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学校招生要求
香港理工大学(PolyU)作为一所世界级研究型大学,致力于吸引全球最优秀的人才攻读博士学位。根据最新招生信息,申请苏秋铭教授课题组博士研究生需满足以下条件:
学术背景要求
·申请者通常需持有包含显著研究成分(如论文)的研究型硕士学位,且该学位由认可的大学授予
·特殊情况下,具有一等荣誉学士学位或同等学历的优秀申请者也可直接申请博士项目
·优先考虑无机化学/有机化学/有机金属化学等相关专业背景的申请者
英语能力要求
·非英语授课大学毕业的申请者需提供英语能力证明:
奖学金信息
香港理工大学为博士生提供多种全额奖学金:
1. 香港博士研究生奖学金计划(HKPFS):
·每年约325,200港币(约41,690美元)的生活津贴
·每年约13,600港币(约1,740美元)的会议及研究相关旅费
·保证前两年校内住宿
·学费全免
2. 理大校长博士研究生奖学金计划(PPPFS):
·奖学金总额高达163万港币(约20.8万美元)
·学费全免
·一年校内住宿保证
·研究经费支持
3. 理大国际博士奖学金(IPFS):
·专为国际学生设计
·奖学金总额高达120万港币(约15.3万美元)
申请者将根据学术表现、研究能力/潜力、沟通与人际交往能力及领导能力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
02、教授研究方向
苏秋铭教授是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生物及化学科技学系的杰出副教授,其研究主要聚焦于催化反应与有机化学的前沿领域。通过分析其学术履历和研究成果,可归纳为以下四个主要研究方向:
新型配体设计与合成
·开发具有独特电子和空间性质的膦配体,如基于吲哚骨架的膦配体
·设计具有特定空间位阻的芳基膦配体,提高催化剂的选择性和活性
·研发能促进特定化学转化的专用配体系统
选择性催化偶联反应
·发展钯催化的化学选择性和位置选择性Suzuki-Miyaura偶联反应
·研究多卤代芳基三氟甲磺酸酯的选择性偶联转化
·开发可在温和条件下高效进行的偶联反应体系
C-O键活化及转化
·探索芳基膦酸酯在钯催化的偶联反应中的应用
·研究烯醇氨甲酸酯的C-O键活化偶联反应
·开发新型催化体系实现C-O键活化的选择性转化
不对称催化反应研究
·铑催化的不对称氢芳基化反应,用于合成手性杂环化合物
·探索立体选择性催化转化,合成具有光学活性的有机分子
·设计不对称催化体系,实现手性药物中间体的高效合成
苏教授的研究工作已在有机化学领域顶级期刊发表,包括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和ACS Catalysis等,并获得多项专利,体现了其研究的创新性和实用价值。
03、创新研究想法
基于苏秋铭教授的研究专长,以下是几个具有创新性的研究方向建议:
绿色催化体系的开发
随着可持续化学的发展趋势,可设计一种基于水相或可回收溶剂中的催化体系,研究如何在环境友好条件下实现高效催化转化。具体可探索:
·开发水溶性吲哚骨架膦配体,实现水相中的选择性偶联反应
·研究离子液体作为反应介质,提高催化剂的稳定性和可回收性
·设计固载化催化剂,实现多次循环使用,降低贵金属使用量
双功能催化体系构建
结合苏教授在配体设计方面的专长,可开发具有双重催化功能的新型配体系统:
·设计含有Lewis碱性和Lewis酸性位点的双功能配体,协同活化亲电试剂和亲核试剂
·研究配体和金属中心的协同作用,提高反应效率和选择性
·探索协同催化在复杂分子合成中的应用,如天然产物全合成
C-H键选择性官能团化
拓展现有C-O键活化研究,向更具挑战性的C-H键直接官能团化方向延伸:
·开发能区分不同C-H键的高选择性催化体系
·研究导向基团在选择性C-H键官能团化中的作用
·探索C-H键活化与其他转化的串联反应,实现复杂分子的快速构建
连续流反应技术应用
将苏教授的催化体系与现代连续流化学技术相结合:
·研究催化剂在微流体反应器中的固载化及应用
·开发适用于连续流反应的高效催化体系,提高反应转化率和产率
·探索多步连续流反应,实现复杂药物分子的高效合成
光催化与传统金属催化的融合
结合当前光催化领域的热点研究方向:
·设计对光敏感的配体-金属复合体系,实现光诱导的选择性转化
·研究可见光与过渡金属协同催化的反应机理
·开发光-热催化协同体系,拓展反应底物范围和应用场景