可联系伯明翰大学指导团队(Dr Andrew Garrick / Prof David Butler),申请流程可咨询两校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05英国牛津布鲁克斯大学
所需专业:人类免疫系统、生物组学、数据科学、计算生物学、疾病机制
截止日期:9月19日
项目简介
了解微生物如何与人类宿主相互作用,对于应对慢性炎症、自身免疫和感染性疾病至关重要。这个激动人心的博士项目将利用包括宏基因组学和转录组学在内的尖端测序技术,探索人类基因表达与微生物群落之间的动态相互作用。成功入选的候选人将开发并应用计算和机器学习方法,将牛津纳米孔 (ONT) 长读长数据与批量和单细胞 RNA 测序图谱相结合。
该项目旨在识别驱动免疫调节、炎症或疾病易感性的宿主-微生物组分子特征。该项目提供了一个独特的机会,可以在人类基因组学、微生物组科学和计算生物学的交叉领域开展工作,并可以使用先进的测序平台以及基因组学和生物信息学核心设施的合作支持。
学生将构建跨宏基因组学、宿主转录组学和临床元数据的多组学整合计算流程。我们将提供ONT数据处理、差异表达和丰度分析以及批量或单细胞RNA测序方面的培训。该项目将使用公共数据集以及合作产生的样本。
招生资格
申请人应拥有一等或二等上荣誉学位;持有英国高等教育机构颁发的学位或同等学历。国际/欧盟申请人必须持有有效的雅思学术类考试证书(或同等学历),且总分不低于6.5-7.0分,且该证书须由经认可的考试中心在过去两年内颁发。
理想的候选人应对微生物组-宿主生物学、生物信息学或机器学习有浓厚兴趣。最好具备R或Python使用经验。该跨学科项目适合希望在人类健康和数据驱动生物学领域获得专业知识的学生。
其他信息
助学金金额:相当于 UKRI 国家最低津贴加上学费的助学金(目前 2025/26 年度助学金金额为 20,780 英镑)。
学费和实习费:大学将承担资助学生三年的学费。签证费及相关费用不予资助。
联系方式
https://www.brookes.ac.uk/courses/research/biological-and-medical-sciences
以上就是机构编辑部老师分享海外最新2025岗位制博士项目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