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我们刚刚聊过港大、港中文的提前批录取情况,以及大家在正常批可以采取的一些应对策略:喜讯!港中文26fall提前批推研offer来啦附录取情况解读冲港大商院的你,一定要知道提前批失利后的Plan B没拿到26fall港大提前批offer怎么办?附最新线上宣讲会总结喜讯!港大26fall提前批推研offer来啦!附申请难度解读最近新加坡国立大学(NUS)理学院的提前批也陆续放榜了。
相比港校,NUS的专业设置和录取倾向有自己独特的风格:热门项目依旧竞争激烈,新开的方向也在快速抬高门槛,而一些相对冷门的理工科专业则显得“温柔”许多。可以说,今年新国立提前批更清楚地勾勒出他们想要的人才画像——硬件要过关,软实力更是决定性因素。
接下来,我们就带大家一起来看看今年NUS提前批的整体趋势和不同专业的变化,顺便聊聊正常批还能怎么布局~
【新国立提前批整体情况】
整体来看,今年的数据、量化相关项目依然是申请热点。不同专业之间的门槛差距进一步显现:数据科学与机器学习、定量金融等项目竞争最为激烈,而部分理工科与冷门方向则相对宽松。
今年放榜的offer显示,录取仍然主要集中在985院校背景的学生,211数量有限,而双非背景的申请者则更多地集中在食品科学、人类营养学、制药科学等小众专业。
热门项目中,学生背景普遍集中在C9或强势985,均分要求通常在88–90+,语言多为雅思7.0/7.5;而理工科非热门项目,则允许985背景学生以更低分数(如均分84,雅思6.0)获得录取。
【不同项目的门槛变化】
如果仔细分开看,每个专业的情况都很有意思:
【数学和统计】
MSc Mathematics今年门槛明显上去了,中游985要85分以上才行,211更是要数学强校+88分以上双重条件才有希望。对比起来,港大金融科技硕士或者港科的金融数学都显得更诱人一些。
MSc Statistics门槛和数学差不多,但竞争激烈度略低,算是“稍微好上一点点”的选择。
【2个新项目】
MSc Data Science for Sustainability:这是24fall新开的,今年依然保持高门槛。基本上不是中上游985、两财一贸的高分选手,很难录上。普通211或者中下游985如果没有90+的均分,再加科研/竞赛/实习的强履历,就很难进。它的好处在于对商科转码很友好,哪怕数学统计成绩不算特别好,商科背景的同学也能拿到录取机会。
MSc AI for Science:25fall新开的,去年还是正常批的“新面孔”,今年提前批门槛已经明显抬高。去年普通211的85+就有机会,今年就不那么容易了。原因其实很好理解:第一年刚开的时候,知道的人不多,申请人少;而今年项目热度上涨,尤其对理科生特别友好(数学、物理、化学、生物都能申请),自然申请人多,门槛也被推高。
【老牌热门项目】
MSc Data Science & Machine Learning:一如既往地挑剔,不是计算机、数学、统计专业背景的基本没戏。
MSc Quantitative Finance:名字里虽然有“金融”,但对纯商科生并不友好,数学和量化背景才是重点考察的部分。整体趋势就是:新专业在迅速抬门槛,老牌热门继续高冷。
【录取偏好和申请策略】
今年的录取情况其实给我们传递了几个很清晰的信号:热门和非热门的差别越来越大。热门专业(比如数据科学、量化金融)基本被C9和顶尖985承包,211的同学如果没有科研或实习亮点,就很难出头。
非热门专业相对友好一些,双非同学如果均分88+、语言成绩好(雅思7.0+/托福100+),依然能拼一拼。硬件条件门槛稳定在高位。NUS的硬性要求是荣誉学士或四年制本科,GPA≥3.0(理工科通常是80+,商科和计算机方向需要85+)。
金融类热门项目则更高,雅思7.0起步,单项最好别低于6.5。软实力越来越关键。
科研、论文、专利、大厂实习,都是让人简历发光的加分项。商科同学如果有多段相关实习,计算机同学如果有大厂核心岗位经历,那就更容易被青睐。有些专业还会看GMAT/GRE或者额外材料,所以准备要更全面。
【正常批的注意点】
除了提前批,NUS今年的正常批也提前启动,整体时间线比去年早。这意味着竞争会更快拉开,准备不足的同学可能会感觉被“突袭”。另外一个不能忽视的变化是:26fall的学费和留位费整体涨了1万多新币。
虽然涨幅不算小,但和港校商科动辄几十万港币的学费相比,NUS依然是性价比很高的选择,尤其是对理工科方向的学生来说更友好。
对于没能在提前批上岸的同学,正常批依然值得一搏。申请策略上,可以尝试多申几个项目,把热门和冷门搭配好,同时突出科研、竞赛或者跨学科的优势~
【总结一下】今年的NUS提前批,依然延续了“热门卷、冷门松”的传统。像数据科学、机器学习、量化金融这样的王牌方向,依旧是强校学霸的天下;而AI for Science和可持续发展数据科学这类新兴项目,也已经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高门槛标准。
但这也说明了一点:NUS想要的人才画像越来越清晰——既要学术硬件达标,也要有实践和跨界的能力。
所以,如果你打算冲击NUS,建议早点准备,不要只盯着热门,结合自身情况,把申请做得更全面。毕竟,在这个竞争激烈的赛道上,提前规划永远是制胜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